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一方面来说,牛是宝贝,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能干活犁地,牛皮能做衣服鞋子,牛角能做器具,牛筋更是不可或缺的弓弦原料,打仗离不开它。但另一方面,牛肉既好吃又营养。
水浒中最常见的饮食描写,就是“小二,切两斤熟牛肉。”比如吴用为截取生辰纲,跑去拉拢阮家三兄弟,阮氏三雄虽然穷得叮当响,阮小五为赌钱连老娘头钗都骗了卖,但请吴用吃饭,却是一点都不软。
“小二,切十斤熟牛肉,装两个盘。”张口就要十斤牛肉,所以很多人就吐槽,怎么可能,古代哪来那么多牛肉,杀牛是违法的,只有病牛老牛才允许杀,而且价格很贵,普通人吃不起,水浒传一点不真实。
古代的确严禁私杀耕牛,历代都有立法,私杀耕牛者徒一年半,杀头牛代价是一年半苦役,哪怕自己家牛也不行。宰杀自家之牛,刑期减半年,徒刑一年。但古代立法,一直都有个问题,就是“有法不依”,法律规定是一回事,执不执行又是一回事。
要说法律规定,只是不许私宰,换句话说,只要事先上报就没问题,所以古代杀牛并不是不允许,而是要控制一下数量,不能为了吃,把牛杀光了。为啥有这个担心呢,因为牛肉是主食,虽然养猪历史悠久,据说比养牛还早,长达近万年,但形象不好的老猪们,一开始并不是餐桌主食,而是祭祀之物。
普通祭祀一般拿个猪头对付,真正到了大祭时,还要使用三牲之礼,规规矩矩把牛肉搬上来,每当这个时候,古人心里都在滴血。
猪肉从什么时候才开始流行,这还要说到苏轼老先生。他被贬黄州后,远离烟花繁华。黄州是今天的湖北黄冈,但苏老先生愣是把吃猪肉演变成了一种潮流。他写了一篇猪肉颂,把红烧肉吹到了天上,苏轼那是啥江湖地位,他这一捧红烧肉逐渐为世人熟悉,走向了千万百姓家。所以说,宣传推广还得靠名人。
但即便是名人,有粉丝效应,转变观念也非一朝一夕,况且苏轼虽是北宋人,水浒传写的也是北宋事,但作者施耐庵可是元末明初人。元朝,那可是蒙古人,蒙古人吃啥?他们可是坚定牛肉主义者,从不吃猪,你想想,他们会严禁宰杀耕牛吗?
一直到清朝之前,民间肉类主食,都是以牛羊肉为主,而且价格相较猪肉更为便宜。明朝沈榜担任东明县令时,曾详细记载过当时物价。猪肉一斤二十厘,牛羊肉一斤十五厘。所以水浒传里动不动大块牛肉,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写照,施老先生要是来个“小二,上两斤红烧肉”,那反而是瞎掰了。
都说酒肉不分家,水浒传饮食描写最多的,除了吃牛肉,其次就是喝酒。中午喝晚上喝,甚至大早上也喝,杨志押运生辰纲,还要拿酒解渴。要是今天有人递给你一瓶酒,说“喝两口解解渴”,你肯定满脸问号。这玩意能解渴吗?而且白胜说得清楚,桶里装的是白酒,喝过白酒之后,不是应该更渴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酿酒技术没有那么先进,所以酒的度数很低,拿来解渴倒也不是问题。但说到喝酒,书中最常见的一个词,就是筛酒,酒跟筛子怎能联系到一起呢?
酿酒有酿造法、蒸馏法等之分,古代酿造法造出来的酒不仅度数低,也不适合马上饮用,必须经过处理。
白居易有首诗叫《问刘十九》,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面的绿蚁可不是绿色小蚂蚁,而是指酒沫,新酿米酒未经过滤之前,表面浮有一层绿色泡沫,密密麻麻,像蚂蚁一样。
因为有杂质,所以喝酒之前,必须经过两道工序。第一是过滤,把酒沫杂质过滤掉,所以才有浊酒清酒之分。
第二是加热,酿造法不仅产生杂质,还有甲醇。饮用之前必须加热,利用甲醇沸点比较低的特性,先将甲醇挥发,所以温酒并不仅是为口感,更是为了健康。
滤酒有专用工具,多是一把用布蒙口的铜壶。严格来说,古代喝酒之前有两个步骤,第一,从大酒坛子里把酒倒入铜壶过滤;第二,铜壶放进热水,一边过滤一边排除甲醛。
这两个步骤合起来被称为筛酒,筛过的酒才会倒入酒壶,斟入酒杯。所以筛酒和斟酒有本质上的区别,筛酒是指从大酒坛子倒出来,进行再处理的环节,而斟酒则指用小壶倒入酒杯。
虽然到了后代,喝酒不用这么麻烦,但这个称呼还是保留了下来,很多地方仍然使用筛酒筛茶一词,其意跟倒酒倒茶已无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