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王牌特工80大寿,其妻惊喜地发现:周总理拎着酒站在门外

娱小七 2022-11-02 16:32:49

1966年,北京。

胡同里,一位姓熊的老人正准备过80大寿。虽然天气依然料峭,在外工作的晚辈们却早早地回来了,老伴乐得合不拢嘴。

很快,晚辈们就发现老两口“不太对劲”:

先是老父亲,他时不时就往门口张望,好像在盼着什么人,又好像是在等着一场期待以久的见面。

再就是母亲,孩子们不让她下厨房,但她非得亲自来,说是要弄几道拿手好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热闹的一天眼看就要过完。到了晚上7点多,突然有人敲门。晚辈们发现:几乎是第一时间,母亲便快步走上前,打开了门。大家都朝门外看,瞬间被眼前的一幕惊住:

周总理站在门外,提着两瓶绍兴花雕老酒。他身后还站着一个年轻人,是他的卫士长。

难怪。原来,老两口要等的是周总理。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熊家人一辈子都不敢忘记的。周总理就坐在客厅里,跟老两口喝着小酒,谈着往事。讲到动情处时,总理还举起酒杯,敬一敬他们……

可能很多朋友读到这里会觉得奇怪:总理日理万机,自己的生日都顾不上过,为何会在忙完一天后去给这位姓熊的老人祝寿?

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严格上讲,应该是一个上线和两个王牌特工之间的往事。这两位王牌特工,就是这家的男主人熊瑾玎、女主人朱端绶。

那些年,他们还年轻,周总理也还年轻。

一:那对年轻的夫妻

在隐蔽战线里,夫妻俩都从事地下工作的情况,是极少见的。要不是有周恩来这个“红娘”从中介绍,熊瑾玎和朱端绶显然是不太可能在一起的。因为,他们年龄有差距,经历也大不相同。

熊瑾玎是湖南长沙人,1886年出生,早年从事过教育工作,也经过商。

1918年,22岁的熊瑾玎参加新民学会,和毛泽东、何叔衡等人成为挚友。在新民学会里,熊瑾玎的主张很有见地。他认为要办成大事,就得创办经济实体,要有经费来源。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从那时起,他就在新民学会里担任筹款的重任。

1921年,毛泽东和何叔衡从长沙乘船去上海参加“一大”时,听说党需要活动经费,熊瑾玎硬是从经商盈余里拿出了2万元现大洋,交给毛泽东。

1927年,熊瑾玎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便长期在长沙、武汉等地从事地下工作。而此时,他的顶头上级就是:年轻的周恩来。

周恩来看人,一向很有一套。熊瑾玎受过良好的教育,既会生意场上那一套,又懂得如何在敌区周旋。这样的人一旦用好了,就是在敌统区插了一把利剑。想来想去,周恩来决定:把熊瑾玎调到上海来“做生意”。

数日后,在上海四马路云南路口,一间名为“福兴商号”纱布店,热热闹闹地开张了。(注:1. 这个地址现在在上海福州路 2. 如果以后大家再在谍战剧里,看到有地下党联络点叫“福兴商号”的,基本不用怀疑,就是为了致敬周恩来和熊瑾玎创办的这家商号。)

“福兴商号”做的是纱布买卖,熊瑾玎摇身一变,成了南方来的“熊老板”。

圆黑框的眼镜、老板长衫、老板毡帽,熊老板的行事作风里既有生意人的稳重和精明,又带着一分神秘。进出的客人们不会想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秘密会议地址,经常就设在商号二楼。

当时,“熊老板”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中央政治局决定的经费,常由他发送;苏区送来的黄金、首饰等实物经费,由他负责兑换成法币。同时,商号里还存放着大量机密文件。为了保护商号,有一批外围情报人员在运转着。

商号生意越做越好,敌人也丝毫没有怀疑“熊老板”,但细心的周恩来却仍不放心。他始终觉得这么大一个商号,却没有个老板娘,肯定会引起敌人的怀疑。

因为熊瑾玎是湖南人,周恩来便马上委托中共湖南省委,让他们挑选一位合适的女同志过来,和熊瑾玎假扮夫妻。

结果,这一挑,就挑中了20岁的湖南姑娘:朱端绶。

朱端绶也是长沙人,1908年出生。虽然家里不太富裕,但父母都很开明,从小要求她独立自强。也因此,朱端绶身上有着湘妹子的干练和胆识。16岁那年,朱端绶考上了长沙女校,校长正是有名的教育家徐特立。

在女校里,朱端绶做了很多事。和同学们去省政府请愿、抗议政府逮捕学生、包围长沙教育厅,这些事她全部都干过。因此,当听说周恩来需要一名“女将”时,徐特立马上就想起了朱端绶。

就这样,1928年年中,这位20岁的长沙姑娘,收拾好行李,由湖南赶到上海,接受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务:当“福兴商号”的老板娘。

朱端绶的到来,无疑让商号的工作更加顺畅。白天,作为老板的熊瑾玎在外谈生意,“老板娘”则在店里张罗;晚上,作为革命前辈的熊瑾玎睡外屋,朱端绶睡里屋。他们经营的商号,成了周恩来等高层开会、联络的重要场所。

日久生情。在一起工作的时间长了,熊瑾玎和朱端绶都对对方有了好感,但谁都不肯捅破这层窗户纸。最后,还是周恩来做起了“红娘”。周恩来担心朱端绶嫌熊瑾玎比她大20多岁,便对她说:“熊老板是比你大不少,但他那颗革命的心可是很年轻的……”

其实,朱端绶还真没把年龄当回事,只是一直不好意思开口。这次周恩来都这么说了,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就这样,1928年的中秋节,熊瑾玎特意在“陶乐春”定了一桌酒席,算是他们的喜酒。席间,周恩来和朱端绶开玩笑说:“以后,再也不能叫你小妹妹了,该叫你老板娘了!”

二:多年后,她说“我是心甘情愿的”

世人都说,革命者的爱情分外浪漫。但这份浪漫,是伴随着流血和牺牲的。

1932年后,地下工作越发不好开展了。当时,大量地下人员都陆续离开白色恐怖下的上海,但熊瑾玎和朱端绶却在撤离后又回来了。

为何回来?因为他们是上海地下交通最重要的枢纽之一。

在这座异常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里,还有多少特工与组织失去联络,还有多少背负着重要情报任务不能离开的“潜伏者”。他们在迷雾中苦苦挣扎,他们需要与组织联络,而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经费。

熊瑾玎太清楚这些特工们的艰难了,为了这些人,熊瑾玎和朱端绶在上海开了一家酒店,并以此为掩护。在这段日子里,朱端绶怀着身孕,每天精打细算,把酒店赚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危险最终还是到来了。1933年4月的一天,熊瑾玎又亲自去给一名同志送生活费。为了安全起见,熊瑾玎扮成了一名医师。但他不知道的是,敌人早就发现了这里,并布下了暗探。就这样,熊瑾玎被捕。

为了营救熊瑾玎,组织上尽了最大的努力。上级让朱端绶去找宋庆龄、史良等民主人士,让他们出面辩护。不幸的是,在营救过程中,朱端绶也被叛徒认出,同样被抓了起来。

最后,经过宋庆龄等民主人士的努力,熊瑾玎没有被判处死刑,而是被当局判了8年。同时,敌人没有找到朱端绶“通共”的确切证据,在关押她数月后,也不得不把她放了出来。

这一年,是1934年年初,朱端绶26岁。重获自由的她,站在上海街头,根本无地可去。

她找不到上海党组织,因为组织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根本联系不上。更何况,她也明白,这个时候她去找同志们,无疑就是置他人于危险中。毕竟,她是被敌人“盯上”的人。

思来想去,朱端绶想到了在长沙老家的家人。父亲那么开明,妹妹那么懂事,必然会支持她的。果然,得知女儿在上海受苦,父亲便果断带着从四处筹来的钱来到了女儿身边。跟着父亲一起来的,还有朱端绶的妹妹朱慧。

靠着这些钱,朱端绶在法租界开了一个小酒店。

几个外地人,想在大上海做小买卖,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活下去,朱端绶和妹妹每天起早贪黑,卖酒、卖花生米、卖猪头肉,辛辛苦苦一整天下来,他们一家能赚到一两块钱。遇到有地痞和警察来店里找茬时,全家人只能赔着笑脸,说尽好话。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问一句:既然在上海这么苦,为何不和父亲先回长沙老家,非得留在上海?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朱父一直没忍心问女儿的。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就在离酒店不远处的那座监狱里,有朱端绶放不下的人:

这些人里包括饱受敌人摧残,却绝不出卖任何情报的丈夫熊瑾玎。

这些人里还包括邓中夏的遗孀李瑛,邓中夏已经牺牲,她仍被关在里面。

除此之外,还有另4名同志。

这些人每一个都是好样的,翻开他们的人生经历,每一段都是传奇。但同时,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又都处在死亡边缘。牢里缺衣少食,他们的身体早就被折磨得不行,若是牢外不时时打点关系,送些食物药品进来,他们是坚持不到胜利的。

朱端绶和父亲、妹妹开的这家酒店,除了养活两个年幼的女儿,其它的钱全用在大牢里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37年,在组织的积极营救下,熊瑾玎等人才被释放。而此时,朱端绶已经在外守了3年多。

革命者的浪漫是什么?是你在里面受苦受罪,不在敌人面前吭一声;而我在外面四处奔波,决不放弃你。

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朱端绶在书里写道:“我是心甘情愿的……”

一句心甘情愿,解释了一切。

三:周总理没忘他们

周总理一生有过很多得力助手,但需要在敌区“做生意”时,他总是会想起熊瑾玎和朱端绶夫妻俩。

1937年,熊瑾玎刚出狱不久,就来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希望能接受新的任务。不久,夫妻俩就收到命令: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创办《新华日报》。熊瑾玎任总经理,朱端绶任发行科科长。

三个老战友,又一次并肩作战了。

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夫妻俩一合计,把年幼的孩子送回长沙老家,两人全身心投入工作。虽然是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表面上也同意《新华日报》的发行,但暗地里却派各种帮派、地方警察作祟。

砸抄营业部、拘留报童、封锁纸张来源,但凡能想到的招数,他们都用上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阻止我军发声,限制《新华日报》的影响力扩大。

这些,岂能难得住熊瑾玎夫妻俩?面对这一切,夫妻俩见招拆招,再加上周恩来在各界的影响力,《新华日报》的发行量在逆境中不断增加,直逼国民党的那些所谓“官报”。

熊瑾玎夫妻做的一切,周恩来都看到了。1941年,在《新华日报》成立3周年的纪念晚会上,43岁的周恩来端着酒杯,来到朱端绶面前。

这位昔日青涩的湘妹子,如今也已是33岁了。周恩来看着她,突然想起来,她也早就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于是,他问朱端绶:“孩子们在哪里?”当得知孩子现在都寄养在别人家时,周恩来当场说:“把孩子们接回来吧!我派人把她们送到延安去学习!”

就因为周恩来这样一句话,熊家两个女儿被送到了延安。在那里,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照顾。甚至有一次,当毛泽东听说熊瑾玎的女儿病了,硬是毫不犹豫地把身边仅有的5支盘尼西林给了她。

抗日战争胜利后,熊瑾玎夫妻俩终于完成任务,转入晋绥解放区。直到这时,一家人才算是团圆了。此后,他们在解放区大展拳脚。

新中国成立后,熊瑾玎和朱端绶都受到了重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夫妻俩一直兢兢业业,直到离休。

虽然没有一起工作了,但周总理并没忘记这对夫妻。1966年,他听说熊瑾玎要过80大寿,早就做了要过来祝寿的计划。无奈当天的工作实在太多,直到晚上7点多,他才匆匆赶到。

当天晚上,周总理和夫妻俩聊完后,又马上得回中南海继续工作。夫妻俩把总理送到家门口,朱端绶说:“1978年3月5日,是总理80寿辰,到时我要为总理做几道菜好好庆贺一下,行吧?”总理笑了笑,连连点头。

遗憾的是,这一约定最终没能实现。

1973年,熊瑾玎病重。周总理听说后,马上做出了两项安排:

其一,派自己专用的保健医生,去熊老家给他看病;

其二,熊老入院后,周总理马上致电医院,让他们务必全力救治。

然而,这一切仍然没有让熊老的病情好转。1月下旬,在熊老弥留之际,75岁的周总理来到了医院。此时的周总理,也已经被查出患癌,仍每天都在坚持工作。

看着消瘦的周总理,朱端绶不忍在他面前落泪,只是静静地在一旁待着。而周总理看着已不能开口说话的熊老,也久久没说话。过了许久,朱端绶拿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这样14个字:

叹我已辞欢乐地,祝君常保斗争身。

这是熊老还能说话时,嘱咐妻子记下来的。看着这14个字,周总理沉思良久,点了点头,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医院。还是和多年前一样,朱端绶把总理送到了门口。

1973年1月24日,熊老因病在北京逝世。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1994年1月24日,朱端绶病逝。

尾声:

1966年的那场寿宴,80岁的老寿星熊瑾玎,非要做几道拿手好菜的朱端绶,以及拎着两瓶绍兴老酒、姗姗来迟的祝寿人周恩来,如今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我们从零星的历史记录里,也很难再去推测那天他们聊了些什么具体内容。我们能知道的是,那天的酒里,有战友情,有爱情,有属于那一代革命者的青春。那些年,他们年轻过。

2 阅读: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