最近全国各地都被一波非常厉害的寒流所笼罩,其中南方的朋友们对天气变化也颇为震惊。
毕竟和北方冰天雪地的天气相比,南方的冬天还是温暖不少的,但是今年忽然来了这么强的一股冷空气,就算是南方也变得严寒起来。
同时,在气温急剧下降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很多生物的行为都会有所不同。
这其中就有我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钓鱼,在急剧降温的时候,鱼儿也会把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
极端降温下的觅食。说到冬天钓鱼,一些马虎的朋友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冬天不是太冷了么,水都会结冰不成吗?
这样还怎么钓鱼?”
其实天气骤冷的时候,鱼并不会立即变得和冰一样麻木无所作为,相反,此时它们处于一种“绝望”的状态中。
在原本温暖的夏天里,由于水温适宜,鱼类会在水面容易看到光亮和食物的地方徘徊并进行捕食,逐步向水面聚集,而这一点对于钓鱼人来说意味着鱼儿的捕获率很高,因为它们就会靠近亮光这样的区域,很容易就会被钓饵吸引。
但在寒潮来临以后,湖里的温度一降就降得很低,甚至有些地方会直接结冰,这样一来,鱼又嘴巴又要吃东西,所以会向所有可以找到一点“热量”的地方聚集,一方面是想通过食物找到能量供给过渡寒冬,另一方面,它们也不会再去管自己在水面上亮闪闪的眼睛。
所以此时的鱼笨笨的在水中到处乱游,一点警惕性都没有,非常容易上钩。
所以冬天确实能钓到比夏天更多的鱼,但是冬天又如此寒冷,岂不是很不划算?
一些经常钓友说,不冬天就不冬天呗!
但是冬天还有雪景啊!…
鱼儿找暖和的地方。那么,在严寒天气下,它们会去哪里找寻适合栖息温度的地方呢?
鱼类一般都比较怕冷,所以对水温特别敏感,水寒了,他们就会寻找水温比较高的区域进行栖息。
鱼一般是个小团体,所以它们一般会一起前往同一个地方,既能让它们相互取暖,又能防止丢失。
鱼的神经系统是比较发达的,所以当天气开始降温的时候,它们就会本能地知道自己该去哪里避寒。
通常情况下,鱼类会前往沿岸比较适合生长植物的地方,因为植物在生长的时候,会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将光和水转化为热量,并且持续不断。
这种现象咱们也熟悉——水草茂盛的地方一般都代表着整个水域的生态情况健康适宜,所以这种植物多的地方也会比较适合鱼儿活动。
比如厚草、蒲草根,还有水葫芦,这些都是鱼儿避寒机会去的地方。
而钓友们,如果想增加在严寒天气中钓鱼的捕获率,可以根据这些鱼类选择栖息地去进行打窝。
钓鱼最佳位置选择。前边说过,水温是影响鱼类聚集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除了植物以外,水域的类型也非常重要。
在靠近岸边的位置,有一个相对比较熟悉的词汇叫做“死水区”,顾名思义,这种地方并不会流动水体,也没有什么“活态”的生物生存。
但是在“死水区”附近有可能生存的小动物,比如苍蝇虫类,更容易吸引到大一点的动物前来捕食,于是它们就会成为其他动物觅食过程中的筹码,这时候,就会有鱼儿来到“死水区”捕食,并带动一圈周围有可能存在其他生物的“死水区”。
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死水区”又会消失,可能会随着一些小动物尸体或植物腐烂或者其他原因产生养分变为“活水区”,这样就形成水域“春夏秋冬”的变化,而这其中对鱼类影响最大的当然就是冬天了。
冬天的时候,由于气候寒冷,阳光照射到水体中的热量逐渐减少,所以鱼儿就会寻找更适合栖息种群繁殖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他们很喜欢去河流或者湖泊,还有洼地和沙洲等地方以及背风港湾沟渠等气候相对温暖舒适的环境进行栖息。
而在河流中,由于该地区多为流水环境,所以流水无法积累其他泥沙沉淀,一般比较干净并且氧气较多。
这里非常适合鲤鱼、鲫鱼以及黃鲇等小型鱼类群体进行栖息,所以如果在晚上或者清晨太阳升起之前来到河流中钓鱼,一般比较容易钓到。
而在湖泊地区,由于湖面基本上是静止不动的,所以它们无法像河流一样通过自身运动给自己提供氧气,一般只能通过阳光渗透进湖面来进行光合作用获得氧气。
一般情况下,湖泊里的鲤鱼、鲫鱼河虾等较小型物种都非常少见,即便有也是少量零星地分布,但是如果出现鱼群,那说明这个湖泊非常适合它们活动,而且这里也一定是鱼类特别喜欢的地方。
而宿舍最好食物链最高只能够吸引到这些小型食物链顶端生物,在砂洲处较为较少,因为湖泊中沙洲区域常年埋藏在下面的大量腐烂生物会分解出氢气等物质,并且还不能得到足量阳光温暖,苔藓等小植物都没办法生长。。。
因此不需要以沙洲为家但是又需要阳光来维持生命的大型动物在这里也不太能够存活下来。
而背风港湾因为不仅有阳光,还能够阻挡大风,成为极佳繁殖栖息栖息场所,因此这个地方对鲤龟、罗非鲤等等大型物种具有很强吸引力,同时也是它们繁殖后代最好的地点之一,也是非常适合我们施展捕鱼手腕和大展身手的重要场所之一,并且吸引低等物种还能造福更多高级动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