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冷不冷,就看大暑”,今年大暑不一般,冬天会冷到哭吗?

琪琪说最近事 2024-07-23 18:02:34

光阴似箭,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终章——大暑,标志着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点,它预示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临近。

大暑与小暑,这两个节气共同勾勒出夏日温度的渐进曲线,小暑是夏日温暖的序幕,而大暑则是炎热的高潮,代表着热浪的极致。

此刻,气温屡屡突破35℃的门槛,成为夏日的常态;而40℃的炙热天气也屡见不鲜,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夏季的酷热。

本年度的大暑节气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它恰逢“暑包伏”。按照惯例,入伏的开始总是在小暑节气之后,每个节气持续15天,而初伏固定持续10天。

由于每年入伏的具体时间不同,中伏的起始时间也会相应变化,但大多数情况下,中伏的开始时间都紧随大暑节气。在某些年份,大暑的起始时间会先于中伏,而在其他年份则在中伏之后。当大暑的起始时间早于中伏时,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暑包伏”。

依据历法,“夏至后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今年中伏的起始时间为7月25日,持续至8月13日,共计40天。而今年大暑的起始时间是7月22日,明显早于中伏,符合“暑包伏”的描述。

古语有云:“大暑若在中伏前,年景不佳;大暑若在中伏后,丰收在望”。

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如果大暑出现在中伏之前,可能预示着一个多灾多难的年景,农作物可能会因自然灾害而减产;而如果大暑在中伏之后,根据先人的经验,这通常预示着一个较为丰裕的年景。

大暑时刻是农作物生长最为迅速的阶段,因此人们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状况格外关注。传统智慧中有言“大暑若现三象,灾祸随之而至”,这表明在大暑期间若出现三种特定的气候现象,可能预示着一个收成不佳的年景。

在古代,由于技术限制和品种单一,粮食产量本就有限,一旦遭遇自然灾害,产量便可能急剧下降,甚至引发饥荒,造成“坟头遍地起”的悲剧。那么,这三种气候特征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管子》中提到“大暑至,万物生长”,在大暑时节,农作物正处于生长的黄金时期,果树上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果实。

而大暑在这个时间段会出现,冰雹的突然袭击是农民们最不愿看到的。

冰雹不仅会导致果实大量脱落,还会在果实上留下疤痕,影响其外观和品质。更重要的是,冰雹会破坏农作物的叶片,而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部位。一旦叶片受损,植物的光合作用便会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其生长和最终的产量。

紧接着会出现伏旱这一现象。古语常言“春旱尚可忍,夏旱损收成”,大暑时节农作物正处于生长的黄金阶段,抽穗、扬花、灌浆等关键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极大。

一旦遭遇干旱,作物生长受限,产量自然大打折扣。在大暑节气,作物的生长不仅依赖于充足的阳光,更需雨水的滋润,雨热同季是确保作物丰收的重要因素。

紧随其后的是冷飕飕的气候现象。

正常情况下,大暑时节应是高温炙烤,但若处暑时节气温偏低,气候异常,则被视为不吉之兆。

正如农谚所指出的“大暑不热,五谷不盈”,这暗示着若大暑期间气候偏冷,作物因缺乏足够的积温而生长缓慢,最终可能造成产量减少,粮食作物的籽粒发育不全。

这三种气候异常现象均可能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严重损害,古人的观察和总结在这些谚语中得以显现。

在中国民间,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冬日寒冷,预兆于大暑”,这句话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大暑时节的气候特征,来对冬季的气温进行一定的预测。今年冬季的气候是否会寒冷至极,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让我们探究一下古人智慧的结晶——农谚,它们是如何为我们揭示这一自然奥秘的。

“百日”一词,指的是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跨度,大致对应到10月末。“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凝结成的晶体,其形成必须在夜间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在中国的气象学术语中,秋季首次出现的霜被称为“初霜”,而春季最后出现的霜则称为“终霜”,后者通常发生在春季的谷雨节气。

从终霜到初霜的这段时期,被称为一年中的“无霜期”,在这段时间里,农业生产活动得以顺利安排。

根据农谚,“大暑若遇大雨,百日之后便见霜”,这句话表达的是,如果大暑当天降下大雨,根据古人的观察和经验,这可能意味着到了10月下旬就会出现霜降,这也可能间接预示着冷天气的较早到来,暗示着冬天可能会比较寒冷。

“霜”的过早到来对农业生产通常是不利的。

大多数农作物偏好温暖和充足的热量。

以红薯为例,霜降一旦到来,其地上部分便会枯萎,导致产量大幅减少;如果霜降时农作物尚未完全成熟,作物的籽粒可能因受冻而发育不全,影响其重量和品质。

大暑,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为炽热的时期,其日期固定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与此相对,大寒则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节气,其时间则在每年的1月20日至21日。

大暑标志着一年中热度的巅峰,而大寒则预示着寒冷的极致。

冬季的寒冷程度可以通过观察大寒节气的气温来推断。如果大寒期间气候温暖,这通常意味着整个冬季将相对温和。根据古人的智慧,农谚中有这样的说法:“大暑若不热,大寒亦不冷”,这表明如果大暑期间气候较为凉爽,那么冬季的大寒节气也可能相对温暖,预示着一个“暖冬”。

老祖宗还留下了这样的教诲:“若天不寒,年景不丰;若天不热,五谷不实”,这句话揭示了适宜的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夏季如果气候过于凉爽,可能会抑制作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其有机物的合成,进而导致粮食作物籽粒不饱满。

而冬季如果气候过于温暖,不仅可能导致作物生长过快、降低其抗寒能力,增加倒春寒时的冻害风险,还可能助长病菌和害虫的存活,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风险。

同时,温暖的冬季还可能加剧水分蒸发,引发干旱,这对麦子等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

大暑,这个应充满热浪的节气,若意外地带上凉爽的面纱,这不仅预示着气候的异常,也可能成为农作物丰收的隐忧。

一个凉爽的大暑期,根据我们先人的智慧,可能暗示着一个相对温和的冬季即将来临。

这些农谚,是我们老祖宗对自然规律深刻理解的结晶,它们不仅指导着过去的农事,也为我们今天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这些历经时间考验的农谚,是否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它们是否还保有一席之地?我们是否还能从这些古老的话语中汲取对现代农业的启示?期待你的观点和讨论。

0 阅读:28

琪琪说最近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