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美国女作家逝世,临终前交代:把我的遗产和骨灰都交给朱德

月下影参差 2024-12-14 16:27:59

一个美国作家,临死把骨灰交给朱德,这事儿确实让人琢磨不透。

1950年,美国女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去世前留下遗嘱,要求将她的骨灰送到中国,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还要埋在中国土地上。这段话在当时的国际舆论场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西方知识分子,为何对中国革命如此执着?用今天的话说,这位女士“究竟图个啥”?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她对权力与资本的“天然厌恶”

史沫特莱出身贫寒,父亲在矿区做工,母亲靠手工活补贴家用,从小就目睹底层人民的辛酸。这样的环境让她早早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穷人挣扎,富人作威作福。成年后,她积极参与反抗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的活动,甚至因为支持印度独立运动被捕入狱。可以说,她对权力压迫的厌恶是骨子里的。而来到中国后,看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白色恐怖,以及普通百姓在战乱和剥削下的惨状,这种厌恶被进一步放大。于是,当她接触到延安的中国共产党时,她感到一种“理想的归宿”——这里的革命口号“为穷人谋解放”,正是她一直追求的目标。

2. 她对朱德的“个人崇拜”

如果换成今天的视角,史沫特莱对朱德的感情,多少有点“粉丝滤镜”。延安时期,她近距离接触了朱德,发现这个“赤匪头子”不仅不凶残,反而平易近人、真诚淳朴。朱德的农民出身、朴素作风、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都深深打动了她。在与朱德的采访中,她甚至会因为对方讲述的故事感动得落泪。正如她自己所说“朱德的经历就是中国农民的缩影。”对她而言,这个红军总司令不仅是革命领袖,更是“人类解放”的化身。所以,她将遗产、版权收入都托付给朱德,并不难理解了——她觉得这样的领袖值得信赖。

3. 她对新中国的“理想化期待”

史沫特莱对中国革命的认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她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在她眼里,延安的一切都充满希望干部简朴,百姓真诚,人人为革命目标努力奋斗。相比之下,国民党统治区则是黑暗、腐朽、不堪入目。于是,她把新中国视为“人类解放”的灯塔,甚至觉得中国革命的成功将影响全世界的进步运动。这种理想化的期待,让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念念不忘中国。她遗嘱中的骨灰和国歌安排,既是对中国革命的致敬,也是她个人信仰的最终表达。

史沫特莱的一生可以说是“为信仰而燃烧”。她的遗嘱看似不可思议,但背后却有其深刻的逻辑——对压迫的反抗、对革命领袖的崇敬、对新社会的向往。这位美国作家的选择无疑是特殊且大胆的,但她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历史上的每个选择,背后总有一套个人的信念体系在支撑。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