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随州城郊,擂鼓墩一带,岁月静好,仿佛时间在此停滞。然而,1977年的秋天,这片宁静的土地却迎来了不平凡的震动。
擂鼓墩爆破施工(示意图)解放军武汉空军后勤部正在擂鼓墩的东团坡兴建厂房,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然而,就在这繁忙的施工之中,一个看似寻常的午后,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
擂鼓墩工地施工(示意图)在爆破过程中,红色砂岩的山头上,竟然炸出了一大片褐色泥土。管施工的副所长王家贵的业余爱好是文物和考古,所以储备了不少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个发现让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片褐色土层下面,很有可能埋着文物古迹。于是,他立刻将情况和自己的推测汇报给了所长郑国贤。
说来也巧,这位郑所长竟也是个文物爱好者。他听了汇报后,当即叮嘱工人在施工时不要毁坏了文物,并向县文化馆报告了情况。
擂鼓墩工地施工(示意图)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开始逐渐挖出小件的铜器。直到工人在工地挖出了在汉墓中常见的那种青膏泥,两位所长开始确信,这工地下面极有可能埋着古墓。遗憾的是,当时并未引起县文化馆的充分重视,所以施工仍在继续。
两位所长十分有心,在后续的爆破施工中,开始明确规定每次所用炸药的剂量不得超过200克,装填炸药的炮眼不能超过60公分。事实证明,这个明智的决定,为我们保护下了一座珍贵的文物宝库。
爆破施工(示意图)1978年2月,在工人又一次填装炸药,完成一次爆破后,竟然炸出了一层人工铺成的石板。两位所长最终确定,这一定是挖到古墓了,于是当即决定暂停施工,并向县文教局反映了情况。
著名考古学家谭维四先生这次发现,引起了县文化馆的足够重视,考古专家很快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和勘探,确认是古墓无疑。勘察结果逐级上报给襄阳地区和湖北省相关主管部门。3月19日,时任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兼文物考古队队长的谭维四先生率勘探小组赶赴现场,对古墓的情况做了进一步的探明。
这是一座岩坑竖穴木椁墓,规模很大,形制也比较特殊。墓葬被盗掘过,但盗墓的是战汉时期,专家推测损失不会很大,并将其编号为“擂鼓墩一号墓”,而这擂鼓墩一号墓,正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
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现场1978年4月,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批准,对擂鼓墩一号墓进行考古发掘。5月11日,经过周密的筹备,曾侯乙墓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考古人员先是清除了墓坑内的残存填土、石板、青膏泥、木炭以及椁盖上的铺置物,让椁盖显露出来,然后将椁盖起吊。因长埋地下,木椁内已积满水,水面上漂浮着8口木棺。这一情景也超出了考古人员的预料。
擂鼓墩一号墓椁室分布情况他们先将浮在水面上的器物取出,随即针对这一未预料到的新情况,重新拟定了发掘计划。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后,专家决定组织抽水,降低水位,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墓内的文物。
曾侯乙编钟出土时的状态随着水位的逐渐降低,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套壮观的曾侯乙编钟。后来专家们对这套编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一致认为十二律俱全、一钟双音的曾侯乙编钟,是音乐性能最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乐器之王,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青铜乐器。
曾侯乙墓发掘现场发掘工作持续到6月中下旬,也就接近了尾声。经考古工作人员发掘清理,这座沉寂2400年左右的地下宫殿,出土礼器、乐器、漆木器、金玉器、兵器、车马器和竹简等15404件,文物保存之完好、种类之齐全、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彩绘二十八宿图衣箱出土物中,除了曾侯乙编钟,还有不少堪称世界级的耀眼明星。如彩绘二十八宿图衣箱,这件漆箱上彩绘的图案,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二十八星宿图。
青铜尊缶青铜尊缶,通高126厘米,腹径100厘米,重327.5公斤,可储存800公斤的酒,庞大的器身需分范铸造,再铸接为一体,是先秦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酒器。
曾侯乙墓出土的有字竹简出土自大墓北室的240枚有字竹简,是书写于公元前433年之前的墨迹简册,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竹简实物。
云纹金盏墓中出土的一件云纹金盏,通高11厘米,口径15.1厘米,共重2156克,是仿铜的金制容器,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重的先秦金器。
据考古专家统计,该墓中出土器物上所有的文字共计12696字,其中“曾侯乙”三字出现频率最高,在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了208次,成为推断墓主身份的有力证据。
曾侯乙墓发掘现场曾侯乙墓的发掘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这处庞大的文物宝藏,仍在散发着无尽的魅力。
这座古墓的发现,是一个考古学的重大发现,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让人们对这片古老的土地充满了敬畏与好奇。不仅让人们对古代随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揭示了随国与曾国之间的神秘联系。
作者 | 泽霖文史
来源 | 公众号泽霖文史「 zelinwen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