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有多大?
行政面积好算,但具有城市化活力的面积不好衡量。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农村的普通地区,赣榆还有一段城市化路程要走,为什么要拆迁,为什么建那么多的高楼,为什么还要新建那么多的学校、道路和商业,是因为,要形成赣榆城市化的合力。
所以,赣榆到底有多大,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不管赣榆的具体面积是多少,居住人口是多少,这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像涟漪一样,荡漾开来。
赣榆这波城市化运作,主要有两个特点:时间短、规模大。时间短,意味着较高的执行效率。赣榆真正展示巨大变化的时间段,也就近三四年。规模大,则需要非凡的控盘能力。从蜷缩老城核心到扎堆拥抱新片区,我们能到城市运营的“端水大师”能力。
先看一下,赣榆青口,当前城市化的阶段:
老城核心区,可供开发的空间整体较少,而其余区域则处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阶段,大量的土地需要从农村变成城市。
在这个基础上,赣榆青口可以分为三个能级:
核心区“限流”
次中心区“缝合”
郊区“快速城市化”
赣榆青口的核心区,也就是老城核心板块,采用的是减少土地供应和提高购房门槛的方式,本质上是在限制人口导入,疏导中心区的人口密度,才是重点。因为,如果赣榆青口始终局促在时代广场附近,城市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它的目的,是要把大量新青口人以及老青口人导向老城核心之外的地方。
之外的地方,有两种,一种是次中心区,或者说近郊区域,就是紧贴着老城核心区延伸出来的新区域,具体是新老城结合部和义塘路片区。因为城市越发展,不可能会在老城核心区和近郊城区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地。
这是对资源的浪费。
所以,我们看到这两个次中心区都有了大量的资源导入:新老城结合部,主打商业+学校;义塘路片区,则是家门口的12年一贯制。个性鲜明,互不重叠。虽然发展有先后,但是这两个板块作为主城区外拓边界的环,会整体形成“环线效应”。
另一种,是需要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赣榆新城和徐福片区。这里,有广袤无垠的土地。就目前动作来看,徐福片区的发展复制了赣榆新城早先的“拓城模式”,即整体规划、成片发展,引进学校、医院和规划了商业街。从宣传口释放的信息来看,徐福片区板块能级稍高于现阶段的赣榆新城。
这就是大大的赣榆,扶摇直上的赣榆。它每天都在推进,成果也在一点一点显现。这其中,黄海大道、徐福路和金海路,这三大核心动脉,就是串联整座城市的根基。
全局视野下的赣榆,正在迎来全新的楼市格局。这种全域发展、均衡导入的新格局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多点供应。据不完全统计,青口在售的新房有13个,待入市的楼盘有7个。13+7的新房供应格局,几乎和海州区相持平。多供应需要匹配强需求,一旦市场失速,这些潜在供应的新房便会陷入“囚徒困境”。
这一点,严重考验操盘能力。如何维持各个板块的热度和特征,并且让人尤其是富人去往新片区带动新片区发展,才是真正考验城市运营的重要课题。
其次,就是房价体系,也随之扁平化了,或者说价差不大。
一定意义上讲,房价背后体现的是板块发展顺序,叠加的城市资源,是一段时间的价值体现。比如海州区,一直以来土地供应主场是城东,也一个劲地将城市资源洒向城东。这种“独宠式”的偏爱,致使海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城市发展出现断层,房价梯差也颇大。
但赣榆这种“端水大师”的操盘方式,令房价差并不那么剧烈。比如,老城核心区的上品学府在售洋房1.1-1.2万元/㎡,时代天荟洋房10500元/㎡,纯新盘书香门第预计1.2万元/㎡。
次中心区“新老结合部”的九章赋,精装高层1.1万元/㎡。同属次中心的义塘片区,璟樾府洋房均价10600元/㎡,桃李书院洋房10500元/㎡。而赣榆新城三个代表楼盘,21世纪花园、滨河阳光和琴岛壹号院,洋房均价是8200元/㎡。
在这样一个扁平的体系内,对应价格的板块就像一个个微信群,政府这个群主建好群之后,通过开发商这个管理员,把一个个客户拉到群里,开启群聊模式。
可以这样说,目前赣榆青口的城市框架,已经将眼光放到了未来五年。过去三四年,大家对赣榆都很有信心。但难免会在心里纳闷:外围要发展,需要人,怎么办?各板块相继被填充后,以后赣榆还会那么有想象空间吗?
未来,无人知晓。但现阶段,当我们驾车从金海路一路往东,凝望着那些矗立在时间长河中的建筑,脑海里或许会回想起著名建筑学家沙里宁的经典名言: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