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种植经验分享,老农亲述五年心得,避开这五个误区少走弯路

罗君浩淼说三农呀 2025-03-31 17:22:03

人参,这种在传统医学中被视为瑰宝的植物,其种植背后隐藏着无数的学问与细节。

在种植人参时,对种植时间的把控必须卡准节气。就拿长白山地区来说,4月20日前后,当地温稳定在5℃的时候最适宜播种。这一时节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综合起来,为人参种子的萌发提供了最佳的环境。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就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像去年隔壁的老王,因为贪早种了三天,就遭遇了倒春寒,结果出苗率不足三成。而南方地区,如果想要种植人参,寒露前后是较为合适的时间,但务必要避开梅雨季。不然就会像四川的老李那样,参苗全部烂在地里,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选地对于人参种植而言就像选择合适的伴侣一样重要。得找那种背阴且不积水的山坡地,其土壤的腐殖土要达到一掌厚才好。曾经我老张在第一年的时候,因为图省事就用了玉米地来种植人参,结果呢,种出来的参苗黄得就像秋后的蚂蚱,一副病恹恹的模样。后来在桦树林下找到了一块地,那里的腐叶层足足有三十公分厚。在这块地上种的人参,今年参须长得就如同老人浓密的胡须一般,密实得很。

种子的处理可大有玄机。从外面买回来的种子,可不能急着就下地播种。正确的做法是先用细沙把种子埋起来,让它先“睡”过冬。我之前就偷过懒,直接就把种子播种下去了,最后出来的苗稀稀拉拉的,就像秃子头上的头发一样。真正科学的处理方法是,用40℃的温水把种子浸泡两天,等到种子露白了,也就是像咧嘴笑了一样,这个时候再下地播种,出苗的数量能多五成。这就像是人经过充分的休息和准备后,精力充沛地去开始新的工作一样。

播种的手法也很有讲究。沟要挖到三指宽,行距为一臂长,种子之间的间距保持两指宽就最为合适。我曾经试过撒播的方式,结果参苗长得挤得像早高峰地铁里的乘客一样,这样一来,病害在参苗之间传播得特别快。后来改用了点播器播种,现在苗整整齐齐的,就像仪仗队一样,通风采光条件都正好,能让人参生长得更加健康。

田间管理需要精细入微。在六月份的时候,要给人参搭遮阳棚,而且透光率三成是最佳的。我第一年的时候用黑网来遮阳,结果把参苗遮得太密了,参苗长得瘦得像豆芽一样。现在改用竹帘来遮阳,既能够挡住烈日,又能让雨露透进去。除草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拔,千万不要用锄头。去年的时候,我媳妇一时疏忽,用锄头锄草,结果一下子就刨断了不少参须,这些参须要是留着,都够泡三坛酒了。

病虫害的防治关键在于观察。在五月底的时候,要密切盯着参叶的背面,要是发现了红蜘蛛,就得马上连夜配药来防治。我曾经就用烟叶泡水来喷洒这些人参,不仅把害虫消灭了,还让人参得到了施肥的效果。在参地的四周种植薄荷也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薄荷散发出来的味道能够让人参地的地老虎绕道走,这种天然的驱虫方法比使用农药更加管用,而且还省钱。

采收人参的时候也要看它的“身份证”。四年生的人参,其参体上应该有铁线纹,五年生的人参,芦碗要像算盘珠一样。我前年因为贪心,太早把三年生的参给挖出来了,结果药贩子把价格压得很低,只给了我一半的钱。今年我就吸取了这个教训,守着参地,认真地数着节气,一直等到霜降之后,看到参体转黄了才去开挖,这时候挖出来的人参药性很足,能够多卖三成的价钱。

不同地区种植人参也有着不同的讲究。东北黑土地非常肥沃,这里生长的人参药性是最为充足的。南方如果想要种植人参,就要寻找海拔800米以上的阴坡。像云贵高原的朋友,在种植人参的时候,虽然气候条件比较合适,但是需要对红壤进行改良。我的表弟就在贵州,他用松针拌土之后种出的人参竟然带有一股松香味,现在这种人参在市场上成了抢手货。

在人参种植这个行业里,最忌讳的就是心急。我看到有人学习短视频里面的催肥方法,虽然把人参催得肥大得像萝卜一样,可是在市场上根本就卖不出价来。人参就像养闺女一样,得耐心地去照料,要知冷知热的,一切都得看天吃饭,着急是不行的。我在自己的这十亩参地里,每天都巡逻三遍,就像当年伺候坐月子的人一样用心。要记住人参种植是一个需要长年累月的慢生意,三年看苗的生长情况,五年看最终的成效,十年则只能看缘分了。

我靠着这十亩人参展,给儿子在省城买了婚房。但要是问我到底有什么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种人参当成养孩子一样,精心照料,耐住性子,不能性急。现在我想下次跟你们说说,我是怎么用参须泡酒治好了我的老寒腿的。这参须泡酒或许也是人参种植带来的一种独特的收获吧,就像人参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一样。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需要耐心等待才能有好收获的事情呢?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