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局势发生了变化,蓝绿两党之间的分歧愈发显著,而赖清德当局对这一局面的控制力逐渐减弱,未能有效“辖制”国民党,阻止其在两岸关系修复过程中走向正确的道路。
目前,台当局的应对措施显得处处被动,解决两岸关系的途径似乎正面临新的发展方向。在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的积极推动下,两岸民间互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展开。然而,当大陆代表团访问台湾时,绿营的媒体与部分政客却不断为本已处于修复状态的两岸关系“添乱”。连国民党主席朱立伦都忍不住公开发文批评台当局的倒行逆施。
如今,随着马英九再次访问大陆,释放出友好的信号,大陆方面及台当局均对此敏锐捕捉到。如今的局面与过去已有很大不同,台当局恐怕不敢再轻易作出不利于两岸关系的举动。这一切的背后,正是赖清德一再高举“台独”旗帜,背离两岸民众对统一的共同心愿,并不断向美国及其利益集团表达效忠,导致了当前局面的出现。
为什么说是“盖牌”?因为解放军并不需要通过高调的军演来表明立场,而是通过精确的军事部署,达到警告和威慑的效果。对于台当局以及美国和日本等外部势力来说,这种“沉默”的战略,无疑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在两岸关系的处理中,蓝绿两党的策略截然不同。蓝营主张通过修复两岸关系,争取和平共处的机会,力图推动两岸的和解与合作;而绿营则一方面继续炒作“台独”议题,另一方面仍然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试图通过依赖外部势力获得保障。现阶段来看,蓝营的策略似乎更符合岛内民众的诉求,且能更好地赢得人心。
台湾媒体普遍认为,解放军选择采取“盖牌”策略,既是对台当局发出的警告,也是为未来可能采取的行动做好铺垫。同时,蓝营则试图抓住这个机会,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借此突破当前的僵局,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无论是马英九的行动,还是解放军的战略调整,都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两岸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通过沟通和协商,而非对抗和冲突。如果绿营继续坚持挑衅的路线,必将使台湾陷入更加困境的局面。
虽然中美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军事实力差距,但只要让五角大楼认识到,与解放军开战不仅得不偿失,还可能导致其在亚太地区多年来辛苦部署的战略利益付诸东流,美国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台湾是否值得为此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