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那些经济学著作越看越像哲学课题了,总试图去解释一些根本性问题,比如贫穷发展、平衡分歧、竞争、贫富差距、政策干预等等。
虽然观点各有千秋甚至针锋相对,但方法总是出奇的一致,即通过过去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总结普适性的规律。
这里面最普遍的错误也是观点发生分歧最突出的地方在于总结的数据与结论之间是否构成直接因果。
就以最近的结婚数据为例,在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 474.7 万对,同比减少了 94.3 万对,背后的原因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符合逻辑的答案。
而在美国 1986 年就发生过此类事情,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表示结婚数量的减少是因为给单身母亲的救助太高了,显然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无非就是为了削减给单身母亲的福利而采用的一种把关联当因果的逻辑陷阱。
事实上这种逻辑陷阱普遍存在,从弗里德曼开始很多经济学家做过论证,全民发钱是否可行?多数人接受到的信息是穷人会把自己获得的资助挥霍一空或者因为得到了资助而停止工作,而事实上这些担忧从来没有被足够的样本验证过,更不用说因果逻辑。
而最近我听过最离谱的逻辑就是:川普上一任四年的任期内(2017.1-2021.1)是房价飞速增长的四年,所以川普再次上台房价又要开始增长了。有时候看到这种东西真的不知道怎么去聊,因为一旦开始反驳都会觉得自己不干净了。
还是说一说上一轮房价是如何涨起来的,多数人觉得是从 08 年的四万亿开始的,从表现来看的确如此。但本人更赞同另外一个观点,那就是从 03 年开始土地指标模式确立以来就导致了高增长期会出现房价不平衡增长的基因,也就是说各省要保证粮食自给的大指标之下耕地面积成了红线,建设用地也就被强行控制起来了,导致的结果就是:岱山本岛北部促淤围涂工程平面布置图。沿海人口流入地有需要建设用地的地方无地可用,供不应求房价自然涨了;而内陆人口流出地反而有着大把的用地指标,在沿海城市供不应求的时候刚好承接了一部分需求外溢,房价也跟着涨起来了。
当然真正启动还是 08 年的四万亿,这个数据可以用天量来形容,因为在 08 年初 M2 总量才刚刚 40 万亿出头,四万亿相当于 M2 的 10%,这其实还仅仅是冰山一角,更多的还是各种城头、地铁、城建等各地国企放开手脚去融资,他们只要把土地拿去抵押就能实现所谓的寅吃卯粮,也就是这一次需要化债的目标。
其规模在 08 年一年就超过了四十多万亿,当然这些年过去了有可能增长也有可能削减,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盖章说的 14.3 万亿也不完全是这个口径,所以也没办法证伪,而外媒或民间的说法是超过了 60 万亿。
正是基于各地和居民的举债热情,08 年启动的 M2 增速居高不下,一直到 2017 年之后才回归到 10%上下的水平,所以与其说是房价曾经涨得太快了,不如说是货币变水了,而能够支撑如此大规模地印钞是因为有出口在提供强支撑。
在 2006 年到 2014 年之间外汇储备从 1.07 万亿增加到了 3.84 万亿,增长两倍多,所以另外一个问题是这次新增欠条会不会导致货币再度变水?从 M2 总量上看不会,前两天都说得很清楚了,这次 6 万亿新增欠条细细去算量级很小,但不能忽略它的功效。
关于货币手段再重申一下一直在强调的两个观点:
1.M2 总量已经非常饱和了,目前的困境是在流通性上,也就是 M2 和 M1 的剪刀差刚刚过去的十月份已经达到了 14.2%,而一旦流通性能拉起来比货币增发的影响力会更大。
2.无论什么手段如何刺激现在都必须去观察一个数据,就是负债,现在的居民负债率还在 63%左右,这个数据不下去就没办法再去说流通性问题,更不要妄言房价涨不涨的问题。
基于上述两点,我认为接下来可以着重观察以下两个方向:
1.本轮化债手段中各地的配合程度,落地操作非常关键,有两个执行方向会带来正反馈。
→一个是债务从各地转移到了北京,然后各地接着举债把钱花在对发展有利的事情上。(个人认为至少这个阶段盖楼挖路、某某振兴、某某大转移都不算)。
→另一个是欠的钱不分亲疏都能实实在在地付出去。
2.银行能够在这一轮刺激中再多担当一些,不要再搞这种既要又要的操作了。最近甚至又出现了逆降息操作,要想拉流通性就要实打实地把利息降下来。
我一直在说现在是北京各地和金融之间的平衡问题,目前还只能看到北京在摇旗呐喊,各地和金融之间会不会有人兜底还是靠居民自身消化?这决定了我们要在通-缩道路上匍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