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说个关于找底的观点可能80%的钓友都不信:很多钓了一辈子的钓鱼人都不会精确找底!很多新手钓友喜欢半水调高目钓低目以后挂铅皮找底、或者不测饵重就挂饵找底、更甚者有估摸临近钓友的水深再调整自己的深度随意找底的,这种方法在夏季鱼群活跃期问题不大,但是在深秋和冬季做钓鲫鱼的时候,就会出现比较多的抓口问题。

假设常见的铅皮挂钩找底的场景:当我们完成带钩半水调2目,钓竿3.9米使用0.8的主线+0.4的子线+金袖4号钩+吃铅量1.7克的浮漂,开始上钩挂铅皮找底,基于野钓环境下水底的不平整或斜坡、淤泥、水流的影响、水下障碍物等等各种情况,铅皮的密度更大重量更大从而入水下沉的速度更快,远大于饵球的下沉速度,在下面场景会出现的问题如下:
【调高钓低(假设调2目钓1目)时出现的问题】:抛满竿找底时铅皮落点远离正常钓点,钩上铅皮更重会将漂座以下的主线和子线在水下形成斜拉的状态,如果找深了后面正常挂饵做钓时主线和子线在水下是弯曲状态,钓目上升至3目/4目或铅坠八字环到底;如果抛六分竿造成的情况很大可能是:实底找浅了正常挂饵做钓时必定降钓目例如钓目变成平水状态或者双钩不到底悬浮状态。
这就是常用的挂铅找底带来的细节性问题,可能在平整的水底产生的问题不大,但是在野外环境下不平坦的水底,尤其是面对冬季鲫鱼时就会出现很多后续抓口的问题,如果出现空枪、锚鱼、无动作中鱼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细微调整弥补。



秋冬野钓鲫鱼一定要关注:主线是否绷紧、双饵水下状态、浮漂的钓目即时状态变化,所以最为简洁的调钓方法分享给大家:
重铅找底定位,打开4个太空豆后下拉浮漂(距离:浮漂长度+子线长度+20cm)、
精细修剪铅皮,多次抛投让浮漂准确漏出水面2~4目、正常挂双饵持续抛竿调整浮漂位置找底,当浮漂出现调目时,基本为准确到底、当钓目(3)与调目(3)相同时,一钩躺底一钩触底,相对略钝比较适合冬季的鱼情、当钓目(2)小于调目(3)时,一钩躺底一钩轻触底,不灵不钝的状态、当钓目(4)大于调目(3)时,双钩躺底子线弯曲,适合冬季用蚯蚓红虫做钓。
因为冬季钓鲫鱼的拉饵或搓饵比重较轻,实际对浮漂的吃目不大一般都会在1~2目间,所以搓饵找底要多次实践才能更准确,调钓时与浮漂的材质、长短软硬尾、身形、长短脚都略有不同,个人认为野钓中并无需如此精确,边钓边据出口情况再做上下1~2目的微小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