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朦胧的记忆(小说连载)

天灰蒙蒙的,奶奶驮着三岁的江飞去老房子里收鸡蛋,老房子是红砖小瓦房九十年代刚代替土坯房的红砖房,江飞出生在徽都一个普通农

天灰蒙蒙的,奶奶驮着三岁的江飞去老房子里收鸡蛋,老房子是红砖小瓦房九十年代刚代替土坯房的红砖房,江飞出生在徽都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是70年代生人。江飞的父亲排行老二四兄弟两个姐姐,由于家庭贫穷需要出外务工,江飞从小就是一个留守儿童。

好在爷爷奶奶对江飞无比的疼爱,尤其是爷爷,虽然贫穷但爷爷总是想着法子给江飞变换零花钱和零食,油果子,羊角蜜,花生糖,江飞在朦胧的记忆中一天天长大。

有一天,远在行江打工的父母打电话回来告知江飞已经七岁了应该读书了,全家人其实对读书没有什么概念,农村人思想粗茶淡饭的生活着吃饱喝足比什么都好,但是江飞的父母可不是这样想,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江飞身上,想让江飞考取大学,这样以后生活会好很多。

最主要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全家人在村里比较有面子,殊不知,父母这样不切当前实际望子成龙的心魔,埋下了一颗若干年后叛逆的种子!

夏天的傍晚,晚霞火红一片,爷爷眯着个小眼嘴里叼着一根两块钱一包的劣质红梅香烟,缓缓的说道,“飞飞过几天要送你上学,我们管不了,你要让老师管你了,不听话可要吃棍子的……”

此时江飞坐在一个竹凳子上,手里端着一个大碗,碗里是一个个红薯,那时候还不是太富裕,农村人吃红薯的还是比较普遍。田里的红薯收回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天,这样糖分会无比的提高,又甜又糯。

听到爷爷说完后,小小年纪的江飞根本不以为然也没有当回事,毕竟在他的认知中不知道读书到底是代表什么意味着什么,此时三叔说了一句,这小子脑袋大肯定聪明应该能争口气,三叔的个子不高,瘦偏,黑咪咪眼,由于小时候营养不良满口的牙掉完了,爷爷没办法省吃俭用给他换一口假牙,激动说话的时候经常一口假牙飞出去。反正他不尴尬,尴尬的永远是别人。

三叔属于特别搞笑的那种人,放在现在应该叫“搞笑男”,也是每个村都有几个另类的那种,大家说罢,爷爷就领着江飞准备去睡觉。

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江飞每次脱完衣服都是蜷在爷爷的怀里入睡,一双小脚丫像冰块一样放在爷爷的肚子上,有时候睡到下半夜,突然间“爷爷”,啊得一身蹦起来了,原来是小江飞尿床了,并且完整的将尿滋在了爷爷的后背上,回看爷爷一点都没有生气还大笑到我的妈呀这一泡尿可真多,说完就把湿的被子和床单翻个面继续盖着将就到白天,早上起床后爷爷会用板车拉着江飞去几公里的城里,小江飞就躺在板车里爷爷一路上拉到城里后就会离开,爷爷叮嘱小江飞不要乱跑,过一会儿爷爷总是能提一些葡萄啊,橘子啊,或者麻果子扔给板车里的小江飞。

爷爷的爱是这样简单直白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就这样小江飞很快步入校园的日子来临了。

奶奶特地花十块钱买了个小书包,江飞将面临新的世界新的环境一切都充满着好奇,然而由于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呵护下成长,导致了小江飞步入学校好长一段时间都挺自闭不和别人交流也不和老师交流,直到有一天他买的零食却愿意和旁边一个女生分享,而且放学了,满脑子都是想这个女生的两个马尾辫翘翘的,还有一双丹凤眼,圆圆的小脸蛋粉红粉红的,天哪,这是什么情况?此时的江飞才七岁呀!

原来人内心的情感是在儿童时期就已经油然而生,虽然还不会具体表达,但是内心深处是酝酿着这份情感的,直到长大成人才会变成实践和行动。

自从小江飞读书后家里一下子变得清静许多,一家的老人还有点不习惯呢,因为小江飞在家会让这个家变得热闹非凡,每次放学后爷爷都会烤两个红薯给江飞。

在老人的眼里,对孩子没有任何利益虚荣的向往,他们只知道眼前这个孩子是他们的种,是他们的后代,是给他们带来快乐的精神支柱,太太80岁个子不高弯坨个腰,年轻的时候非常精明,那时候江家是地主,做牛马生意,最后由于老太公生于疾病去世再加上打地主最后就没落了,太太年轻就带着爷爷守了寡一直未嫁,江飞有一天放学回来睡在太太怀里问起了老太公为什么去世的那么早?太太眯着眼和蔼可亲的说出了那一段建国初期50年代的离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