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I板块炙手可热,反复被炒作,目前已是高处不胜寒,市场开始寻找新的炒作方向,AI医疗有望迎来新的炒作。今天发掘的公司正是AI医疗行业的佼佼者—新产业
一、业务板块和行业地位
业务板块
新产业主要从事体外诊断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客户服务。其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诊断仪器及其配套使用的诊断试剂。2024年上半年,试剂类产品销售收入为15.91亿元,同比增长21.18%;仪器类产品销售收入为6.15亿元,同比增长12.49%。从地区销售情况来看,国内市场销售收入为14.13亿元,同比增长16.30%;国外市场销售收入为7.97亿元,同比增长22.79%。
行业地位
新产业是中国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领域的领导者,打破了该领域长期被国外厂家产品垄断和技术封锁的局面。在国内市场,其产品三甲医院覆盖率从2020年的47.89%提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57.90%,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在全球市场,新产业产品已销售至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售/装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超26500台。
二、体外诊断行业情况
行业规模
2023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1400亿美元。2023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1603亿元,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卫生支出费用上升等因素,中国体外诊断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上下游情况
- 上游: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诊断酶、抗原、抗体等原料,技术壁垒较高,部分原料仍为国外企业所垄断。
- 中游:主要是诊断设备、诊断试剂的组装、生产。国内企业多以生产试剂为主,具备高端诊断设备研发实力的企业较少。
- 下游:是体外诊断产品的流通及应用领域,主要包含医院检验科、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防疫站等场景,其中医院是最主要的需求市场。
供需状况
从需求端来看,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提高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都促使体外诊断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从供给端来看,国内体外诊断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种类和质量逐步提升,但在高端产品领域,仍需依赖进口。整体上,全球体外诊断市场供给能够满足需求,部分细分领域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
全球体外诊断产业呈现巨头垄断的局面,2022年罗氏、雅培、丹纳赫、西门子共同拥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跨国企业也占据主导地位,如在免疫诊断市场,跨国企业和国产厂家占比约为71.2%和28.8%。不过,迈瑞医疗、新产业等国产企业市场份额正逐步提升。
前景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化学发光技术的持续发展、分子诊断技术的创新等,体外诊断行业将不断推出更精准、更便捷、更快速的诊断产品和服务。同时,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医疗保障水平提高等因素的推动下,体外诊断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此外,国家对医疗器械国产化的政策支持,也将为国内体外诊断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实控人情况
翁先定
- 学历背景:1961年出生,双硕士。
- 创业经历:1986年7月至1992年9月在国家计委财政金融司工作。1992年9月至1993年8月,任深圳市计划局局长助理,兼任国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驻深圳特派员。1993年8月组建新产业投资,担任总裁,并和东湖材料共同出资设立了新产业生物。2004年起至今,担任新产业投资董事长兼总裁。2012年8月起任新产业生物董事会董事。2000年,饶微成为新产业总经理后,翁先定开始逐步退居幕后,目前虽为新产业生物实控人,但几乎不参与具体运营事务。
饶微
- 学历背景:1964年出生,工学博士。
- 创业经历:1997年加入新产业,当时公司是一家代理销售进口免疫检测产品的贸易型公司,员工仅十几人。他说服创始人翁先定,于次年组建研发团队,开始自主研发之路。历经10年艰苦研发,带领团队研发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使新产业成为国内最早建立起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完整平台、实现产业化的公司。2012年8月起,担任新产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带领公司在打破外资垄断、开启国产替代以及进军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持续处于领先地位。
四、大股东与管理层关系
新产业的大股东对管理层有重要影响。公司实控人翁先定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30.05%的股份。翁先定之子翁鹤鸣为公司董事,在公司担任总经理特别助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饶微持有公司13.77%的股份,其女饶捷也为公司董事并持有公司3.19%的股份,饶微、饶捷等人合计持有公司17.03%的股份。
股权增减持情况
新产业近期有持股5%以上股东的减持情况。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天津红杉聚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于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1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总数累计达到7857187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减持后其持有公司股票9131125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1.62%。
五、发展历程重大事件
1995年公司成立: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成立,为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启了其在该行业的探索之路。
2008年9月,公司顺利完成中国第一台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注册,2010年2月成功推出上市,实现了该领域国产医疗器械的零突破,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的垄断,标志着公司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产化学发光仪器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2016年公司成功推出“模块化生化免疫分析系统”,扩充了公司产品线,使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的产品布局更加完善,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2017年公司通过美国FDA 510(K)审核,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美国FDA准入的化学发光厂家。
2019年公司自主研发的丙型肝炎化学发光产品成功通过欧盟CE List A认证,成为中国第一家丙肝试剂荣获欧盟CE认证的化学发光厂家。
六、品牌知名度、行业影响力
品牌知名度
- 国内市场:作为国内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体外诊断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产品在国内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在专业领域内被众多医疗工作者所熟知。
- 国际市场:通过多年的海外市场拓展,新产业的“SNIBE”品牌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销售,随着海外业务的不断增长和市场推广,其品牌在国际体外诊断市场上的知名度也在逐步提升。
行业影响力
- 技术创新引领:新产业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纳米磁性微球研发等四大技术平台,其研发的产品推动了国内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对行业技术创新起到了引领作用。
- 市场份额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内化学发光市场,新产业是主要的国产供应商之一,市场份额逐年提升,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 行业标准制定参与: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为推动体外诊断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做出了贡献,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七、核心竞争力以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 技术研发优势:拥有纳米磁性微球研发、试剂关键原料研发、全自动诊断仪器研发及诊断试剂研发四大技术平台,能实现仪器、试剂和原料研发的高效协同。
- 产品质量优势:产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精密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结果,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 市场拓展能力:产品已销售至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完善的销售团队和海外业务拓展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 迈瑞医疗:作为行业龙头,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客户基础。研发投入一直较高,在多个技术领域均有布局,产品种类丰富,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能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规模效应显著,成本控制能力强。
- 安图生物:在免疫诊断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市场口碑良好。其化学发光免疫诊断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同时在试剂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快速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 迈克生物:产品线较为丰富,涵盖生化诊断、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血细胞分析等多个领域。在生化诊断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同时不断加强在免疫诊断等领域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八、近两年及最新财报的相关指标分析
ROE
- 2022年上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1.89%、23.72%、17.54%,同比呈上升趋势。
扣非净利润增长率
- 2022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0.52%,2023年增长24.7%,2024年前三季度增长20.80%。增速有所下滑。
毛利率
- 2022年毛利率为70.26%,2023年增长2.7%至72.96%,2024年上半年为72.61%。公司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且较为稳定,显示出公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定价权。
净利率
- 2023年净利率降低1.5%至42.08%,2024年上半年净利率为40.85%,较2023年上半年上升0.64个百分点。净利率虽有波动,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公司在控制成本和费用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经营性现金流变化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18亿,略低于净利润,净现比接近1,净利润含金量高。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8亿元,同比增长17.46%,2024年前三季度为9.58亿元,同比增长3.35%。这表明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入,有助于保障公司的日常运营和资金周转,支持公司的业务扩张和发展。
综合来看,新产业在盈利能力、利润增长以及现金流状况等方面表现良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不过,公司也面临着仪器类产品销售增长不稳定等问题,需要关注其在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方面的举措,以进一步提升其发展潜力。
九、存在问题、负面信息及风险
可能存在的问题
- 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风险:公司主要产品集中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尽管在该领域具有优势,但如果该领域市场需求出现大幅波动或受到其他技术替代的冲击,公司业绩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 仪器类产品销售增长不稳定:仪器类产品的销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竞争、客户采购计划等,其增长的不稳定性可能对公司整体业务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可能的负面信息
- 市场竞争导致的负面评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会有竞争对手或部分客户对公司产品或服务提出负面评价。
- 行业政策调整引发的担忧:体外诊断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如医保政策调整、医疗器械监管政策变化等。
风险评估
- 技术替代风险。
-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 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