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即拜他为师

仙人评历史 2024-03-22 09:59:07

孔子被人尊称为“天纵之圣”,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著有多部作品,都是我国著名经典,例如《诗》、《书》、《礼》等六艺。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直到今天,儒家学说仍然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孔子如此博学多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够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就是孔子所说,可见孔子对待学问有多重视,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

创立儒学

孔子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家有良田。即使孔子不是嫡出,无法继承家业,但他仍然不愁吃穿。良好的家庭条件使得孔子接受了非常优秀的教育,他的眼界不断开阔,认识到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此时,家中嫡子认为孔子在家中只知道读书,什么都不做,是家中的“蛀虫”。于是孔子被赶出家门,流浪在外。但他心中仍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在流浪时仍然坚持做学问,随着孔子遍览群书,他的学问也不断积累,已经成为了一代宗师。

由于自身学识的丰富,他受到鲁昭公的邀请,来到鲁国做官。但是他发现鲁国境内知书达理者少之又少,大部分知识都被世家大族给垄断了。

为了能够将自己脑中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孔子在鲁国创办了第一所私人创办的学堂,他按时在杏坛讲学,广收门徒,坚持有教无类。

然而,此时鲁国内乱爆发,孔子作为鲁国官场中人难以自保,不得已逃到了齐国,杏坛讲学也不复存在。这时候的孔子面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十分迷茫,他一度迷失在对未来的选择中,直到四十岁时,孔子悟了。

他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也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孔子将之前习得的知识与自己的思想相结合,整合出了儒家思想,同时开始编纂书籍,讲学修经。他要将自己的知识和儒家学派的思想发扬光大,要打破官学和士大夫阶层对知识的垄断。

于是孔子开始广招门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当学富五车的孔子遇到一个七岁的孩子后,却被这个孩子折服,当即拜其为师。

必有我师

据说当时孔子正坐着马车驶在讲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正蹲在地上画画的孩子。随着马车离孩童越来越近,可这个孩童却丝毫没有躲避的意思。这令孔子十分惊讶,于是停下马车,俯身查看这个孩童的画作。

然而映入孔子眼帘的便是一副精妙绝伦,巧夺天空的城池画,这令孔子十分惊讶,如此年幼的孩童便有如此深厚的绘画功底,可谓神童。为了不打扰这个孩童的创作,孔子便绕开画作,走到一旁观看,然后问道,为何你看到马车却不闪不避?

结果这个孩童却说:路中有城池,马车应该绕城而走,我为何要避?然后他又反问孔子“画中有城门不走,非要绕路,这是何故?“孔子听完哈哈大笑,告诉这个孩子自己是不忍心破坏了这副画。结果孩童一听更加理直气壮,告诉孔子如果有城门却不走,那要城门有什么用呢?

孔子对这个聪慧的孩童有了好奇,想要考一考这个孩子。于是便问道:天上星辰有多少?结果孩童扭头便回答:有一天一夜星辰。

孔子听到孩童的答案便感觉当真有趣,又问道:地上五谷有多少?结果这个孩童头也不抬又回答出了答案:一年一茬五谷。

虽然这个孩童将计量单位由颗与粒换成了夜与年,但是这仍然不是一个七岁的孩童能够想得出来的答案。甚至这个孩童反问孔子脸上的眉毛有几根,孔子却被问倒了,一时没能答得上来。

这个孩童如此年幼便有这等智慧,令孔子折服,当下便选择拜其为师。正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孔子此行之后就回到了曲阜,开坛讲学,将自己的经验和阅历传授给后人。而这个让孔子拜师的孩童就是被称为“圣公”的项橐。

神童项橐

项橐是春秋时期莒国的一名神童,据说项橐还是楚霸王项羽的祖辈。小时候项橐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智慧,他与同年龄的孩子不同,他不会参与儿童间的娱乐活动,反而沉迷读书和礼乐。

据说项橐出生在山上,当项橐的父亲看到他时,发现项橐这孩子天阁方圆,像个口袋一样,必然能有一番作为,于是取名为

。他从小就有着极强的观察力,遇到问题就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项橐的父亲很容易就会被自己的儿子问住,项橐一天天长大,他的智慧也不断增长,他发现书中的知识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于是开始博览群书,充实自己。

随着项橐遇到孔子,被孔子拜师后,声名大噪。各国都想将项橐纳入麾下为自己效力,然而如此聪慧的项橐却在十三岁时早夭,死因无从考证。

据说是当时的统治者逼迫项橐为国家献计,一旦有不从便拳脚相加,不愿出谋划策的项橐被这些人残忍杀害,传说被活活烧死。此后,项橐也成为了后代人们形容儿童早慧的代名词,名留青史。

总结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与项橐的故事正是证明了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不耻下问也在孔子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孔子一生都在坚持着敏而不学,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即使手下有着三千弟子,孔子仍然能够放下自身的架子,去询问一个孩童。

但是孔子也暴露出了儒家学说中古板守旧的缺点,无法随时变通。而且随着儒家学派的不断革新,这个缺点也一直没有补全,在清末时期的儒家学说中仍然存在,例如祖宗之法不可变、祖制不可改等顽固不化的规定仍然是清末变法的主要障碍,也是社会进步的阻碍。

0 阅读:3

仙人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