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我们在观看古典题材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就是人们把在封建政府衙门工作的一些师爷、书记和押司,一概都称作“刀笔吏”。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在我国古代,人们常把从事文字工作的人称为“刀笔吏”。那么“刀笔吏”这个词,是何时出现的?最早的出处在哪里?有什么典故和说法呢?
古代“刀笔吏”漫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图片素材来自网络,仅为配合叙事之用,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刀笔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在《史记﹒萧相国世家赞》中有“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的记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朝刘邦的丞相萧何,早些时候曾经是秦国的文字工作者,也就是刀笔吏。由此可见,萧何的刀笔(文字)功夫也是十分了得。
西汉相国萧何,刀笔功夫十分了得
“刀笔吏”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职业,已经有很多的书籍和文献做过介绍。这种职业的出现,是在纸张还没有出现之前,当然也正是因为没有纸张的这种历史条件,才导致出现了“刀笔吏”这样的职业。在殷商甲骨文时期,人们用刀子把文字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来记录事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毛笔,人们开始用毛笔把字写在竹简或者木片上。但是如果遇到写错的时候,就需要用刀子刮掉重新再写。
刀笔吏的文字修改工具——刀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刀和笔都是古人书写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便把有关文字案牍一类的事情统称作“刀笔”。因为,当时负责文字书写工作的文员,都会随身携带着刀和笔,所以才俗称为“刀笔吏”。虽然,后来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类书写有了纸张,但是古人并没有忘记前世人书写工作的辛苦,所以这个叫法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而且但凡是和文书、文字接触的从业者,例如历代的文职官员也都被称作“刀笔吏”。
“刀笔吏”的特殊指向——讼师
另有一种观点,说的是古代的人们对“刀笔吏”的理解还有一个特殊的指向,就是将那些涉及司法诉讼工作的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说他们深谙法律法规之潜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
谢谢大家欣赏。作品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留言批评,或者参与评论区的讨论,期待着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严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严禁以任何形式搬运、抄袭、拆解部分或者全部内容。版权所有,如有侵权,一经发现,必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