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稍早RTX 5070 Ti首发评测我们测试的是严格按照公版设计的MSRP型号,这篇测试很好的反应出了RTX 5070 Ti的默认性能,但这张卡功耗被限制在300W,默认频率基本就跑满了Power Limit,因此并没有太大的超频空间,而今天我们测试的是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其功耗限制能够解锁到330W,并且有更大的供电和散热规模,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上限可能,更有可玩性。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赏析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整体是沿用 RTX 5080 Ultra W的整体设计,整体沿用Ultra系列一贯的HIP-HOP嘻哈设计,在线条和颜色的应用上比较大胆和奔放。粉红的线条切过风扇边缘勾勒出显卡的轮廓。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在边缘的处理上更为圆滑,33cm的长度相比上一代的RTX 4080 SUPER Ultra要稍长。整体的散热也基本沿用了之前 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 16G的设计,但热管规模从6mm x 8略微缩减到6 mm x 7。

在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前端也有阳刻的线条纹理,来贯彻统一的HIP-HOP嘻哈风格,边缘的圆角过渡也跟iPhone屏幕的R角一样优雅。

在显卡侧面边缘有一条贯穿的RGB氛围照明灯带,也保持统一的HIP-HOP嘻哈风格。这个照明部分可以通过iGame Center进行控制。

白色金属背板上的大面积粉色涂鸦在视觉上跟有冲击力,背板边缘和侧面边框融合为一个整体,使得显卡有很高的结构强度,不会出现由于散热器太重导致PCB变形下垂的问题。

输出接口为标准的3×DP2.1b+1×HDMI2.1b,满血80G UHBR20 DP2.1可以在4K 240 Hz/2K 500 Hz不触发DSC,配合满血DP 2.1的显示器信号切换不会有长时间的无信号黑屏。在RTX 50系,iGame将之前的三挡板换成了两挡板,这样看上去虽然没有之前那样大气,但可以改善部分ITX和MATX系统的安装兼容性。
测试平台和说明

本次测试平台依然使用AMD Ryzen 9800X3D,测试内存使用的是DDR5 32GB x 2 6400 FCLK同步。 具体参数为6400 32-42-42-58,均设置为tREFI=65535/FCLK=2200。测试显卡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均使用NVIDIA公版标准频率和功耗限制。

虽然RTX 5070 Ti的目标用户虽然相当比例会使用2K分辨率显示器,但我觉得现在DLSS时代还在纠结原始分辨率意义不大,4K DLSS质量基本就是2K原生,DLSS性能就是1080p原生,并且在部分性能需求过高的游戏我们也将测试DLSS超高性能模式,实际就是720P原生=2K DLSS性能,因此这次测试依然使用4K分辨率。当然这样我们还是缺少2K分辨率DLSS质量模式的数据,2K分辨率DLSS质量模式实际渲染分辨率是1707x960,相比4K DLSS性能模式稍低,实际性能表现也会更好更流畅。
3DMark性能测试/频率/功耗和温度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有2组BIOS,超频按钮弹起的时候是公版的2452 MHz 300W设置,按下可以切换到2497 MHz 300W的高频BIOS(需要重启生效),虽然高频BIOS默认设置也是300W的功耗限制,但可以通过iGameCenter手动拉高到110%,达到最高330W的Power Limit。

在3DMARK Speed Way测试中,iGame RTX 5070 Ti Ultra W OC公版频率得分是7713分,在规模小12.5%的情况下相比RTX 4080 SUPER得分要高5%,这主要得益于RTX 5070 Ti GDDR7的频率和带宽优势,Speed way是十分吃显存带宽的。

虽然RTX 5070 Ti的官方参数频率为2452 MHz,但实际测试BOOST频率可以稳定在2790 MHz,和2617 MHz RTX 5080差不多,比RTX 4080 SUPER差不多。在默认频率下TGP也离300W PL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并不会有明显瓶颈。

再就是超频部分。首先是解锁功耗,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的TGP可以拉高到110%,那就是300W x 110% = 330W。
按照之前RTX 5090 D的经验,28 GHz的GDDR7可以直接拉满到34 Gbps,这个时候显存带宽就来到了1088 Gbps,超过了RTX 4090 384 Bit的GDDR6X 1008 GBps的水平。我也尝试了其他显卡超频软件,基本都只能拉到32 GHz,七彩虹的iGame Center还是有更高的显存超频上限。
核心部分我们拉到2876 MHz,实际在跑Speed way时候可以稳定在3200 MHz左右,这个时候Speed Way的得分高达 8547分,相比默认提升9.3%,相比RTX 4080 SUPER更是要快16.4%。 当然,RTX 5070 Ti能够有这样的性能表现,主要得益于Speed way对于显存带宽需求极其贪婪,但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游戏的表现,文章稍后我们将实测下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在游戏中的性能表现如何。

并且这个频率并不是灰烬频率,工作也十分稳定,可以轻松过20轮20分钟的Speed way压力测试。测试全程核心频率都可以稳定3.2 GHz左右。在25度的环境温度裸机测试,GPU温度最高67.3度,而 GDDR7最高稳定也仅有72度。而且风扇转速也仅有1880 RPM,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也无任何异响和啸叫,明显低于环境背景噪音。
游戏性能测试
赛博朋克2077
《赛博朋克2077》在2月1日更新了对DLSS 4的支持,本次测试设置4K分辨率/游戏最高画质/DLSS 4,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进行测试。

《赛博朋克2077》是重带宽的游戏,因此RTX 5070 Ti提升比较明显,性能十分接近RTX 4080 SUPER。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在超频后,性能更是可以超过RTX 4080 SUPER,达到接近RTX 5080的水平。

特别是在DLSS性能模式的设置下开启4X的多帧生成,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的游戏平均帧率可达172.6 FPS,并且性能稳定性也很不错,最低帧也有155 FPS,这样的画面设置很好的兼顾了画质和流畅度,在4K全特效下也可以充分体验路径追踪的魅力。
黑神话:悟空
《黑神话:悟空》使用的是虚幻5引擎,并且在UE5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一套基于路径再采样的实时路径追踪的光照系统,相比UE5原生的Lumen实现效果更好,并且还有不错的执行效率。黑神话悟空使用全最高特效进行测试。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在超频后,开启DLSS性能模式+帧生成,平均FPS可以达到80 FPS,并且性能稳定性也很不错。

《黑神话:悟空》的性能需求十分的高,4K DLSS性能也只能勉强满足基本流畅的需求,但幸好有DLSS 3的帧生成,在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在开启帧生成后,可以达成74 FPS的性能。《黑神话:悟空》是比较吃显存带宽的,默认频率的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相比RTX 4080 SUPER也就慢1 FPS,在超频后性能就有明显的提高,80 FPS的速度不仅超越了RTX 4080 SUPER,距离默认的RTX 5080也不算遥远。
怪物猎人:荒野

《怪物猎人:荒野》虽然游戏还没正式发售,但CAPCOM已经提前放出了独立的Benchmark给各位猎人评估性能。怪物猎人荒野依然还是采用的RE引擎,但这次增加了对光线追踪和DLSS 3的支持,并且还支持DirectStorage 。

《怪物猎人:荒野》也是吃带宽的游戏,特别是在开启帧生成后,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甚至可以反超RTX 4080 SUPER,这个时候显存占用基本在15GB以上。在DLAA和DLSS质量档位,两者的性能差距也十分的小,而RTX 4070 Ti 12GB则直接爆了显存,在测试后段进入雪山场景就有明显的卡顿。

而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在超频后,性能不仅大幅超越了RTX 4080 SUPER,甚至也超过了默认的RTX 5080,在DLSS性能模式开启帧生成平均帧率更高达127.9 FPS,可以满足4K 120 Hz高刷的性能需要。这是因为DLSS 3帧生成增加了对显存容量和带宽的需求,GDDR7从28 GHz超频到34 GHz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
鸣潮

鸣潮是一款采用虚幻5引擎的多端开放世界动作RPG游戏,其在最新更新的版本增加了对光线追踪的支持,能够支持光线追踪反射和光追全局光照。我们也使用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对其进行了体验。之所以说是体验,是因为RTX 5070 Ti在4K全特效不开启DLSS的情况都可以跑满60 FPS,游戏又锁60 FPS,因此我们主要关注光线追踪对于其画质的影响。

例如这个黄昏的水池场景,水池有前面墙壁的映射倒影,虽然在关闭光线追踪的情况下,反射依然可以通过SSR屏幕空间反射实现,但这种算法只能反射屏幕显示的内容,如果下移视角让墙壁移出屏幕外,反射的倒影就会缺失。另外在开启光线追踪后,天空的白云也映射到水面,这些的细节在关闭光线追踪的情况下也是缺失的。
再就是光追全局光照,近处的两个金色地灯和远处的墙壁的逆光面都接近死黑,但实际这样是不符合真实物理特性和日常经验的。再开启光追全局光照后,黄昏的阳光照在地面和水平,再反射到金色地灯和远处的墙壁的逆光面,也使得其也被打亮,这样给人感觉更为真实和华丽。后续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二游支持光线追踪/DLSS这些新特性,能够给我们这样的二次元玩家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
Flux文生图性能测试
除开游戏,我们也测试了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的AI性能,我们测试依然是使用Procyon测试Flux FP8和FP4的文生图性能。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在超频后,FP8的单张完成实际为14.265秒,不仅快于RTX 4080 SUPER,也十分贴近RTX 5080默认的性能水平。此外Blackwell还支持FP4,在FP4下,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完成时间仅为7.16秒,性能相比FP8有100%的提升,不仅超越了RTX 4080 SUPER,也要快于RTX 4090的FP8性能。AI推理性能对于显存带宽十分的敏感,拉高到34 GHz的GDDR7可以大幅提升RTX 5070 Ti的文生图推理性能。如果你要将文生图用在生产力领域,那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这样的高频版RTX 5070 Ti应该是适用性/性能和性价比平衡的最佳选择。
视频编码能力测试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和RTX 5080一样是双编码器,新一代编码器提供了对H265/H264 10 Bit 4:2:2的硬件编码支持,其编码性能和RTX 5080一样,也比上一代的双编码器型号性能更好。之后RTX 5070 Ti往下的型号都是单编码器,视频编码性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如果你将视频处理作为生产力需求,那也建议双编码器的RTX 5070 Ti起步。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凭借其大胆的HIP-HOP设计语言与强悍性能,展现了新一代显卡的独特魅力。白色金属背板与粉色涂鸦的碰撞,赋予了显卡极高的辨识度,同时优化设计的7热管+三轴流风扇散热系统,也能很好的兼顾散热性能和静音表现。
性能方面,得益于GDDR7显存的带宽优势与可解锁至330W的功耗上限,其在超频后展现出了越级实力。3DMark Speed Way测试中,超频至330W的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得分高达8547分,相比默认频率提升9.3%,更以16.4%的幅度领先RTX 4080 SUPER,甚至逼近RTX 5080的默认性能。DLSS 4的加持进一步释放了潜力,在《赛博朋克2077》中开启4K全特效+DLSS性能模式,平均帧率可达172.6 FPS,配合多帧生成技术,实现了画质与流畅度的完美平衡。超频后的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在《黑神话悟空》与《怪物猎人荒野》等高负载场景下表现亮眼,显存带宽优势使其轻松突破RTX 4080 SUPER的桎梏,帧率也可以直追RTX 5080。
此外,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在生产力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超频至34 GHz的GDDR7显存让Flux文生图性能提升显著,而Blackwell架构原生支持的FP4模式下的生成速度甚至超越了上代旗舰RTX 4090 FP8的性能。在视频方面,新一代双编码器不仅提供了更佳性能,还增加了对H265/H264 10 Bit 4:2:2的硬件编码支持,更强的视频处理能力使得其能够更好满足生产力取向的内容创作者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不仅是追求游戏性能的利器,更凭借超频潜力、DLSS 4生态支持与全能生产力表现,成为中高端显卡市场中性能越级的标杆。对于渴望在4K高刷与光追特效中畅游,同时又想兼顾性价比的用户,她无疑是很值得推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