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艺术的魅力

艺术,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好像高雅而遥远。其实呀,艺术离我们很近,只有扎根于群众中的艺术才有魅力……最近,甘肃的安万秦腔

艺术,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好像高雅而遥远。其实呀,艺术离我们很近,只有扎根于群众中的艺术才有魅力……

最近,甘肃的安万秦腔剧团,在西安唱响了秦腔,让这古老的秦腔戏种大大的红了一把……

说到秦腔,作为陕西人,感觉我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记得我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秦腔,一个是声音太大,粗放的让人感觉都是吼的拉长音,再就是乐器,以鼓为主,感觉震耳欲聋,唱的词曲也都是无聊的重复……

等我年过半百以后,首先不那么拒绝了,好像慢慢喜欢上了秦腔,越来越喜欢听秦腔的那种韵味,也似乎明白了秦腔中那种唱词重复的意义了……

这时我想起了安万秦腔剧团唱戏时,台下万人齐唱秦腔的场面,人人都是那么投入和执着,好像只有这样吼出来的秦腔,能够表达自己某种情绪一样……

我们来到仇毕村,参观完毕春芳艺术馆,看到群众如此喜欢毕春芳的唱腔,让我同样体会到这一点……

毕春芳,1927年出生于仇毕村,尽管成长在上海,小时候经常随父母回来住一段时间,老家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毕春芳小时候的全家福

1940年,13岁的毕春芳考进了“上海鸿兴舞台”学艺,在师父的严厉教导下,毕春芳打下了坚实的越剧功底……

三年学习期满,她就开始了她在越剧中扮演小生的艺术人生……

毕春芳演戏,能够准确把握剧中角色的性格特点,用自己女性的特点还能表达出小生的性格,从声调到舞台动作,把剧中小生的个性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解放后,她参加了合作越剧团,开始与戚雅仙的长期合作,成功塑造了《王老虎抢亲》中的周文宾,《白蛇传》中的许仙,《玉堂春》中的王金龙,《三笑》中的唐伯虎等人物形象,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毕春芳在和戚雅仙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中,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舞台作品,形成二人独特的越剧风格。毕春芳的表演飘逸潇洒,松弛自然,嗓音清脆而富有弹性,自成一体,被称为越剧中的“毕派”……

说实话,以前我对于越剧并不了解,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些演出,也是要对着字幕才能看懂的,但对越剧里这种女演员扮演小生的戏很感兴趣,感觉她们把人物的性格演绎的非常到位,既温文尔雅,也不失男子汉的刚强……

记得以前到月湖公园游玩时,看见两位女士在湖边的亭子里唱越剧的情景,吸引我看了好一会,她们那优美的舞姿,委婉的唱腔,感觉到她们把戏曲中美,完完全全地搬到生活中来了……

越剧在浙江上海一带流行,就像秦腔在陕甘一带流行一样,这是它们生存的土壤,这是它们生命的源泉……

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一位陕西老农说:我不懂艺术,但我懂秦腔,只要秦腔的锣鼓家伙一响,我就兴奋和激动,能感觉到演员唱出了我内心里的声音,表达了我想要表达的情绪……

他还说:站在大戏台下,一打眼一听声,我就知道这个演员唱的好坏……

秦腔和越剧,都是真正的艺术,它们来自于群众,来自于生活,它们能够被群众吸收和支持,这就是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