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看到现在,我们会发现很多引祸上身的都是自己惹得,因为贪财、贪色、贪权、贪名等。但是有的时候引祸上身却不完全是因为贪欲。贪欲会引起祸患,祸患不全是贪欲引起。
今天要看的这卷是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看看除了贪欲还有什么会引祸上身,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平时注意,我们边看边聊。
本卷的开卷语就是:世路窄狭,人心叵测。宋朝年间,有个少年姓魏名鹏举,年仅十八岁,就高中举人,并且已经结婚娶妻。古时候中举就有资格做官,小伙子真是人生赢家,不佩服不行。中举之后,魏鹏举一鼓作气进京参加会试,小伙子真是才华横溢,少年英才,会试又考中。会试中了以后,那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啊!魏鹏举志得意满,写封家书,要妻子来京城。
少年夫妻十分恩爱,情投意合,两个人平时也喜欢开点小玩笑。所以魏鹏举故意逗妻子,在给妻子信里面写到:我在京城寂寞,娶了个小老婆。妻子接到信,提笔就回了一封:你娶个小老婆,我也嫁了个小老公。这就是夫妻间的玩笑话,正常情况下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坏就坏在老婆的回信被一个和魏鹏举关系好的同年看到,这位同年是个大嘴巴,看完信觉得很好笑,就将信上内容到处乱传。这一传坏事了,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借机就拿这件事情参了魏鹏举一本。就算最终调查结果表明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魏鹏举也因此名声大坏,受此影响,一辈子一事无成。政治生活真复杂,我们普通人看不懂,只是也因此学的谨言慎行罢了。
这件事怪谁,首先那个同年肯定要负主要责任,别人的家书,属于私人物品,本来就不应该翻动,就算翻动,也不应该将人家的隐私到处宣传。这同年没有坏心,但是有时往往就是这种人让人觉得可恨,骂吧,他是无心,不骂吧,难解心头只恨!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当这种人,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以性子直打掩护,平时口无遮拦的。这种行为不是性子直,是蠢,往往得罪了人都不知道什么原因。魏鹏举自己有没有责任,当然有责任,有些玩笑可以开,有些不能开,尤其在这种节骨眼上,千万不要因为一些小的问题,放荡不羁,影响了大事,最后受伤害最深的还是自己。陈冠希的例子还在眼前啊,那么私密的东西怎么能够随便拍照,即使拍照又怎么能随手交给外人处理,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和自己相关的那么多人。
这种教训是很多的,笔者再举个身边真实的例子。笔者父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招工到煤矿工作,那个时代能从农民成为工人,难度系数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当时我们那里的公社书记,商店主任,木业组组长纷纷扔了公职,和父亲同一批招工到煤矿,都想当工人!招上工以后这才是第一步,因为大家刚去煤矿开始都是临时工,与煤矿签三年合同。合同到期后,如果表现不好,煤矿将不会续约,那就只能回家继续当农民。而如果表现好,这时才有可能转为正式工,才真正的变成工人阶级,这时候的户口也就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吃上国家商品粮!
而那个和父亲同去的公社书记后来没有转成正式工,早早回家去了,什么原因?说来好笑,听笔者慢慢道来。就在转正的最关键时期,有一天晚上七八点,我们矿有几个工人不知道什么原因,跑到矿上的公安局去闹事,那时候大家娱乐都少,所以引得其他工人都跑去看热闹。父亲他们宿舍的人都是一个班的,那几天他们上的是深夜班(0:00-8:00),所以这个点大家吃了晚饭都没事干,就待在宿舍等着半夜去上班。这时听说有热闹看,大家反正待着也是无聊,有人就建议也去凑凑热闹。父亲想了想,没去,公社书记去了。在公安局闹事,这还了得,矿公安局马上打电话给县公安局请求支援,县公安局派卡车拉来两车警察、武警。这些警察、武警做事雷厉风行,跳下卡车后立即行动,将凡是在场的人,不论青红皂白,全部押上卡车,抓到县公安局。后来我爸他们听说,县公安局的警察从来到捉人走,前后不到二十分钟!全部捉到县公安局后,警察才不会管哪些是闹事的,哪些是凑热闹的,全部定为:围攻公安局!然后通报给矿上,前面已经说过,那时候大家都是打破脑袋想当工人,招工多容易啊,哪有现在什么用工荒这一说!所以矿上很强硬,直接将那些工人全部开除遣返!
说这件事就是想说,我们平时做事还是小心一点好,就算平时不注意,关键时刻还是要注意一下的好。再举个真实例子:父亲退休后,他原来有个下属拟定副职转正职,那个叔叔笔者很熟悉,为人谦和,业务精湛,但是缺少魄力,用父亲的话说就是“太软”!而这是做正职的一大忌,所以他的副职转正职不是那么稳,很有可能迈不上去。有天晚上那位叔叔跑到我们来找父亲,笔者那时还在读书,懵懵懂懂,但都可以感觉到那个叔叔平时很淡定的脸上泛着激动和不安!父亲好像也没说什么,只是说:这段时间你不要再回县上住,就住在矿上,你办公室套间里面不是有床吗,就睡在办公室,有什么事及时处理!那个叔叔问:老板(指矿长)好像经常也不回来?父亲没有回答,只是说:叫你住在矿上你就住在矿上,没事就坐在那里练练字,不要总是跑到其他科室瞎逛!后来这人有惊无险副职转正职。所以关键时刻还是要使劲,不要总是浑浑噩噩。
我们接着原文往下看,这又是另一个故事。南宋年间,首都临安城,箭桥左侧有户人家姓刘名贵。刘贵家祖上还可以,但是到刘贵这里就开始走下坡路,刘贵读书不行,做生意折本。家里有妻子王氏,还有一个刘贵没破落之前娶的小妾陈氏。一夫一妻一妾,一家三口,没有子嗣。一天刘贵老丈人过寿,刘贵带着老婆王氏去老丈人家贺寿,留下小老婆陈氏在家看门。丈人家住城外二十里处,刘贵夫妻当天留在老丈人家过夜,没有回城里自己家。
第二天,老丈人眼瞅着刘贵,哎!破落子弟!老头心里想:趁自己现在还有能力,能帮一把是一把,不然最终吃亏的还是女儿!老丈人开口问刘贵:以后有什么打算啊?刘贵人穷志短,能有什么打算。老丈人索性直接挑明:我支助你些本钱,你去开个柴米店,也算正常营生,以后好好过日子吧!刘贵自然感激不尽,接过老丈人给的十五贯钱,谢了又谢。老丈人说:你妻子先留在我家,你回去尽快张罗,等柴米店开张时,我送你妻子回去,到时候再给你十贯钱。刘贵吃过午饭,将妻子留在老丈人家,自己驮着钱回城里。二十里路,一路步行,等刘贵回到城里,天刚黑下来。正巧碰到个邻居,刘贵就去邻居家喝了几杯酒。刘贵酒量浅,喝的迷迷糊糊,就这么一耽搁,等刘贵起身回家的时候,已经夜深了。
小妾陈氏因为一个人在家,所以早早就熄灯睡下了。突然听到丈夫刘贵敲门,陈氏赶快起床,披上衣服,点着灯,打开门,顺手接过刘贵手里的钱,将钱放在桌上。然后陈氏问刘贵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刘贵刚喝完酒,现在还似醉非醉,有戏弄陈氏的意思,就说:这钱是卖你的钱。咦!这种玩笑也是能开的吗。就是这几句话要了刘贵等几条人命!陈氏听说是卖自己的钱,心里马上犯起嘀咕,不信吧,这钱就在眼前,信吧,平时相处挺好的,怎么好端端的卖掉自己?陈氏半信半疑的对刘贵说:卖我可以,但是要通知我爸妈一声啊。刘贵说:不行,如果告诉你爸妈,就卖不成了。陈氏听刘贵这么说,心里更加没底,刘贵看着陈氏紧张的样,不由得心里暗暗偷笑,也不最多说,自顾自的睡了。刘贵睡得呼噜呼噜,陈氏思来想去哪里睡得着,越想心里越发嘀咕,还是先回娘家去!刘贵真要卖自己,让买主到娘家来要人!陈氏主意打定主意,就将那十五贯钱从桌子上移到床上,堆在刘贵脚底位置,然后陈氏收拾几件随身衣物,也不在家住了,出了门,反身轻轻拉上门,走到隔壁朱三老儿家,将刘贵卖自己的事情告诉朱家人,然后和朱三娘挤在一起睡了一夜。
话分两头。事情就是这么巧,半夜三更有个小偷出来偷东西,到处乱窜,正好看见刘贵家门没关,就溜了进来,一直走进卧室,挪到床前,这时桌上的灯还没灭。小偷一眼看见床角落堆着一大堆钱,上去就抓了几贯在手上。小偷太不小心,动静太大,将刘贵吵醒。刘贵睡了一觉,酒也醒了,睁眼看到是个小偷,手里还抓着钱。小偷看见主人从床上腾的一下子坐起来,就往自己身上扑,慌得小偷丢下钱,二人厮打在一起。很快二人从卧室扑打到厨房,刘贵到底打斗经验差一些,只见小偷眼明手快,抄起放在墙根劈柴的斧子,冲上去,两下就将刘贵砍死!砍死刘贵后,小偷回卧室拿起全部的十五贯钱,掩上门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邻居发现刘贵家大门没关,觉得蹊跷,喊了两声没人答应,进去一看,我的天哪,刘贵被人杀死在自家厨房里!街坊四邻马上吵闹起来,邻居朱三老听说刘贵死了,赶快告诉大家,昨晚刘贵小妾陈氏在他那里过的夜,今天天不亮就回娘家去了。当时好像听陈氏说:因为刘贵将陈氏卖掉,所以陈氏要回娘家去。而且陈氏临走前还让朱三老给刘贵留句话,如果买主来,让买主到陈氏娘家去要人。大家听朱三老这么说,分析小娘子陈氏杀人的嫌疑最大,就立即组织人去追陈氏。原来陈氏听了刘贵的话,当天晚上思虑重重,根本睡不着觉,所以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匆匆上路赶路回娘家,但毕竟是三寸金莲,走出没多远就走不动了,只能坐在路边休息。恰巧在这时路上有个年轻人经过,这个年轻人见陈氏是个年轻小媳妇,长得又漂亮,就忍不住上前搭话。年轻人和陈氏一聊,发现二人居然是同村人,就决定相伴同行。结果二人一起走了没多远,刘贵的邻居们就从后面赶了上来,邻居们不由分说,拉住两人不放。其中有一个就是朱三老,陈氏就问邻居们怎么回事,朱三老说刘贵被杀,要带陈氏回去说清楚。陈氏听说刘贵被杀死在家里,惊得目瞪口呆,同行的年轻人一听出了人命案,赶忙就要脱身自己先走。但是事情到这份上,已经由不得年轻人,年轻人和陈氏都被邻居带回到城里。
一群人回到城里,刚好刘贵老婆王氏和老丈人接到刘贵被杀的消息,也赶到了。王氏看到刘贵尸体,放声大哭,然后认定是陈氏勾结年轻人,杀死刘贵,偷走十五贯钱!不好意思,刚才忘了交代,巧得很,年轻人身上正好有十五贯钱,但那是年轻人自己卖丝的钱,不是刘贵老丈人给刘贵的那十五贯,可是年轻人现在怎么说得清。王氏的推理看似十分符合逻辑,恰巧又有那十五贯钱做物证。大家认定就是陈氏和年轻人杀了刘贵潜逃,然后将二人扭送到公堂上。公堂上的大老爷,有点性急,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一顿竹笋炒肉片,将陈氏和年轻人屈打成招!最终审判结果:年轻人斩首,陈氏凌迟!立即执行!
呜呼哀哉,一句玩笑,一系列巧合,一个昏官,三条人命!天大的冤案!
光阴如梭,王氏为丈夫守孝三年期满,王老员外安排仆人老王将王氏接回娘家,准备改嫁。仆人老王接到王氏,两人走在回娘家的路上,竟然遇到强盗。强盗手段残忍,几刀杀死老王,王氏吓得目瞪口呆,急中生智,拍手喊道:杀得好!然后告诉强盗,自己是被老王拐骗的,现在老王正好被大王杀死!感谢大王!强盗一听,大喝一声:你要不要做我压寨夫人?好别致的求婚,王氏肯定愿意啦。王氏嫁给威猛的强盗做起压寨夫人,过一段时间,强盗聊起自己往事:当年强盗大王还是个小毛贼,某天晚上他摸进一户人家,杀死主人,抢了十五贯钱。王氏一听,我的妈呀,谋杀亲夫的正主原来在这里呀!我那可怜丈夫,我那可怜的小娘子,我那可怜的不认识的年轻人啊!血海深仇必须要报,王氏抽时间跑到官府报案,官府立即抓住强盗,斩立决!
本案后续处理的也很得当。既然找到了真凶,官府才发现之前的陈氏和年轻人好像是被错杀的,有那么一点点冤,还好政府知错能改,进行了一定的经济赔偿,只是那二人砍掉的脑袋再也接不上罢了。至于当时草菅人命的大老爷,立即罢官!
说了这么多,谜底现在揭开,原来除了贪欲会招祸,说话不注意也会招祸。虽然现在说是不会因言获罪,但是中国一直都是讲人情的社会,所以说话还是需要注意。有的朋友刚进入社会,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有的朋友已经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但是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这类朋友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因为管不住嘴,损失了多少东西。成年人的社会,大家不要那么任性,不然受伤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