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从15岁少年悲剧看青训乱象:拔苗助长还是尊重成长规律?

一条青训教练的匿名爆料视频,最近火了。在视频中,教练用变声说道:“有家长带着14岁的男孩来找我,说只要能够长到1米85从

一条青训教练的匿名爆料视频,最近火了。在视频中,教练用变声说道:“有家长带着14岁的男孩来找我,说只要能够长到1米85从而去踢职业联赛,他们愿意花费30万来注射生长激素。”而且在聊天记录里,家长们整天都在讨论“身高不够就没有出路”这样的话题。这条视频的播放量,很快就超过了500万,也揭开了青少年体育培训当中的残酷现实。

在很多青训家长群里,“身高”这个因素,成了孩子是否能够继续打球的硬性指标。

武汉有家长称,体育中介与私人诊所展开合作,大力推销“增高套餐”,10支生长激素需15万,并且居然还宣称“半年能长5厘米”。

更有那青训队呢,直接依据身高来挑选队员啦,比如说U13这一梯队吧,规定门将得在1米80及以上呢,前锋得在1米75及以上哇;不够高的孩子呢,甚至连参加试训的机会都未曾拥有过呢。

二手平台上,甚至有人公开卖儿童生长激素,几百到几千元一支,很多家长瞒着医生偷偷给孩子打。

15岁的篮球少年小雨就因为这个毁了梦想。

他爸爸为了让他进中学特长生班,听了中介的话,在没做完整骨龄检测的情况下,给孩子连续打了6个月生长激素。

刚开始长得快后来小雨腿疼得走不了路,去医院检查时发现,股骨头受损,骨骺线提前闭合,医生说他这辈子都不能再进行剧烈运动了。

现在小雨只能坐在场边,看着队友们在那里训练,曾经那怀揣着的篮球梦,已然彻底破碎了。

运动医学专家提醒,生长激素可不是能让人体长高的药。只有确实缺少生长激素的孩子才需要使用它。可实际上呢,对于身体没啥毛病的儿童来说,随便打针很有可能会让骨骼提前闭合然后就不再生长了,还可能会稍微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的情况。

但现在很多家长被“身高决定一切”的说法洗脑,觉得孩子矮就打不了球,其实这是误区。

比如日本的青训体系不会依据身高,去划分组别,而是依照发育阶段,来安排分组比赛,而且他们更侧重于技术,以及兴趣的培育。这个时候,德国的青训也坚决抵制,利用药物干预身高的行为,即便这样,他们依然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矮个子球星。

小雨的故事给所有家长敲响了一记警钟:体育的本质,是让孩子能够尽情享受运动,逐步学会坚持,而不是依靠身高以及药物去造就所谓的“天才”。当我们一心想着那虚幻的“职业梦”,强制孩子去注射激素,从而违背了生长的规律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磨灭他们对于体育的热爱。真正的体育精神,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依照着自己的节奏来不断成长;不管是高是矮,他们的眼中都能闪烁着光芒,心中都满怀着热爱,这才是能够支撑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别再被“身高焦虑”骗了拔苗助长只会毁了孩子,尊重成长规律,才是给他们最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