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估计未来三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能会突破50%,甚至会更高,形成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主导地位。
第11周(3月11日-3月17日)乘用车总销量33.7万辆,环比上周增长10%。
其中:
燃油车销量17.9万辆,环比上周增长11%;
新能源销量15.8万辆,环比上周增长9%。
第11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6.88%,而过去的第10周渗透率为48.25%,这样看来渗透率超过50%就在这几个月了。
王传福在会上还表示,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将进入惨烈的淘汰赛阶段。
中国市场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厮杀激烈的同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其实都没有闲下来,他们一直将目光锁定在神秘的东方……
上来就锁脖的美国“那太可怕了……试想一下,假如美国路上行驶有300万辆中国汽车,而北京可以让它们全部同时熄火。”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就是装上轮子的iPhone”,“可能每分钟都在收集数百万美国人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传回中国”。
以上言论来自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很难想象如此荒诞的言论出自一个国家部长之口。
看来这张“Mate60 Pro”拍照,让她怨气很深。
除了这位部长,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也大肆渲染“中国电动汽车涌入美国市场”的言论。
单从两位部长的发言,不知情的人一定会以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把美国市场给彻底占领了……
实际上并没有。
2023年,中国向美国市场出口的纯电动汽车价值仅有3.68亿美元。
为什么已经是全球汽车第一出口国的中国,仅向美国市场输出了这么一点点?
答案很简单,美国不让!
美国向中国制造的汽车征收了27.5%的关税,除了关税以外还有层层的限制,让中国制造厂商失去了对美国市场的兴趣。
美国除了不让中国车企在本土市场出售更多的车辆以外,也用尽一切手段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尽管我们现在正在建立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制造业支柱,但我们非常担心中国扩大在美国产业地位。”
这也是一位美国部长说的。
特斯拉的马斯克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极具竞争力。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强劲,而职业道德也令人难以置信。”
“有很多人认为,十大汽车公司将是特斯拉,其次是九家中国汽车公司。我认为他们的观点无可辩驳。”
毫无疑问,马斯克是受了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的“恩惠”,他也了解目前的汽车行业格局。
2012年,特斯拉进入中国,那一年它的市值仅有32亿美元;
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动工,并在同年投产、交付,那一年它市值一度在300亿美元;
如今呢?
特斯拉的市值在5400多亿美元,中间甚至一度达到了万亿美元。
这期间美国、欧盟、日本……怎么不出来说一下“电动车有数据泄露”、“电动车不是新能源”等问题?
一位美国学者曾经这样说道,中国在 20 年前就看到了电动交通的机遇,并努力抓住了机遇。在此过程中,世界其他地方都在打瞌睡。中国非常擅长的一件事是长期战略规划。因此中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这并不是中国的错。
除了美国,欧盟也没闲着,但是它很纠结……
纠结的欧盟欧美在某些方面,一直跟随美国的脚步,也许是习惯使然,也许是无奈……
美国弄一个芯片法案,它也整一个。
美国限制中国电动车的进场,它就整一个“反补贴调查”紧随其后……
欧盟在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很多行为存在矛盾与纠结。
在Electrek网站上,很多网友表示,“比亚迪Atto 3在欧洲的售价为5万美元,而在中国仅为1.7万美元,听起来不像是掠夺性定价。”
一方面,欧盟包括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一直呼喊、推荐清洁新能源的尽快落实。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阻止本土居民购买更具性价比的电动汽车。
3月初,日媒以《比亚迪“白船”打开欧洲大门?》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
文中提到,2月下旬,中国大型EV企业比亚迪订购的第一艘滚装船(RORO Ship)抵达荷兰和德国的港口。
装载着5千多辆EV(一说3000千辆)、1月中旬从中国南部港口出发的200米长的“比亚迪开拓者1号”(BYD EXPLORER NO.1)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向北航行……
德国汽车经济学家Matthias Schmid指出,由于运输限制,中国汽车的月流入量控制在了5万辆以下,他表示“2024年将是中国车剧增、EV势力版图大大改变的一年”。
这一下,欧盟又惊了。
路透社报道,欧盟委员会于3月6日发布的文件显示,欧盟海关将从3月6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为期9个月的进口登记。
这一决定,预示着欧盟的贸易调查已经有了结论,它们认为中国电动车获得了不公平的补贴,它们可能会被征收追溯性关税。
但是……
限制中国电动车的进场,欧洲电动车就能得到发展了?
欧洲从来不缺乏制造汽车的好手,但近年来他们在传统汽车转新能源汽车上“犹豫了”。他们既想保留旧的化石能源时代的领先格局,还想着实现零碳、环保……
结果就是被之前在汽车行业上“一穷二白”中国率先探索出一条道路来……
在铺设这一条道路时,一大批产业相关的企业也站了起来,进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好比德系车背后的大陆、采埃孚、博世……它们是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有了它们,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此也就有了一道坚实的护城河。
目前仅电池一项,中国企业便拿下了全球超六成的份额。而欧盟想要发展电动车产业,很难摆脱对它们的需求。
梅赛德斯-奔驰CEO康林松此前表示,“竞争的加剧将有助于欧洲汽车工业生产出更好的汽车。”
欧洲不应该拒绝中国车辆进入市场,反而应该降低关税。
日媒在3月初的报道中这样说道:欧盟似乎倾向于限制中国EV的进口。另一方面,欧盟推进EV普及又需要降低价格。如果过度排除中国EV,区域内的汽车产业恐怕也无法发展。欧洲在左右为难之下打开大门的时刻已经临近。
急了的印度相较于西方国家,印度则显的“务实”多了。
它看到中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就是“抄作业”……
但,总抄不好。
路透社3月15日报道,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称,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印度将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全球制造中心”。
新政策中有这么一条,符合要求的公司将被允许以15%的较低税率,每年进口最多8000辆售价3.5万美元或以上的电动汽车。
目前印度对4万美元以下的进口汽车征收70%的高额关税,对4万美元以上汽车的税率高达100%。
也就说只要去印度建厂房造车,且符合他们的规定要求了,就可以获得相对较低的税率。
这一点,确实很吸引人。
“我们邀请全球企业来到印度。我相信印度将成为电动汽车的全球制造中心,这将创造就业机会,改善贸易。”
去年据媒体报道,比亚迪曾向印度提交了一份10亿美元的投资提案,拟与一家印度企业合作在印生产电动汽车和电池有过去印度投资的想法,后来也不清楚咋样了。
中国电动车车企们之所以没有蜂拥而至的奔向这个世界人口的第一大国,主要原因就是印度电动汽车的市场规模还太小。
2023年电动车型约占印度汽车总销量的2%,印度也定了一个目标是在2030年前达到30%。即便有了新政策,但印度要实现电动汽车领域的“全球制造中心”的野心,依然很难实现。
1、产业链。
2023年《福布斯》指出,印度的电动车产业链,可以说几乎一片空白。刹车系统是德国的、芯片是意法半、博世,电池和电机全部来自中国。
这便意味着,进驻印度的车企,在零部件上大量依赖进口,即便有关税的减免,但目前的印度市场,不足以撑起更多车企的野心。
有朋友可能就要问,那为什么还有个别车企愿意去印度呢?
主要是印度人口多,市场大。
2023年,印度市场的销量是389万辆。
同时印度也是车企们中长期规划之内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印度千人汽车保有量大约在36辆,市场增量潜力非常大。
但印度本土产业链的布局,可能需要很久。
2、工人。
这个话题,小编看到很多自媒体提到。
2020年12月份,印度班加罗尔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iPhone生产厂发生暴力事件,工人们洗劫工厂,要求按时发放工资和加班津贴。
除此之外,之前还有也有报道称,在印度生产的iPhone外壳,合格率不足50%。
但小编想说,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在扭转,随着产业链上的企业在印度布局,工人的数量度、素质一定会逐步提升。
3、经商环境。
2022年,印度执法局就冻结vivo印度公司相关的119个银行账户,总额达46.5亿卢比,其中包括vivo印度公司的6.6亿卢比定期存款、2公斤金条和约73万卢比的现金。
2023年,小米被冻结555.127亿卢比……
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21年底,有2783家在印度注册的外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业务,约占在印跨国公司的六分之一。
在印度的几家智能手机厂商无疑不经历过“触犯印度法规”的遭遇。
为什么诸多外企会触犯印度的法规?
一个词“朝令夕改”。
印度立法标准高,且不会提醒外企违反条例,也不会给外企“及时改正”的机会,会在外企违反一段时间后,直接给出高额的罚金。
这又让小编想起了一个词“钓鱼执法”。
结语如今,中国新能源起来了,是会有一些声音的。
他们甚至会说,特斯拉成就了中国一众新能源厂商……
但他们没有想过……
若是没有中国市场,特斯拉未必有如今的风采。我们不否认它带来了一部分先进的技术、一些经营理念,但它在中国也吃了N多的红利,包括市场、包括人口……
1953年,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座汽车工厂,在长春,如今还被人称为“共和国长子”。
70多年过去了。
中国人、中国企业走的路线也很简单,按部就班。
开始啥也不会,就模仿……
然后引进,再合资、合作,最终发展到如今的新能源的自主研发,这条路中国整整走了近70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也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在这70多年的摸爬滚打中,中国在本土建立起来了一套独有的电动汽车供应链体系,甚至有的企业已经将从原材料到整车的完全环节都盘了起来。
所以中国电动车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更先进,售价上也更便宜。
但是这一点美国不认,它是上来就锁脖;欧洲也不认,它们想再统治中国汽车市场50年;印度也不认,它自认为是“全球制造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文内部分数据信息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处理。
本文为原创内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搬运,已签全网维权,如有需求请联系本账号。
印度和美国一样开黑店的,把投资商吸引进来,投资以后,钱留下,人可以走了[吐舌头眯眼睛笑]
印度 对电动车企业 想 来个 关门打狗[得瑟]
印度減稅吸引汽車芯片取代中國高端制造業,對中國製造業打擊很大。要防止印度經濟軍事野心超越。中國要才取施措對付印度
对于屙三,不要搞什么合资建厂。就搞平行进口就行了,让它们风险自担就好了
然后都是我的
去了就关门打狗
来了养肥就宰。。。。
狗都不会来
印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完全没必要担心有小米和上汽
印度減稅吸引汽車芯片取代中國高端制造業,對中國製造業打擊很大。要防止印度經濟軍事野心超越。中國要才取施措對付印度
新能源车还在不断探索中,如果能把电池做好那前途无量,电动车能够代动燃油车那是后浪推前浪,中国加油一定引领世界汽车向前迈进。
为什么中国还允许卖美国车?
印度 对电动车企业 想 来个 关门打狗
吾观新能源汽车之兴起,实为时代之潮流所致。然而,欲速则不达,若只追求小利,未必能使其成就大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新能源汽车若能注重长远发展,遵循科学规律,方能取得可持续的成功。民无信不立,企业亦然。若能以诚信为本,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印度和美国一样开黑店的,把投资商吸引进来,投资以后,钱留下,人可以走了
为什么中国还允许卖美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