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漫长的华夏历史长河中不乏煊赫一时的世家大族,有些世家甚至可以强大到让皇权畏惧的地步,比如东晋时期的四大当轴士族,隋唐时期的“五姓七望”。这些世家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良好的家学传承,经久不衰。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世家只是说抗风险能力比一般家族要强不少,但是世家照样会衰落。
世家和王朝一样都是“城头频换大王旗”,优胜劣汰的法则无论在何种时期都是适用的。一般来说,一个世家能红火数百年就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了,正所谓“三代为门,十代成世家”。如果有哪个世家能红火千年,甚至两千年、三千年,那绝对是有特殊力量加持的存在,比如首创儒家的孔氏家族。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可以和孔氏家族打擂台的张氏家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家族也红火了近两千年。
深藏功与名的张氏家族
一、撇开世俗,另辟蹊径1、由儒入道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大诸侯都在从中寻找最合适的治国思想,秦国选择了法家,推崇改革,进而一统天下,然而法家过刚,秦朝二世而亡,取而代之的汉朝鉴于天下百废待兴,选择了强调“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随着汉朝国力的不断提升,汉武帝锐意进取,一心想成为“大有为之君”,便摒除了黄老之学,选择了讲究“君权神授”的儒家。
失去原有正统地位的黄老之学并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和方仙道等民间思想不断融合,形成了黄老道。两汉时期,谶纬秘术盛行,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皆求“长生福”,使得黄老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至于老子则逐渐被神格化。值此之时,张道陵应运而生,他本是学儒的,并且以“通经入仕”,可他志不在仕途,年纪轻轻的就弃儒辞官,全身心投入到黄老道的学习之中。
首代天师——张道陵
东汉后期,学有所成的张道陵在巴蜀之地开设道场,尊老子为教祖,正式传授“正一盟威之道”,因信徒需要缴纳五斗米才能入教,故而又称为“五斗米教”。随着汉末局势的愈发混乱,五斗米教反倒是迎来了春天,张道陵之孙张鲁在继承教主之位后,利用其母与益州牧刘焉的良好关系拿到了汉中治权,他在汉中搞政教合一的发展模式,不设官吏,设祭酒,使汉中成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汉中北接关中,南连巴蜀,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15年,刘备已占据巴蜀,曹操业已平定西凉马超和韩遂等势力,曹刘两家由此对汉中形成了夹击之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汉中将花落别家。张鲁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选择投降曹操,并和曹操结成了儿女亲家。至于他治下的汉中百姓(教民),被曹操强行迁徙到长安等地,和他们一起去往各地的还有他们所信奉的五斗米教(为行文方便,后续用天师道)。
第三代天师张鲁成为汉末一方诸侯
2、援儒入道
天师道原本只是偏居西南,因张鲁降曹而顺利传入中原,接着又因司马氏灭吴而传入江东。适逢佛教大兴于东土,以天师道为代表的道教在北方逐渐趋于式微,但是永嘉南渡后的东晋王朝崇尚玄学,这就为天师道在江东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史载东晋门阀士族大多都信奉天师道,比如琅玡王氏、颍川庾氏和龙亢桓氏等,其中最明显的标志便是士族子弟多以“之”或“道”字为名。
士族子弟的加入让天师道成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进而促使天师道内部产生大变革,比如援儒入道,将儒家的伦理道德引入道教的思想体系中,力争让道教信徒和儒家弟子在道德方面形成一致性,减小和消除儒家对道教的敌视态度,毕竟天师道在此之前一直信奉的是“鬼神”,把生病看作是鬼神所为,把符水视为治病良方,把祈福作为传教手段,没有系统的道德说教理论。
士大夫们崇道
另外,天师道长期讲究“道治自救”,是皇权和儒家眼中的不稳定因素。值得一提的是,东晋后期的孙恩、卢循之乱便有天师道的影子在作祟。换而言之,如果天师道想像儒家一样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之一,必须要有一套适应环境的理论体系,而借鉴成熟的儒家道德理论无疑是最恰当的。都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天师道取儒家之长,补自身之短,最终和儒家构成了“同质异构”的文化模式。
据说第六代天师张椒(张鲁的曾孙)道儒兼修,有“博通儒书”之美誉,和谢玄、王献之等人交好。他的儿子张回从小对道术感兴趣,不过他却给了他儿子四个字,“且读儒书”。张回之孙张符在继承天师之前能够做到“淹通经史”,张符之子张子祥(第十代天师)早年以儒业有成而步入仕途。在天师的带头作用下,天师道终是建立起了一套“以礼度为首”的新道德体系。
孙恩之乱
二、天师入世,助君理政1、因天循道
李唐代隋后,其皇族为了标榜自己的出身,声称他们是老子李耳的后裔,有此渊源,天师道在唐朝逐渐进入到了鼎盛时期。关系只是一方面,关建是此时的天师道已摒弃了原有的“教主崇拜”,奉行“老君崇拜”,并明确了“尊王”的教义宗旨,强调他们的作用不是反对世俗政权,而是帮助世俗君主打造太平之世,从而让世俗政权能够坦然接受天师道的道教正统地位。
华夏不同于西方,宗教永远都不能凌驾于皇权之上,天师道能够迎合皇权,主动承认皇权的绝对权威,自然不会像太平道那样沦为“异端”。不过皇权总有触及不到的地方,这个时候就需要“听话”的宗教来帮衬了,所以说天师道的大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必然会发生的。这里面比较尴尬的其实是天师家族,因为对于世俗政权来说,他们并不在乎天师道是谁来带领,他们只在乎天师道是不是他们想要的一种存在。
被李唐皇室追认为始祖的李耳
好在历代天师不管多么受恩宠,依然谨守本分,不越雷池半步。史载张子祥之孙张恒(第十二代天师)多次被唐高宗召见,被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张恒给出的答案是“能无为则天下治矣”,既彰显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政理念,又没有对唐高宗的过多指手画脚,被唐高宗“深为嘉许”。如此情况下,天师家族无论是在道教,还是在世俗政权方面的地位都有了保障。
张恒之曾孙张高(第十五代天师)奉唐玄宗之命,在长安设坛传箓,继续沿袭宫观传道的方式,因其受唐玄宗信重,其家族大本营—龙虎山获得了免税待遇,其祖张道陵更是被追封为“太师”。有唐一代,天师家族始终圣眷不衰,即使是国势衰颓的唐朝后期,李唐皇帝依然不忘对天师家族的照顾,比如唐武宗曾亲自给第二十代天师张谌赐下“真仙观”三个字,以作他的箓坛门额。
真仙观后在宋朝被改名为上清宫
2、励精图治
倘若天师家族仅限于给皇帝当座上宾,靠着皇帝的恩宠来传承和发展,最终是否能够持续千年值得打问号,不过天师家族的传承却足以表明历代天师的眼界远不止此。当历史的滚滚车轮进入宋朝后,那个喜欢摆弄“天书”的宋真宗将天师道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自他给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赐号“先生”后,后续的天师都能得到宋室的“先生”赐号。
宋真宗之子宋仁宗继位后召见第二十五代天师张乾耀,以求养生修仙之道。张乾耀不像一般宗教人士那样去蛊惑君主,而是劝诫宋仁宗不要执着于对长生之道的追求,应该将“为天下谋太平”作为君主正道。天师家族这种不媚君主的风骨着实令人钦佩,当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面对宋徽宗求询长生之术时,直言了当地指出这些方术“非人主所宜嗜”,并劝诫宋徽宗以治国理政为本。
受宋徽宗青睐的天佑宫
王朝的兴衰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决定的,天师家族无法阻挡宋朝的灭亡,但是宋朝之后的历代君王却没有降低对天师家族的崇高敬意。蒙古人一统大江南北后,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将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封为“嗣汉天师”。自此,天师之名从天师道内部之称华丽转变为元朝的官方封号,更牛的是,张宗演之前的历代天师全都在元朝获得了追封。
明太祖朱元璋驱逐鞑鞑后,发人深思地来了一句“天岂有师?”,之后便将天师封号改为"真人”,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被封为正一嗣教真人,掌管天下道教事务,职同二品。自此之后,天师家族在名义上正式成为了道教的最高核心,与孔氏家族在儒家的地位相差无几。都说高处不胜寒,好在天师家族的心态始终是清醒的。据说正德皇帝曾向第四十八代天师求教长生术,天师的答案依然是劝诫皇帝正视治国理政的修为。
天师殿中供奉的历代天师
结语明朝灭亡后,满清因崇信喇嘛教,对汉人所信奉的天师道多有疏远,比如乾隆皇帝曾下令剥夺天师朝觐皇帝的资格,并将天师的官秩猛然降至五品,天师家族的地位由此不复往日荣光,日渐衰颓。据说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因时代变迁,家族衰败的缘故,不得不放下身段,亲自到各地主持法事来维持生计。
纵观天师家族的近两千年时光,其家族地位和其家族所创建的天师道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天师道大兴,则其家族大兴,而天师道的大兴又离不开天师家族的智慧,相比差不多同时期问世的太平道来说,天师道能够劝人向善,积极改革,甘愿成为世俗政权的附庸,并保证自身一定的超然性,确实很高明。至于天师家族为何只传了六十三代,有人说是天师家族有意为之,理由是正好应了天道不可满的大道,您觉得是这个原因吗?
参考文献:
《汉书》
《天师道》
《天师道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