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驾崩时现场都有谁在?
雍正帝刚开始说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后来又改口说有7位皇子和隆科多在,并且在他们见证下,康熙帝传位于自己。66年后乾隆帝在禅位当年,谈起祖父康熙帝驾崩之时,闭口不谈有7位皇子在场,只说道有隆科多在场。
而雍正帝刚刚继位时,跟年羹尧通信时,对隆科多是高度评价,这一切的背后,都意味着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继位背后,有着很大猫腻。
雍正元年八月,在一次朝会上,雍正帝对满朝文武大臣说道:“我圣祖仁皇帝为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命朕缵承统绪,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当天)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
意思自己是仓猝之间,被康熙帝临终前一句话定为皇位继承人。
到了雍正二年八月,雍正帝再次说道自己如何被定为皇位继承人:“前岁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竟不知。朕若知之,自别有道理。皇考宾天之后,(隆科多)方宣旨于朕”。
同时还强调自己无意于皇位,真没有那个野心,实属是被赶鸭子上架:“朕向者不特无意于大位,心实苦之”。
并且这次说得更清楚,自己被选为皇位继承人,不要说别人不知道,连自己也不知道,是康熙帝对唯一在场的隆科多口述遗命,通过这种方式传位雍正帝。
也就是说当时在场的就隆科多一人,然后隆科多又叫雍正帝过去的。
雍正帝之所以经常说这件事,主要是因为康熙帝死得太突然,又不是大将军王老十四继位,而是自己爆了最大冷门继位,所以朝野议论纷纷,很多王公大臣不服他,民间也流传他或矫诏或篡位的说法,因此雍正帝只能强调自己没有野心,自己确实是父亲康熙帝钦定的继承人。
但是到了雍正五年十月,雍正帝却突然改变了说法,在一道上谕之中,他说道康熙帝驾崩之际,召他和诸兄弟还有隆科多入见,并且当面降旨,让雍正帝继承皇位。
到了雍正七年,出了曾静案以后,雍正帝为了反驳,竟然破天荒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在书中,雍正帝对于康熙帝驾崩时的描述更加细致到位:“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允禩)、塞思黑(允禟)、允䄉、允祹、怡亲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
而这段记录经过加工润色以后,被记载于《清圣祖实录》之中。
66年以后,在乾隆六十年,也就是乾隆帝禅位的当年,谈及康熙朝和雍正朝皇位交替之事,乾隆帝并没有采取自己父亲后面说的有七位皇子在此的说法,而是说道:“圣祖大渐,授位皇考,其时系内大臣隆科多宣传顾命”。
等于只是采取了雍正帝刚刚登基时的说法,而且更耐人寻味的是,雍正帝写成《大义觉迷录》以后,是全国大规模宣传,恨不得满世界的人都知道,而乾隆帝登基以后,竟然把《大义觉迷录》这本书给禁了,不允许百姓私藏和宣读,禁止发行和刊印此书。
那么为何雍正帝的说法前后不一,儿子乾隆帝也只采取隆科多一人在场说法呢?
从时间线上来说,雍正帝说的隆科多一人在场说法,是在他登基之初,当时并没有彻底集权,有着老八为首的反对派在。
而等到雍正五年改变说法时,已经是大权在握,铲除了老八为首的反对派。
到了雍正七年,彻底定下七位皇子还有隆科多在场说法时,当时这八人之中,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隆科多三人已经死去,十阿哥允䄉被圈禁。
三阿哥允祉和十二阿哥允祹已经被打压的唯唯诺诺,什么都不敢说。
七阿哥允祐则是因为腿有残疾,一直敬谨小心,当年连九子夺嫡都没有参加,雍正帝继位以后也是老老实实听从调遣。十三阿哥允祥更不用说,是雍正帝的铁杆亲信,雍正帝干什么他都支持。
再来说说所谓的康熙帝遗诏,虽然有一式四份,但并非是康熙帝亲笔所写,而是康熙帝驾崩以后,根据唯一在场之人隆科多的口述加工润色而成。
而在康熙帝驾崩不到两个月以后,雍正帝在回复大舅子年羹尧的密折朱批之中,对隆科多是高度评价道:“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希有大臣也”。
雍正帝这个新皇帝为何对隆科多有如此高的评价,当时他才登基,隆科多又能有什么功劳呢?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在雍正帝继位的事情上,隆科多此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康熙帝本来就是遗命雍正帝继位,那么隆科多就是一个传话筒,不会起到关键作用,雍正帝何至于如此评价他呢?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康熙帝驾崩时,雍正帝的确是动了手脚,不过说他篡位应该不至于,很可能是康熙帝死的太突然,身边又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场,没来得及交代后事,所以隆科多利用这个优势,扶持跟自己亲近而又毫无优势的雍正帝继位,使得雍正帝一开始对他是感激涕零,是高度评价。
当然雍正帝是不是动了手脚,其实并不重要,毕竟他登基以后的确有着一番不小的作为,光凭这个来说,无论他继位有没有瑕疵,有没有内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好皇帝。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