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说,古人养生所贵者,莫过于养性。
性指什么?《中庸》说:“天命之谓性。”这里的“性”涵盖了生理与心理。
道家养性,重在“精、气、神”并修。“精”是物质基础,“气”是生命能量,“精充则气盛”;“神”是先天主宰,气盛则神合,阴阳调和,身心安康。
北宋理学家张载讲,“心统性情”。此“心”即“神”,即佛家所说“真如自性”,所谓“一切唯心造”。
同样,道家主张,“养性”即是“养心”,做到“心宽意和,行善积德”。
首先,要“除六害”,就是去除六种不良的思想,概括来说便是“财、色、食、名、邪、嫉”,也就是指贪财、好色、嘴馋、求名、邪念、嫉妒。《抱朴子养生论》说:“六者不除,修养之道徒设尔。”这类似儒家的“克己”功夫。
李道长进一步说到助人为乐的“利他”功夫。他说,道教典籍《西山记》指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救苦济贫,慈物利人;孝亲忠君,顺上悯下;凡以方便为心,勿以人我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