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从肺结核病床到诺贝尔领奖台,她如何改变全球疟疾治疗?

猫眸观 2024-11-05 20:12:48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灵眸观

编辑|灵眸观

很多人可能知道屠呦呦这个名字,因为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性,她的青蒿素发明不仅为全球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更让中国的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但是,屠呦呦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的成长经历充满了起伏与挑战,你知道吗?她在年轻时得过肺结核,差点中断学业,她的家庭生活又是如何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维系的?

一、坚定学医信念

屠呦呦出生在1930年的浙江宁波,家境优越,这让她从小就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她的名字极具文化底蕴,取自《诗经》中的一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这看似普通的名字,竟然与她未来的科研事业产生了巧妙的契合——青蒿素,正是她日后拯救无数生命的关键发现。

屠呦呦的童年可以说是幸福且充满希望的,在父母的悉心栽培下,她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优秀,几乎不用家人操心,然而,命运总喜欢在幸福中加入些不一样的调味剂。

在她16岁那年,屠呦呦患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病,要知道,那时的医学水平远不如现在,肺结核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病”,她不得不休学两年,专心治疗。

这段日子对屠呦呦来说并不好过,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她第一次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生病,她得以近距离看到医生们如何努力拯救病人的生命,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决心投身医学,可以说,这场疾病不仅没有打倒她,反而点燃了她心中的医学梦想。

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药学系,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当时,药学系并不是热门专业,尤其是屠呦呦主修的生药学更是冷门中的冷门。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一个女孩选择这样一个“没前途”的专业,实在是有些“冒险”,但屠呦呦不这么认为,她觉得中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里面蕴藏着无数的可能性,她相信,只要肯钻研,冷门学科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在大学期间,屠呦呦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和毅力,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和研究中,常常废寝忘食,连吃饭和睡觉都顾不上,她的这种拼劲儿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大家都知道,这个看起来文静的女孩其实内心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

毕业后,屠呦呦被分配到了中药研究所,开始了她的科研生涯,这个科研所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屠呦呦来说,这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她和导师一起,参与了多个重要的研究项目,逐渐展现出了她在科研方面的天赋。

1969年,屠呦呦的人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她加入了一个代号为“523”的国家秘密科研项目,这个项目的背景非常特殊,当时,越南战争正在进行,疟疾在战场上肆虐,许多士兵因感染疟疾丧命。

二、寻找对抗疟疾的药物

为了帮助越南战场上的士兵,中国政府决定启动“523”项目,目标是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对抗疟疾的药物。

屠呦呦在项目中担任中药抗疟组的组长,带领团队投入了艰苦的研究工作,面对疟疾这个人类的老敌人,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他们翻阅了大量的中医古籍,查找了数千个民间偏方,试图从这些传统智慧中找到突破口,药物的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做了无数次实验,却屡屡失败。

屠呦呦并没有因此气馁,她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一条线索:“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她意识到,青蒿这种植物或许是一种潜在的药材,她还推测,传统的高温煎煮方式可能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因此她决定尝试低温提取。

这个决定是至关重要的,1971年,屠呦呦终于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并发现它对疟疾的抑制率达到了惊人的100%,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意味着疟疾有了真正的克星。

青蒿素的发现并没有让屠呦呦松一口气,接下来,她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挑战:如何确保这种药物的安全性,为了避免给患者带来风险,屠呦呦决定亲自试药。

这一决定,让她的团队成员们非常感动,他们看到了屠呦呦身上那种无私的科研精神,纷纷提交了志愿书,愿意一起试药。

在一系列的临床试验之后,青蒿素的效果得到了验证,它不仅对疟疾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副作用极低,这一重大发现迅速在中国国内推广开来,很快,疟疾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屠呦呦的眼光并不止于此,她希望青蒿素能够走出国门,帮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控制疟疾,尤其是在非洲等疟疾高发的地方,她的这一愿望很快变成了现实,随着青蒿素的推广,全球疟疾的死亡率大幅下降,数百万人的生命因此得以挽救。

屠呦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还是一位妻子和母亲,她与丈夫李廷钊结婚后,生活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两人感情很好,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三、忽视了家庭

屠呦呦的工作非常繁忙,几乎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庭,家里的大部分事务都由丈夫承担,李廷钊也从未抱怨过,默默地支持着妻子的工作,屠呦呦自己也曾坦言,她对家庭的付出远远不够,很多时候她只能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可即便如此,屠呦呦依然觉得家庭对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她看来,自己的科研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和追求,更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摆脱疾病的困扰,而她的家庭,也在背后无私地支持着她的科研事业。

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医疗格局,更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疟疾的有效治疗方法大大改善了全球公共卫生状况,尤其是在那些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青蒿素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生命。

2015年,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荣誉让她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瑞典著名的传染学家扬·安德森教授单膝跪地为屠呦呦举话筒,充满敬意地说:“我只是为您举了话筒,而您却为医学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您的研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这一幕感动了全世界,成为科学家之间跨国界尊重与理解的象征,除了诺贝尔奖外,屠呦呦还获得了许多国内外的荣誉,如美国的华伦·阿尔波特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2019年,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尽管已经获得了无数荣誉,但屠呦呦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她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的态度,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智慧的结晶,她曾说过,青蒿素是中华传统医学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而她只是这一伟大事业中的一员。

屠呦呦并未满足于青蒿素的成就,1992年,她再次取得了突破,发明了双氢青蒿素,这种药物的抗疟效果比青蒿素强十倍,大大提高了疟疾的治疗效果。

她始终相信,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未来中国将会有更多的科学人才崭露头角,为全球医学和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信源:钱江晚报——为屠呦呦单膝跪地手握话筒26分钟的主持人是位暖男)

0 阅读:2

猫眸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