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著名画家史国良的画作《转经图》在拍卖会上创下了1173万的高价,刷新了其个人拍卖记录。
而回顾他的过往,发现这个人除了才华出众,经历也相当不简单。
天才画家,竟然曾经会选择抛弃家庭,出家为僧。
而在15年后,前妻找上门后,他又决定还俗,更是一幅画卖了天价,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天才画家初露锋芒1973年,史国良站在北京第三师范大学的校门口,心中满怀憧憬。
在那个时代,绘画是少数人的高雅专属,但对史国良而言,绘画是一种直达内心的表达方式。
这里的一切,是他的新起点。
在课堂上,史国良是老师们最留意的学生,他总是坐在前排,目不转睛地注视黑板,生怕错过一丝一毫。
无论是画人体,还是山水,他一旦拿起画笔,便好似进入了一个无人能及的专注状态。
周围的同学常常好奇地看着他的画,那些在别人手中显得生硬、缺乏生气的线条,经过史国良的描绘,仿佛活了过来。
每到作业展示时,他的作品总是最受瞩目,即使再挑剔的老师也常会对他的细腻笔触赞叹不已。
这时的史国良,逐渐被老师和同学称作“天才”。
在旁人眼里,他有一双看透事物本质的眼睛,总能用最简单的线条捕捉到最复杂的情感。
然而,这并不是史国良天赋的极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绘画风格逐渐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这份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当时几位国画名家的注意,包括国画大师黄胄和蒋兆和。
这些名师在绘画界声名赫赫,他们的肯定更是对史国良的巨大激励。
每次在他们的画室中,史国良都不顾时间地请教技巧。
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每一个笔法、每一层墨色的奥秘,脑海里已充满对未来的无限构想。
在这样的努力之下,史国良的作品开始在艺术界展露锋芒。还在大学时,他的《月色》和《牧鸭》便入选了国家展览。
站在展馆一隅,他望着画框里自己的名字,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激动与成就感。
这是他站在公众面前被认可,心中仿佛燃起一簇新的火焰——他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
毕业在即,史国良面临着人生的抉择,与其他同学不同,他没有被金钱或安稳的生活所束缚。
他想要自由,想要创作,而非每天机械地工作。
于是,他决定进入解放军艺术学校,成为一名绘画老师。
这时的史国良,还只是刚刚开始他充满戏剧性的人生旅程。
事业巅峰与抉择1980年代的北京,文化艺术界正焕发着一股新生的活力。
此时,年纪轻轻的史国良已经在艺术圈内声名鹊起,步入北京画院工作的那一年,他年仅29岁,便已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
世人眼中的史国良风光无限,他的画作不仅在国内受追捧,还跨越国界,在国际上掀起阵阵热潮。
当时的史国良无疑站在事业的巅峰。
媒体争相报道,同行们在私下里不止一次感叹:“这是属于他的时代。”
尽管表面上一切似乎顺风顺水,但史国良内心深处的波澜却鲜有人知。
他开始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和空虚,仿佛在光辉的艺术成就背后,有一面看不见的墙在逐渐压迫着他。
他的画风始终在传统与创新间徘徊,但无论怎样调整,他总觉得自己的作品缺乏某种灵魂深处的触动。
观众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画廊展柜内的奖牌和证书堆叠如山,但这些荣耀无法填补他内心的失落感。
在这样的情绪下,史国良萌生了前往国外寻找灵感的念头。
他希望通过改变环境,探索内心真正的艺术本源,这个决定遭到了妻子刘玉梅的犹豫与反对。
刘玉梅明白丈夫对艺术的执着,但她同样深知,这一步意味着家庭的巨大改变,甚至可能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两人多次谈话,意见分歧,气氛一度变得紧张。
然而,在看到史国良愈发深陷于抑郁中的神情后,刘玉梅最终选择了让步。
1989年,史国良卖掉了得奖作品《刻经》,将大部分所得留给妻子和母亲,然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加拿大温哥华的旅程。
温哥华,这座充满自然之美和多元文化的城市,初时给予了史国良新奇的刺激和创作的热情。
然而,他很快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初到异国他乡,文化差异、经济拮据和陌生的环境令他步履维艰。
他的第一场画展收入被合作的画商侵吞大半,命运仿佛在不断考验他,一次意外的车祸使他受伤,因语言不通无法及时接受治疗,伤势未愈反而落下了病根。
然而,艺术家的心总有一股力量,不让他被挫折完全击倒。
他开始频繁地参加当地的艺术活动,努力寻找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朋友的介绍为他带来了一丝曙光,他得以结识温哥华艺术馆的馆长。
馆长对他的作品大加赞赏,并为他安排了一场新的画展,这次机会,使得史国良终于让生活渐渐走上正轨。
尽管如此,这远非他追求的最终答案。
佛门清修与世俗割舍那一天,他偶然在街头遇到一位身穿袈裟、神情平和的僧人。
那人便是星云大师,一位在佛教界享有盛名的高僧,当史国良无意间与他交谈时,大师敏锐地察觉到他内心的动荡。
他未曾想过,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竟能看穿自己的迷惘。
那晚,他们促膝而谈,讨论佛法、人生、艺术,以及世间的真谛。
就在这次长谈之后,史国良对出家的想法愈发坚定。
然而,选择出家并非易事,这个决定在他和家人之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尤其是刘玉梅,当她得知丈夫的想法时,既震惊又痛苦。
她无法理解为何在共同渡过了那么多艰辛之后,史国良竟会选择离开。
在无数次的争执与痛苦中,刘玉梅再次选择尊重他的选择,但心中怀有一丝未灭的希望。
她抱着儿子站在寺庙的石阶上,看着史国良披上僧袍,泪水夺眶而出。
寺院的生活远不如史国良想象中的宁静,初时,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纯净与安详,每天在晨钟暮鼓中,礼佛诵经,似乎摆脱了世俗的烦恼。
然而,现实很快显露出复杂的一面,寺内规矩繁琐,各种仪式与礼节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向往自由的创作,然而僧侣的生活却要求他克制情感,奉行平淡如水的戒律。
尤为困难的是,他的绘画风格也受到限制,这样的冲突让他感到压抑和矛盾。
最终,史国良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选择成为一名“画僧”,在寺院与俗世之间寻找平衡。他离开了最初的寺庙,走出庙门,亲身去感受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
史国良在这段旅途中逐渐明白,出家并不是彻底抛弃世俗,而是一次探索心灵的旅程。
十五年后重归家庭2010年,史国良与往常一样,清晨在柏林禅寺的院落中缓步行走,手持念珠,低头默念经文。
就在这时,一封从海外寄来的信打破了他宁静的生活。
这封信来自久别多年的妻子刘玉梅,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多年未见的沉重。
她在信中提到,他们的儿子慢慢长大,但正处于叛逆期,让她感到太无力也太艰难。
“儿子需要你。”
信纸上这几个字深深刺痛了史国良的内心。
十五年来,刘玉梅独自抚养儿子,从未向他诉过苦,甚至对他出家的事绝口不提。
而如今,她选择告诉他这些,说明这些年来的孤独和疲惫已积累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史国良心中一阵酸楚,回想起自己离家多年,未曾尽过父亲的责任,甚至连儿子的模样都渐渐模糊。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每天都会静坐于佛堂前,望着庭院中的古树出神,虽然在佛门清修多年,史国良始终无法割舍对亲人的情感。
这些年他以为自己超然物外,但刘玉梅的来信让他意识到,无论如何,自己依然牵挂着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几个人。
一段时间后,史国良终于决定返家看望妻子和儿子。
这个决定对于一个出家多年的僧人来说并不容易,再次见到刘玉梅和儿子时,史国良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
刘玉梅的脸上添了些许岁月的痕迹,而站在她身旁的儿子,已是一个高挑瘦削的青年。
面对这个逐渐成年的孩子,史国良心里五味杂陈。
他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儿子的童年,错过了陪伴在他身边的无数时光,留下的只有一段遥远的记忆。
这一年,史国良在心底开始萌生还俗的念头。
在几次与刘玉梅的长谈中,她毫不掩饰对往昔家庭生活的怀念,也直言道:“我和儿子都需要你。”
2010年,史国良终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还俗,回归家人身边。
他带着满腔的歉意与感激,重新踏入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家庭。
回到俗世后,史国良再度投入绘画创作。他的作品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但这一次,作品中多了几分沉稳与厚重,少了几分浮华。
他的《转经图》在拍卖会上拍出1173万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个人拍卖记录,轰动了画坛。
从此,史国良以崭新的姿态面对人生,他不再仅仅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他举办讲座、参与公益,用艺术启迪年轻一代,将自己的艺术理解和人生哲理传递出去。
至此,他终于找到了心灵的真正平衡,人生如圆,历经沉浮,最终回归。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史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