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穷凶极恶的黑道头目,接受证人保护计划,与家人一起移居到诺曼底,开始了隐藏身份的日子。不习水土,情绪低落,起伏不定,他们决定要做点什么!他们如同正义使者,为群众打抱不平,观众看的是痛快淋漓。那些横行霸道的地方流氓,污染环境的无良商人,摆架子的管道工,在学校里飞扬跋扈的小恶霸们,是该受到惩罚的时候了。
剧情构思十分优秀,影片很简短,很多细节都是点到为止,儿子被赶出学校,女儿谈情说爱,都只是三言两语的带过,本来可以大书特书的。或许更适合处理成电视剧,回忆中交叉着过去的黑道生涯,充满了愤怒,还夹杂着幽默。前半段的剧情,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的黑道老手,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菜鸟,暴力场面不及格。
导演只能多次安排老罗,表面上委曲求全,实则内心暴虐的老套路,隐藏身份中,忍着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露出一抹凄凉的笑容,笑如刀般锋利。下次见到这样的对你笑的人,就应该立刻向他道歉。这部影片很奇怪,分了很多层的类型片,有不同的基调。两个孩子在学校里引起轩然大波,这是充满了暴力的青春喜剧,老罗与米姐的相处,就像是正在经历中年危机,一场家族与敌人的争斗,让人想起了科恩兄弟的老黑帮片。
轮流演上一遍,让观众感觉自己被拉到了不同的时空之中,直到最后连在一起时,有些别扭。有这样的错乱感,不只是因为题材,还有选择演员的原因,两代人的年龄相差太大了,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俩孩子还在青春期,要说是爷孙辈倒还说得通。既然是混混,那肯定是作恶多端。虽然这部影片没有提及过往,但是在米姐的赎罪之后,神父的行为已经表明一切。这对老两口打断的骨头,加起来都能堆成山了,他们手上染过的鲜血足够献血车关门几年了。
“十条规则”闪回的一幕幕,让我们对黑道世界,残酷的血腥生活一睹为快,却成为了老罗洗清罪行的原因。这或许是所有黑帮分子都会干的事,哪怕再恶贯满盈,也会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合理的,或者是被迫的。影片也认同这样的辩解,不管怎么说,在观众看来,他们就像现代的罗宾汉一样,教训不良分子,一点都不觉得恶心,甚至还为他们喝彩。
这一家人也存在着,和普通家庭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年纪相差太大,代沟太深,经常搬家,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劣。在饭桌上,因为几句污言秽语而大打出手,一个不让子女说粗口的父亲,自己还经常说,虽然夫妻拥有同样旺盛的暴力因子,但是他们并不认可彼此的行为,子女在青春期也有自己的叛逆心里。一家人看似和睦,实则分崩离析,面对突然出现的敌人,却将他们统统聚拢在一起,释放出求生和互相帮助的“小宇宙”。
这部影片讲述了漫长的家族纷争,但解决强大的敌人只花了不到二十分钟,吕克贝松虽然挂的是动作片,但真正的重头戏并不是武打。只要是有名气的演员和一个类型角色绑在一起,都会被嘲讽或是自嘲。老罗向自己膜拜是应该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听到要播放美国片,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各种黑帮片中的场景,结果真的不负我的期望。
人与戏的融合,再没有什么能比这解释得更清楚了。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老罗在影片结束后,娓娓道来了“当年,黑手党的真实故事”,进一步将现实与虚拟混杂在了一起,因为大家都知道,本片选择的,是以真实黑手党为题材的。最终,场下的观众们迷迷糊糊地以为,老罗扮演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