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与世界对话
一堂语文课,不只有“生字”、“中心思想”、“试题”和“标准答案”这样一种上法,还有可以启迪孩子进行独立思考的另一种上法。独立思考,是一个孩子面对世界的起点。
郭初阳,越读馆语文教学负责人,“小学语文批判”风暴发起者,语文界新生代领军
老师,语文课堂的“革命者”。《郭初阳的语文课》总共有11册,每一册都是薄薄的一本,每一册都是一堂语文课的实录。郭老师是怎么上课的呢?比如第一堂“儿童哲学课”,讲的是“牧人的故事”,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所有人都把这个故事的意义指向“不能撒谎”,但是郭老师不断改变故事的走向,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一堂语文课,变成了启发孩子独立思考的“哲学课”。郭老师还会从《伊索寓言》一点点引导孩子进入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既高度设计,又完全即兴,在和孩子们的互动之中,给出充分的信任,也给出了巨大的信息支持。用出版人涂涂的话来说,郭老师的语文课,既是“自由而有光”的,也是“缜密而有力”的。
独立思考来自故事,来自讲述,更来自“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结合。著名学者傅国涌近些年通过创办“国语书塾”和童子一起读书的实践,蹚出了一条让孩子与世界对话的成功路径。傅国涌带童子读书,分“在家读”和“走出去读”,也就是“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相结合,他会带着孩子们到富春江与严子陵、郁达夫对话,到兰亭与王羲之对话,到绍兴与鲁迅对话,到清华与陈寅恪对话,会在希腊读普罗米修斯,读荷马史诗,在比萨斜塔与伽利略对话,在但丁的家门口诵读《神曲》。他还会带着孩子们在北大红楼旧址演一出戏。而一旦让孩子们面对整个世界,傅国涌发现“他们的表现超乎想象,无论在背诵、阅读,还是写作上,孩子们都有巨大的潜力。”
“五十岁开始带小孩读书,过去五十年仿佛归零,我体会到了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生命的大欢喜。”由此,傅国涌对“教育的本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寻找一个人生命的自我成全”。他的“与世界对话”课从来不是文学课,更不是写作课,而是“以母语为中心的人文课”,“我看重课堂,更看重课外。没有课内外的结合,不可能让一个孩子长出翅膀,站在人类文明的起点上去眺望过去与未来,日复一日地用自己的母语与世界对话,成为布罗茨基意义上的‘文明的孩子’”。
寻找“金色辉煌的老虎”
诚如傅国涌所说,“好的教育就是要在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提升孩子的审美力、思想力的同时,激发孩子的拿云之志,让他们从小就与人类最美好的心灵相遇,与人类智慧的遗存相遇,这是更为重要的”。
兼具想象力、审美力和思想力的作品,古今中外不乏精品。罗尔德·达尔那些经典作品,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那样的神奇想象;《纳尼亚传奇》里的冰雪世界;《小王子》里的奇妙星球等等,每一本书都能为孩子打开一个神奇的世界。新近的一本,《百年孤独》译者、猫科动物之友范晔的原创幻想文学作品《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就极为有趣,书中配有的顾湘所绘之插图也非常有趣。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的想象力体现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中,比如,属于“兔形目兔科”的“乌托邦尼兔”,书里是这样写的——“乌托邦尼兔自由自在生活在乌托邦。/乌托邦的意思就是不存在的地方。/但乌托邦尼兔不知道。/他们自由自在,偶尔也搬家:/从一个不存在的地方搬到另一个更好的不存在的地方。”书里每一则都是这样,会把洞挖到火山心脏的火山兔子、花纹明亮坚硬的板凳虎、一出生就带着笼子的笼马等等等等,还有“天气浴豹”,“世界刚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云豹,雪豹,雷豹,雨豹,只有天气浴豹”,还有“方糖鲸”,“他们有一颗方糖做的心——从出生就开始融化。方糖鲸的每一次呼吸都让大海变甜了一点儿。”这些“动物手册”上的词条,像是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迅速解构了现实的坚硬,要是用这样的词条来代替字典,孩子们该多么热爱学习。
每一个孩子天性都是好奇的,喜欢学习的,很多时候可能是家长方法不当,让孩子讨厌学习。黄晓丹在《陶渊明也有烦恼:给家长的传统文化启蒙课》中吐槽,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家里来了客人,自己被要求背诵古诗进行“展示”。黄晓丹在大学里既教中文系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也教小学教育系的儿童文学课,因而深谙儿童心理。因此《陶渊明也有烦恼》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结合作者自己从小阅读“传统文化”的体验,从儿童的心理出发,细细阐释如何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在黄晓丹看来,在“如何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什么也比不上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更有效。她以自己的例子来说明,说自己小时候有一本蔡志忠的庄子漫画,名字叫作《自然的箫声》,“书里面讲了七八十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它既简单,又丰富,所以我就读了很多遍。”古书中有趣的故事很多,比如《镜花缘》中写道,有一种自带智能、有很好的判断力的“朱草”,有个人吃了朱草之后放了一个屁,“放完之后他就发现自己失忆了,以前写的那些应试文章都忘掉了,只剩下十分之一。为什么?因为朱草觉得他这些文章写得太烂,就把这些烂文章变成屁放出去了,只留下那些朱草认为比较高级的文章。”在《陶渊明也烦恼》中,黄晓丹从《唐宋传奇集》《太平广记》《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随园食单》等等书中找到了太多有趣而让人脑洞大开的故事,她觉得用这些故事来吸引孩子,效果一定比现在流行于所谓国学教育的那些一本正经的启蒙读物要好得多。因为后者很可能会抹杀孩子对文言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故事永远是兴趣的起点,对背古诗而言,王芳在《最好的方法读唐诗》中,就用讲故事的方法帮助孩子记忆古诗。从不愿意翻看古诗、不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到愿意阅读古诗并能够背诵,王芳老师用自己孩子的蜕变告诉我们,有了有趣的故事,背古诗就是如此容易,孩子的变化就是这么“神奇”。
孩子的阅读,还需要高的起点,在现代诗方面,著名诗人北岛编选的《给孩子的诗》或许可以当作孩子的现代诗启蒙读物。北岛以诗人之心,亲自甄别、挑选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结集成册。如书中选的威廉·布莱克的《虎》,“老虎!老虎!你金色辉煌,火似地照亮黑夜的林莽。”这样的句子,这样强烈的意象,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
对于孩子来说,贴近自己生活的有趣读物,当然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窗边的小豆豆》风行世界,不就因为无比可爱的小豆豆正是孩子们生活的写照吗?如今,《续窗边的小豆豆》也出版了。《爱哭鬼小隼》里的那个“爱哭鬼”又是多么有趣、敏感、任性、脆弱。《佐贺的超级阿嬷》里,充满着普通人的睿智与阳光,又能带给人多少温暖与美好。至于《猫和老鼠》,恐怕所有的小朋友都难以忘怀。无论是机智过人的老鼠杰里,还是憨厚可爱的猫咪汤姆,它们的互动和冒险故事总是能够引发孩子的笑声。最近,译林出版社就刚刚推出了“猫和老鼠”系列图书的全新桥梁版本——首批推出的6本,每本收录三到四个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均未在动画片中引进,对中国孩子而言是全新的。
全新出版的还有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推出的《刘慈欣科幻小说少年版》全12册,这套书由刘慈欣和赵恩哲两位“雨果奖”的获得者共同打造,完整收录了刘慈欣认为最适合孩子阅读的38篇经典作品,由刘慈欣亲自选定篇目,改写内容,兼顾了文学性与科学性,对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激发其想象力、拓宽视野和知识面,都将有所裨益。
其实说到底,孩子的成长背后,是家长的成长,孩子的阅读背后,是家长的共读。对于家长而言,梁启超的《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刘瑜、周国平等的《愿你慢慢长大》,马兵选编《给儿子的29封信》等等都值得一读。
就像孩子要勇敢面对人生各项挑战一样,家长也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尤其是观念的更新,教育孩子应该成为一件美好又自在的事情,一场“温柔的教养旅程”。
无论读多少书,都代替不了父母的“温柔”,这是童年之光的起点。就像刘瑜在写给女儿小布谷的那封信里写的——“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在这封信里,刘瑜还这样写道:“妈妈希望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白来一趟,能有愿望和能力领略它波光潋滟的好,并以自己的好来成全它的更好。妈妈相信人的本质是无穷绽放,人的尊严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
记者:钱欢青 编辑:徐征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