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你家厨房里的那袋白糖,可能也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
每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其中的第一部分第一节,通常都是聚焦重要农产品供给,尤其是三大主粮的生产供给。
而自去年起,糖料的生产开始跻身文件内容的前列,今年2月23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糖料稳产提质”。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我国食糖每年存在三分之一缺口。而比缺口更应该引起警惕的是缺甜菜种子,这是制约我国食糖产量的一大关键因素。
近日,全国两会期间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王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全国95%以上的甜菜种子依靠国外进口,极端情况下会威胁我国糖业安全。
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具体到用于机械化精量播种的遗传单粒种,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99%。
图/视觉中国
自给率低于红线
年轻人天天喊着低糖减糖无糖,但中国却是全球第二大食糖消费国和第一大食糖进口国。
数据显示,我国食糖消费量自2011年的1358万吨增至2024年度的1550万吨;食糖进口量从2018年的278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567万吨,之后虽有下降,但近五年进口量均值为490万吨,仍居历史高位水平。
受此影响,我国食糖对外依存度从2018年的18.4%增长到2024年的28.1%。
但若考虑糖浆、预混粉进口折糖——2024年中国累合计进口糖浆和预混粉236.6万吨,同比增30.2%,折算白糖量172.3万吨;2024年食糖进口和糖浆、预混粉进口折糖计为607万吨,同比增14.8%,对外依存度则增至39.2%。
食糖既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也是食品、饮料、制药、化工等120多个行业门类的基础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早在1960年,我国就已经正式将白糖与粮、棉、油列为同等重要的战备物资。2020年以后,我国专门设定了70%的食糖自给率。
但食糖缺口仍有扩大风险。
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和国际相比差距较大,2023/2024年度为11公斤,是全球人均消费的46.3%、欧洲的29.4%、亚洲的54.7%。这意味着食糖消费未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国内糖料产量却在减少。我国糖料作物有两大类,分别是甘蔗和甜菜。2018年至2023年,中国糖料面积从2434万亩降至2122.7万亩,下滑12.8%;同期糖料产量从11937万吨降到11376万吨,降幅4.6%。
在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白晨看来,白糖进口量不能再扩大了。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际糖料市场本就处于紧平衡状态,最近三年更是连续“缺糖”。据国际糖业组织(ISO)预估,2024/2025年度全球食糖产量为1.7907亿吨,消费量为1.8158亿吨。“国内需求如果持续增加,国际上未必会有那么多糖供中国用。”
那么增量从哪里找呢?
甜菜种子被“卡脖子”
2024年,甘蔗糖和甜菜糖分别占我国食糖产量的88%和12%,因此向甘蔗要增量是自然而然的想法。
然而甘蔗增产存在一定的现实难度。
新疆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华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国甘蔗主要种植在广西和云南的坡地,机械化难度大,收获季还恰逢雨季,机收率不足5%。但甘蔗亩产6——7吨,纯靠人力采收的话劳动强度非常大,再加上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导致甘蔗种植成本偏高。
数据显示,广西的甘蔗制糖,吨糖成本大概是5700——5800元,个别年份甚至能到6000元;云南的成本稍低,吨糖成本在5400多元。而同期世界上吨糖成本是2600元到2800元,仅是我国的一半。由于成本太高、效益太低,2019——2023年间,甘蔗种植面积已连降5年。
甜菜。图/图虫创意
因此从长远看,不能将担子都压给甘蔗,必须实现甜菜糖和甘蔗糖均衡发展。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甘蔗糖和甜菜糖曾经分别占60%和40%,后来由于一系列历史原因才导致甜菜糖降至今天的份额。
据白晨介绍,与甘蔗相比,甜菜主要种植于我国北方,其最大的优势是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而且甜菜是个耐盐碱作物,特别是内蒙古和新疆有大量的轻度盐碱地都可以种植甜菜。“这样既解决了北方种植结构的调整,又解决了中国食糖产业的调整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但要发展甜菜产业就面临种子问题。
由于甜菜的起源中心不在我国,优异的种质资源材料极其匮乏;加上其重要性不如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主粮品种,故甜菜的栽培和育种研究在国内一直比较薄弱。
目前,中国甜菜生产中使用的进口种子主要依靠7家国外种业公司驻中国办事处及其代理公司进行独家进口与销售。
从国外种业企业品种在国内所占市场份额来看,荷兰安地国际有限公司占35%左右、瑞士先正达公司占25%左右、丹麦麦瑞博西索科有限公司占15%左右、德国KWS公司占10%左右,美国BETASEED公司、德国斯特儒博有限公司、英国莱恩种业公司共占11%左右,只有1%左右的生产用种依靠国内育种单位供应。
那国产甜菜种子到底卡在哪里?
食糖安全关乎粮食安全
白晨表示,眼下甜菜种子研究主要卡在两个方面,一是品种,即如何选育出糖分比较高、抗性比较好、产量也不错的甜菜品种。“其实我们已经育出十几个品种,含糖量和抗性上和国际先进水平差不多,只是产量上略低10%左右。”
二是丸粒化加工技术。通常大田繁殖的甜菜种子,其发芽率在80%左右,但精量播种要求发芽率要到95%,这15%的差距就需要靠丸粒化加工技术解决。
所谓丸粒化技术,类似于人们吃的药,外面有包衣,里面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经过加工以后,发芽率也提高了。
“国际上比较好的包衣丸粒化种子,没有吸水之前,外壳是比较硬的,一吸水包衣就会崩裂,这样种子就能够吸收氧气发芽。但我们的种子包衣之后,见水不能完全崩裂,而是变软了,没有崩裂的缝隙,影响了种子的发芽。”白晨说道。
在刘华君看来,和国际一流相比,国产甜菜种子每个环节其实就差一点,但累积起来差距就大了。“由于甜菜种植没有国家补贴,种植行为完全靠收益驱动。种子不过关导致单产低收益差,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白晨表示,要实现我国甜菜种源自主可控和大批量甜菜种子加工还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他建议一方面增加研发经费和设备投入,继续提升自育品种水平,另一方面增加甜菜种植补贴,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目前我们已育成一批用于机械化生产的单胚杂交种,可以说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下一步要解决从有到优的进一步提升。如果国产种子能占到市场份额的30%,那就能够形成对国外种子的制衡,基本可以保障我们的食糖安全。”
2021年,我国首次提出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也再次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需要指出的是,种业振兴计划中的种子并非只包括粮食种子,还包括蔬菜、豆类等农作物,以及猪、牛、鸭等畜禽种质资源。
王威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丰收的“密码”。甜菜种子的“卡脖子”问题不仅是一个农业技术难题,更是一个涉及国家食糖安全的战略性问题。只有将甜菜种子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保障国家糖业安全。
参考资料:
为了让你吃上一口糖,国家真是操碎了心,财经国家周刊,2021年1月30日;
我国甜菜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中国种业,2021年03期;
专访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如何破解甜菜种子“卡脖子”问题?经济观察报,2023年10月20日。
作者:余源
编辑:陈燕妮
糖是战略资源
又在骗我种甘蔗了
甘蔗一年就收一次,结果才四五百块一吨,除去收甘蔗时人工费和各种肥料投入,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挣不到一万块
广西散户蔗农收益低,一年赚不了几个钱,管理时间长,工作量大,小时候家里种甘蔗砍的时候都是一组一组的,我帮你你帮我,现在农村人口少了,除了机械化或者请人以外90后00后没人愿意干的。现在都是承包给私人,承包户请人干活。
粤西和广西才是我国重要基地。现在产量降低主要是进口蔗糖成本低,举例子,在粤西一吨甘蔗糖厂收才450多钱,但是请人收割一吨甘蔗就要200块了,农民没什么钱挣。如果没有进口蔗糖,自然产量一下就上去了。
甘蔗价格上不去,通知你砍才能砍,卖甘蔗的钱拿肥料抵。
家里一罐白砂糖糖,吃了两年
家里还有180袋咸盐,就因为听说核废水要过来了...
工业明珠剩的不多了,也该关注一下农业明珠了[吐舌头笑] 中国加油[墨镜]
悬赏耕种机械就能解决问题
有一个医疗术语叫高血糖!医师会告诉高血糖者要少吃糖!如果这是真的话岂不是糖对人体和某些人的体质多少是有些害处?果真如此的话。国人用糖可要看是否自已可承受的啦!这不是危言耸听!本人经医生忠告要少食用糖!高血糖者应当也不会少吧?由此推想,食用糖虽不可缺,但食者也应因人而论了。农夫忠告
别危言耸听行吗?中国人不种糖就是因为不赚钱,有个毛的技术难度?
白糖是战备物资吧
奶茶才是用糖大戶
不就是打算涨价嘛,说那么多屁话铺垫干吗?
糖,乃战略资源!一定要实现全国大范围自给自足,实现真正的糖自由!
小编,先正达现在是中国的
古巴不是有很多糖厂
有无敌之人在屯白糖了[得瑟]
昨天我去买衣服也被服装店老板卡脖子了,一件外套非要卖1000。
雷州半岛 如果可以种甘蔗,估计可以提升不少产量,可惜价格低,基本很多人不种了,我们老家近60年的糖厂都搞倒闭了
2024年白糖和甘蔗太便宜了,亏损,要像种粮食一样有补贴才能解决缺糖的问题
你就说。白糖打算涨多少钱一斤就行了
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中美全面竞争的大背景下,有关部门更应该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采取坚定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
糖即然这么紧張重要为什么不多发展几个省?广西农夫戏评!
主要糖还是战略物资,平常还好有没有都无所谓,战争时期就珍贵了,正所谓一硝二硫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得瑟][得瑟][得瑟]
糖不算好东西,吃少点就少点吧,何必要样样看齐
糖对身体危害很大,中国人应该减少糖的摄入量,不要盲目扩大消费,向国际标准看齐不是什么好事情!
ka 比qia更符合这个字作为动词的精髓。卡片,卡车等应该属于外来词
大广西少点杂树林,多种点甘蔗问题解决。
广西的糖厂被越南的搞得半死,还缺?
感觉甘蔗比甜菜亩产高,而且甘蔗出糖率和甜菜差不多吧。为啥不研究出糖更多的甘蔗而是要多种甜菜?主要甜菜种植区基本和大豆种植区重合可以种大豆啊,大豆我们也缺啊。
现在的人摄入太多糖了,大尽量少吃糖!
甘蔗减少纯属自找的,原来甘蔗一斤8毛,我还吃点,现在一斤动辄三四块,我见到甘蔗都绕着走
提高对东南亚蔗糖收购价格,等他们种多了再降下来。。
甜菜???你开玩笑吧?当年老家忽悠老百姓种甜菜,丰收的一塌糊涂,结果呢?不出意料,没人要,喂猪喂牛最后牛和猪都摇头,最后被秋雨沤烂,之后可以脑补!
也好,糖尿病患者更应该知道不吃甜的重要性!
甜菜糖度不够,提炼成本高
[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战略物资糖排第一位。
二战期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物资,其中就包括67万吨白糖。二战后白糖逐渐被划入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清单
资本又想收割了[敲打]
淀粉是多糖,所以白糖是战略物资,特别是战乱时期更需要糖
甜菜的甜度和口感没有甘蔗好,我们广西是种植甘蔗大省,但种植量此几十年前少了很多。
看来要有不良企业要制作人造糖了
几十袋盐巴咋办
还有现代中国的白糖产量确实不高,但是糖的产量非常大,可乐,糖果,调味料,食品中的糖分大多数是糖浆,也就是用发酵法制糖,原料是土豆玉米小麦淀粉,原理类似粮食制酒,只是我们的工艺和发酵物不一样,不然你以为几块钱一斤的糖怎么来的?
蔗糖好很多[点赞]
脸大,腰粗!吃糖缺口还是存在风险!!
厂子扒了盖小区多来钱,管那比事呢!对不?
缺糖了好,人们就不吃糖得糖尿病了!!![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战争时期,没有粮食都不能没有糖[得瑟]
你不看看广西甘蔗都多少钱一吨了,谁种谁傻
其实可以用石油人工合成,只是没人敢吃
小编的推理能力赶上DS了
我又没地关我鸟事
我基本上不吃白糖,因为国内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就是白糖吃太多
只要给政策,最低保护价,新疆有可能创造全国第一
糖是战略物资,这是重点!
戒糖很久了
甘蔗一亩三千块,小麦能两个就很好了。
胡说八道!! 中国的强项不发展,却要发展弱项?? 甜菜制糖的产能相比甘蔗制糖的产能差远了。。
呵呵南方人真吃不惯甜菜制的糖,甜菜制出的糖是糖粉而不是甘蔗制出的晶体糖。
人为制造焦虑,现代社会还用甘蔗制糖?就甘蔗和甜菜的产量就够不上糖的消耗。以前有报道糖作为最有效的提升国民幸福感的东西,是所有现代国家孜孜以求的产品,也从甘蔗制糖到甜菜制糖,在到现代社会的淀粉发酵制糖,产量也翻着翻的上涨,制糖对很多工业国家来说即不是必须的,也非常依赖原材料,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糖的原料不止有甘蔗甜菜,还有土豆玉米
不怕,我糖尿病。
我有老表我不怕
糖可不仅仅是吃的,将来局势一紧世界各国上会严控,类似石油橡胶。
不卷的话,所有东西都能满足供给
不吃糖会死啊
不管大公司,大基地,大包地户,种的农产品的成本都比普通农户的成本高,之所以他们能干成是国家的补贴成就了他们。
甜菜特别能消耗土地的营养,第二年如果不多施肥种别的庄稼长的不好。
打仗的时候,我们不吃糖就行了…
广西老表:心里充满了问号❓❓❓是我们种的甘蔗少了吗?
表哥表妹的春天来了!
不过说句实话,现在的饮料糕点零食实在是太甜了,根本没必要
广西十万大山承包了全国近一半的甜蜜
两年前确诊二型,再也不吃糖了
交给华为试试
[抠鼻]什么甘蔗收获期恰逢雨季是睁眼说瞎话,反正广西甘蔗收获时下雨的时候少,打击甘蔗种植的是种植成本逐年上涨,收购价非但不涨还降
广西北海的甘蔗才480一吨,一年下来一亩田才赚几百元,现在都改种其他的了
新疆种棉花的减少种甜菜,反正新疆棉美欧也不想用。只要我们自己用够了就可以了。
广西的甘蔗种植越来越少了,令人堪忧[得瑟]
其实甘蔗才是最好的制糖原料[点赞]
以前四川看得到很多甘蔗,现在看不到甘蔗地了。
保障自给率是对的,但人均食糖消费量就没必要提升了
外面的餐饮能不能少点糖油!
这玩意只要价格上去。你要不完。广西能种出来的东西。永远不缺。
少什么都麻烦!除了种、就去买、再不行去抢!200年前的英国人欧洲人不都是这么干的?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怎么不调查一下反垄断!?
今年好多地都被承包了,桉树也砍了,种上了甘蔗
好建议,[点赞]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扯淡呢
糖是战略物资,更是工业原料,14亿中国人不惧怕任何敌人!!
广西兄弟要再加把劲了
农民种出来的甘蔗没人收购,导致种甘蔗没人种,而市场上的甘蔗今年卖到2.5∽3元斤的天价,都是些坑民专家干的坏事。
中国人被动食用糖太多了!外面吃的东西,为了增加口感,几乎样样都加了糖
“糖”是战略物资
广西出了名产糖大省[得瑟]
中国南方省份农户土地分散不集中,造成无法机械化耕种收割,倘若家家户户的土地都集中连片,何愁不能机械化?广西的农地小的几平方一块,大的一亩一块,都不适合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