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诱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风险因素。目前,相关指南建议,高血压的管理需要进行非诊室血压监测。而隐匿性高血压是指在医疗环境中,如普通诊所或门诊,由医生或护士测量的正常诊室血压,以及通过家庭或便携式血压监测记录的较高的非诊室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的风险类似于持续性高血压,即诊室和非诊室血压测量均处于高血压状态。在国际动态血压与心血管结局数据库中,14.6%的受试者患有隐匿性高血压,25.5%的受试者患有持续性高血压。与血压正常的人相比,隐匿性和持续性高血压患者的多变量调整后的风险比(经历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为1.62和1.80。此外,在观察性研究中,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和持续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伤(TOD)程度相似。截至2023年,全球还没有任何随机临床试验研究过对隐匿性高血压进行降压治疗能否带来益处。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牵头启动了双盲、安慰剂对照的ANTI-MASK试验,以评估隐匿性高血压受试者进行降压治疗1年是否会改善TOD。研究于2024年7月下旬在《柳叶刀》上发表。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在15家中国医院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未接受治疗的30~70岁的门诊受试者。受试者需经两次筛查确诊,其诊室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24 h动态血压≥130/80 mmHg、日间动态血压≥135/85 mmHg或夜间动态血压≥120/70 mmHg,且受试者至少合并1种TOD:心电图左心室肥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1400 cm/s、尿白蛋白与肌酐比≥3.5 mg/mmol(女性)或≥2.5 mg/mmol(男性)。受试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降压治疗或服用安慰剂。试验组给予阿利沙坦,起始剂量为80 mg/d,如果动态血压仍未得到控制,在第2个月增至160 mg/d,若仍控制不佳,则在第4个月联合使用氨氯地平(2.5 mg/d)。研究的主要终点是TOD的改善,定义为血压正常化、动脉僵硬度正常化、左心室肥厚正常化或48周随访期间血压或动脉僵硬度降低20%以上,研究流程详情见图1。
图1 研究流程
研究结果
2017年2月14日至2020年10月31日,研究共纳入了320例受试者(43.1%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3.7±9.7岁)。基线诊室血压和24 h平均值分别为130±6.0/81±5.9 mmHg和136±8.6/84±6.1 mmHg。伴有心电图左心室肥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升高的受试者分别占97.5%、12.5%和7.8%,基线数据详情见表1。试验组的153例受试者24 h血压平均降低10.1±0.9/6.4±0.5 mmHg,对照组的167例受试者血压平均降低1.3±0.9/1.0±0.5 mmHg(表2)。试验组的79例受试者和对照组的49例受试者TOD得到了改善,改善率分别为51.6%(95% CI 43.7%,59.5%)和29.3%(22.1,36.5%;P<0.0001),详情见表3。研究结果在亚组分析中也得到了证实。研究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多为轻微,试验组38例(25.3%),对照组43例(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
表1 受试者基线数据
表2 降压治疗前后受试者血压变化
表3 降压治疗前后受试者靶器官损伤情况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降压治疗不仅降低了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的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还实现了TOD的改善,凸显了降压治疗的必要性。这一研究填补了全球在隐匿性高血压治疗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但该研究仅在中国进行,因此在未来需要开展更大样本量、更广泛人群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论证降压治疗在隐匿性高血压中的获益。
编译丨刘胜楠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