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87:纳粹德国最具标志性的轰炸机,能够发出尖叫声的恶魔

浅浅地看下历史吧 2025-03-26 20:24:41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具标志性的俯冲轰炸机,以其独特的战术效能和心理威慑作用闻名。

这种飞机采用鸥翼型机翼和固定式起落架设计,机身结构坚固,适合俯冲轰炸时的稳定性。

搭载1200马力发动机,最大速度320千米/小时,最大载弹量500千克(B型),后期D型改进后载弹量提升至1800千克。

值得一提的是,JU-87还挂载有“耶利哥喇叭”发声装置,俯冲时会发出尖锐啸叫,对地面士兵造成强烈心理压迫,这使得其赢得了一个外号叫作“尖叫恶魔”。

JU-87具有A、B、R、C、D、G等诸多不同的型号。

一、A型:早期型号,面对外部威胁时比较脆弱

其中,A型是早期型号,于1937年开始量产,

其拥有两个子机型A-1和A-2,前者安装了尤莫Jumo 210D发动机,最大功率约640马力;后者安装了Jumo 210Da发动机,功率提升到约680马力。

其巡航速度约为250公里/小时,最大速度在280-290公里/小时之间。其爬升性能较好,能在短时间内爬升到较高高度,但速度相对较慢,最大速度低于350公里/小时。

A型号的Ju-87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和二战初期的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

作为当时德国空军的主要俯冲轰炸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地面目标进行了有效的打击,为德军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

然而,后来在不列颠空战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自卫能力,面对英军的战斗机拦截,Ju-87A损失惨重,暴露出其在面对强大防空火力和战斗机威胁时的脆弱性。

二、B型:早期闪电战的主力机型

而B型号的Ju-87是该飞机的第一个大批量生产的型号。其相比于A型号,换装了更强大的Jumo 211D型液冷V12发动机,功率达到1200马力。

这一改进显著提升了飞机的性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作战需求。

其最大飞行速度提升到390公里/小时。作战升限达到8200米(挂载500千克炸弹)。

最大航程为600千米,作战航程为500千米(挂载500千克炸弹)。

这些性能的提升使得Ju-87B在作战中能够覆盖更广的区域。

同时,其最大载弹量提升到500千克,并且在机翼下还可挂载4枚50千克炸弹。这一改进使得Ju-87B在对地攻击时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提高了作战效能。

同样的,B型号的Ju-87参加了西班牙内战、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强大的火力和较高的飞行性能使其成为德军对地攻击的主力机型。

但在日后的不列颠空战中,虽然仍然面临战斗机的威胁,但由于其性能提升,损失相对A型较小。

三、R型:增程型,适合远距离作战

而R型号的Ju-87则属于增程型,通过加装两个300升副油箱,使得其航程翻倍(主油箱500升)。

虽然增加了燃油容量,但为了防止超载,其炸弹携带能力通常被限制为一枚250千克的炸弹。

而且为了适应远程作战和可能的高难度俯冲攻击,Ju-87R的机身结构经过加强,能够承受高达600千米/小时的俯冲速度。

德军主要将这种增程型的JU-87用于执行一些攻击海上舰艇或者比较远程的任务,比如:挪威战役和地中海战役等。

特别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北海的盟军运输船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其还参与了不列颠空战和巴巴罗萨行动等重要战役。

四、C型:舰载型,因航母计划搁浅仅少量测试

而C型号的Ju-87属于舰载型,专为未完工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开发,配备折叠机翼和着舰钩,但因航母计划搁浅仅少量测试。

该型号于1938年初开始开发,原型机于1938年5月12日首飞。

Ju-87C在Ju-87B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包括可折叠机翼、拦阻钩等舰载设备。

机翼内还加装了空气膨胀式气囊,起落架设计成可爆破脱离,以确保迫降时的安全。

动力系统采用Jumo 211A发动机,最大出力121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410公里/小时;航程:1535公里;升限:7290米。

可携带1枚500千克炸弹或1枚250千克炸弹和4枚50千克炸弹。

机载武器包括2挺MG 17(7.92毫米)机枪和1挺MG 15(7.92毫米)自卫机枪。

五、D型:改进型,东线战场主力机型

而D型则是属于改进型,是Ju-87系列中最重要的一个型号,也是生产数量最多的一个型号。

于1942年开始服役,换装了1400马力发动机,增强装甲防护和载弹量,成为德军东线战场主力机型。

其最大飞行速度为410公里/小时,作战升限为7300米,最大航程为1535公里。

固定武器包括2挺7.92毫米MG 17机枪和1挺双联装7.92毫米MG 81机枪。

炸弹携带能力大幅提升,最大载弹量可达1800千克,典型载荷为500-1200千克。

Ju-87D也具有诸多不同性能的子形态,其中D-1型是东线战场的主力机型,能够适应寒冷的气候;

而D-3型则强化了机身,适合在热带沙漠使用;

D-5型则延长了大约15cm的翼展,取消俯冲板,转型为攻击机。

Ju-87D在二战期间广泛应用于多个战场,包括东线、北非和地中海地区。它在对地支援和反舰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战争的进展,Ju-87D在面对盟军的战斗机和防空火力时逐渐暴露出其机动性不足和速度较慢的弱点。

六、其他机型

而G型的Ju-87则是反坦克型,是基于D-3型和D-5型所改装而来的。

装备有两门37mm BK 37机炮,专攻坦克顶部装甲。

纳粹德国著名的传奇飞行员汉斯·鲁德尔就是驾驶着Ju-87D摧毁了超500辆苏联坦克,使得这样一种类型的飞机获得了“大炮鸟”的称号。

此外,Ju-87还有H型,这是由D型所改装而成的教练机,没有配带武器;还有E型,计划中的舰载鱼雷轰炸机,未量产;V型则是最早的机型,首架原型机V1诞生于1935年,但后来因为发动机故障而坠毁。而V-4型则在后来成为A型的原型。

据悉,在整个二战时期,JU-87各个机型的总产量估计达到5700架(一说6500架)。

据悉,JU-87受到了元首希特勒的赞赏。二战早期,德军闪电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依赖的东西有二:一是坦克,二就是俯冲轰炸机。

没有JU-87俯冲轰炸机为德军提供了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的话,光凭装甲集团难以如此顺利且快速地突破敌军阵线,深入敌军腹地。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