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7年许世友偷偷找到肖永银:陶勇的孩子该咋办?你马上定个主意

1967年,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肖永银,接到尤太忠电话:“老肖,有时间来无锡一趟,我带你去见个人。”到无锡后,尤太忠二话不

1967年,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肖永银,接到尤太忠电话:

“老肖,有时间来无锡一趟,我带你去见个人。”

到无锡后,尤太忠二话不说,把肖永银拉到许世友住处。

当时,特殊时期到来,许世友受到冲击,在无锡暂避风头。

见到肖永银后,许世友开门见山,把话挑明:

“陶勇走了,他的孩子怎么安排?你快给我想个办法出来!”

陶勇:红军元老,战功显赫,1955年授封中将军衔。

特殊时期开始后,陶勇受到不公平待遇,一落千丈。

1967年,陶勇含冤去世,撒手人寰。

几个月后,他的妻子也随他而去,孩子变成孤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许世友知道此事后,于心不忍,十分想出手相助。但自己当时身处漩涡,不能及时出面。

思来想去后,许世友找到肖永银,决定让他帮忙。

许世友会让肖永银帮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肖永银没受到冲击,处境很安全;

第二:肖永银当时任南京装甲兵司令,手上有一定权力,可以帮助陶勇后代。

因此,许世友找来肖永银,让他出手相救。

肖永银得知来意后,心痛落泪,为陶勇的遭遇,打抱不平,为他的孩子,感到痛心。

肖永银知道,陶勇是敏感人物,一旦帮助他的孩子,自己很可能被人打压。

但陶勇是多年战友,看在这份情谊上,肖永银就算一贬到底,也要出手帮忙。

经过讨论,肖永银找到一个最佳方案,既能解决陶勇孩子现在的处境,又能保证前途。

这个方案就是去装甲部队当兵。

“孩子们,当兵很苦很累,你们愿不愿意?”

“愿意!肖叔叔,我爸爸当过士兵,我也能当士兵。”

“好!你们有这份觉悟,我就放心啦!”

在肖永银安排下,陶勇的孩子顺利进入装甲兵部队。

消息传出后,其他遭受打压的将领,火速把孩子送到南京,让许世友和肖永银帮忙安排。

“肖永银,这些孩子,务必让他们全进部队。”

“许司令放心,这些都是老战友的后代,我一定尽力帮忙。”

虽然肖永银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中央知道此事后,十分生气,周总理打电话亲自责问:

“肖永银,我听说你利用职务,安排亲属当兵,你给我如实招来。”

“周总理,我那些亲属…其实是老战友的后代啊…”

电话里,肖永银泪如雨下,说出实情。

周总理听完事情原委后,沉默不语。

最后,周总理默许了肖永银的决定,不再过问此事。

就算如此,中央还是有其他领导,故意刁难肖永银,想让这些将军后代,无处可去。

对此,肖永银态度强硬,立场坚定,和许世友一起,保护这些将军后人。

多年后,两人谈及此事。

“还好当年帮孩子们安排了去处。”

“是啊!打仗时,兄弟们就拖咱俩后腿,现在和平了,还得找咱俩帮忙。”

说到这儿,两人泪如雨下,想起那些含冤去世的开国将领。

1967年,许世友找到肖永银,让他帮陶勇后代安排去处。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