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如何亡羊补牢?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4-03 12:24:33

很多育儿的书籍告诉我们,不能错过孩子关键的成长期。

比如说在婴儿期,母子要建立好链接,完成婴幼儿期的自恋幻想。

在0--3岁阶段,要尽量多的和母亲待在一起,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书上介绍了很多方法和对策,确实有用,但有时家长们却依然感觉无从下手,有的家长照搬书上的做法,反而弄巧成拙。

尴尬的是,我们已经错过了书上讲的育儿的关键期,我们错过了婴儿时期,错过了儿童时期,直接迎来了青少年叛逆期该怎么办?

更或者,有些家长已经迎来了20多岁的成年孩子,依然在家里既不去工作也不出门,每天只是刷手机,这真是能让步入中年的爹妈们抓狂到疯掉。

于是,我们开始自责自己没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孩子正确的养育和陪伴,导致孩子长大以后,诸多的心理问题,这也许会带来我们的新的焦虑。

我做心理咨询师已经工作了21年,我和我的团队共同服务了数万个出现了学习障碍的青少年的家庭,我们发现,孩子的厌学障碍就是一个心理障碍的外在症状表现。

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对学习拖拉磨蹭,隐形对抗;

第二阶段:跟父母老师吵架、顶嘴,拒绝沟通;

第三阶段:为自己的行为争夺自主权,出现抽烟、喝酒、逃学;

第四阶段:出现自伤、自残等更为严重的情况。

这些偏差行为其实是孩子没有办法疏解自己的一些情绪时,释放的的一种求救信号。

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父母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干预,而且这个措施应当越早越好。

01

措施一: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无条件满足。

一个人心理的成长过程,就是本我不断向外伸展并和现实世界触碰的过程。

孩子的需求不断向外伸展,有时候能得到满足,有时候得不到满足,甚至受到外界的打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孩子和外界打交道的方式,也就是一个人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是敢于向别人提出自己的需求,被拒绝时没有羞耻感,敢于拒绝别人,拒绝后没有内疚感。

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尽可能帮助他人,不会过分消耗自己,完全不顾及自己的感受去帮助别人,也不会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想法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别人,不管别人是否需要。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到在能力范围内无条件满足,孩子才可能发展出这样的人格。

什么是能力范围内无条件满足?

首先,当自己有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时,痛痛快快满足,不提任何附加条件。

孩子年龄越小,满足的程度越要高,回应的速度越要及时。

孩子越小,他的要求越低,父母满足的可能性越大。

这个时候要全然、及时地满足,随着孩子年龄增大,逐渐过渡到能力范围内无条件满足。

其次,当自己没有能力满足孩子时,你可以拒绝,诚恳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为难之处,但是不指责、不评判孩子的需求,不向孩子诉苦,不抱怨孩子不懂事。再次,孩子被拒绝后可能会有情绪,要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人的需求不可能全部满足是正常的,需求满足不了以后,会有失落、失望等情绪也是正常的。

所以,拒绝孩子后,要允许孩子有情绪。

允许就是不指责、不抱怨、不害怕孩子的情绪。

有的父母拒绝孩子后,看到孩子不高兴,会指责孩子,“明明是你的要求不合理,你还生气”,这就是不允许孩子有情绪。

被无条件满足的孩子,孩子的感受是:我是被父母看见的。

全世界都不爱我,妈妈是爱我的,别人不尊重我,妈妈尊重我,全世界都不要我,妈妈要我,妈妈爱我,只是因为,我是妈妈的孩子。

看见“人”,是真正的爱。

父母无条件的满足,饱含深情的看见,就像是灿烂的阳光照进了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内在的安全感、自信心、自尊的小芽茁壮成长。

一个孩子从小被满足得越好,长大后延迟满足能力越强,他耐受挫折、困难和挑战的力量越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韧性和毅力。

02

措施二:肯定与认可

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像是一个个的小嫩芽,父母的肯定和认可就是帮助孩子发展出成就感、价值感、追求美好快乐这些品质最好的“养料”。

肯定和认可的操作原则有三个:

一是单纯的肯定和认可,不隐含着期待和要求。二是肯定孩子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肯定做这件事情本身,这样的肯定会让孩子体会到“我对别人是有帮助的,我是有价值的”。三是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过程而不是结果。

如果孩子的全能自恋和夸大自恋得到满足,孩子在成年后就有了健康的自恋。

健康的自恋就是“我好你也好”“我知道自己是谁”“我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这样的人就会有一个稳定的人格,也有了一个健康的“心理自我”。

03

措施三: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父母管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是无条件接纳并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的基础。

对于父母来说,如果自己的负面情绪很多,是无法帮助孩子的。

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如果孩子父母的负面情绪池是满的,不但无法接住孩子的负面情绪,甚至还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释放给孩子,对孩子造成伤害。

所以,父母想支持到孩子,就要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要注意的是,不是控制,而是管理。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行为焦虑时,可以慢慢地练习,让自己觉察一下:

我现在有情绪,这是我自己的情绪,我不可以把它释放给孩子,但是我也不评判责怪自己的情绪,我要做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把它们释放出来,我可以找朋友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情绪日记,可以去运动,也可以去做一些让自己轻松愉悦的事情放松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后,我们就变得越来越稳定,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能力也就越强。我们也就成了孩子释放负面情绪的主通道。

很多向我咨询过的父母说:

“我要是早点学习就好了,现在才知道,原来我在无意识中给孩子造成了这么多的心理创伤。

现在我理解孩子了,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了,知道孩子现在的表现是由于原来使用了不恰当的方法对孩子造成创伤后表现出来的症状,要是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学习,该多好啊!”

如果孩子已经表现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补救呢?

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

当然来得及。

孩子的养育是预防为主,如果从孩子出生我们就学习是最好的,但是只要在孩子成年之前,我们学习一样是有效果的。

这是一个向内开刀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请相信这是值得的。

这个过程既能够让孩子得到恰当的对待,又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一起成长为人格强大的父母和孩子。

0 阅读:2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