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不少影音爱好者,对于对音视频体验的要求也随之提升。部分发烧友甚至在自己家中搭建家庭影院甚至是影音室,满足自己观看音视频内容的需要。
在搭建影音系统的过程中,除了播放器、解码功放等输出端设备、以及显示器、电视等显示设备以外,作为设备间连接介质的HDMI线,同样至关重要。今天的文章内容里,也将围绕着如何挑选HDMI线缆来展开,聊一聊选购线缆的那些事。
分辨率与带宽的联系
提到HDMI线缆,便不得不说到HDMI这一规格。虽然HDMI规格已在去年迭代至HDMI2.1a版本,但如今主流的HDMI规格仍为HDMI2.0以及HDMI2.1。而HDMI2.0与2.1规格之间的核心差异,便在于带宽。其中,2.0规格的传输带宽为18Gbps,而2.1规格的传输带宽则达到了48Gbps。伴随传输带宽的大幅提升,HDMI2.1得以支持更高分辨率、帧率视频画面的传输,甚至可满足10K/120Hz画面的传输要求。
聚焦当前的消费市场,支持4K分辨率、甚至8K分辨率的电视机产品已然不少见。如果想要充分发挥显示终端的画质优势,也需要匹配能够满足传输带宽需求的HDMI线缆。而视频画质与传输带宽之间,也存在着计算转换的公式,可将显示设备所需的大致带宽计算出来,为HDMI线缆的选购提供参考。
以下的表格,则以8bit显示屏为基准,列举了各主流分辨率所需的传输带宽。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到,对比常见的4K分辨率,8K分辨率所需的传输带宽几乎翻了一倍。越高的视频分辨率、帧率,对于传输带宽的需求无疑也是更大的,二者之间呈现正比例的关联。前面我们提到,HDMI2.1拥有高达48Gbps的传输带宽。因此,对高画质、高帧率有要求的影音玩家,也需要选择支持更高传输带宽的HDMI线缆。
不同分辨率所需传输带宽
静态HDR与动态HDR
HDR(High Dynamic Range,即高动态范围)并不是一项新鲜技术,而随着近年来愈来愈多支持HDR的设备涌现,加之以HDR片源数量的不断增加,影音爱好者们也能更轻松地享受到HDR影视内容。
而目前智能手机也支持拍摄HDR画面,例如iphone 15 Pro Max可拍摄杜比视界画面,而华为手机则可以拍摄菁彩HDR(HDR Vivid)画面,在相机设置中启用以后,便可以拍摄HDR画面。
华为手机内置的HDR Vivid录制选项
我们耳熟能详的HDR标准,主要有HDR10、HDR10+以及杜比视界(Dolby Vision)。对于部分广播电视从业者而言,或许还对“HLG(
Hybrid Log Gamma
)”这一广播电视节目专属的HDR标准感到熟悉。而依照不同的元数据类型,我们还可以将HDR标准分为静态HDR以及动态HDR两类。
杜比视界(Dolby Vision)
静态HDR与动态HDR,两者之间有何区别?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静态HDR便是用固定的参数,套用在所有影像画面上;而动态HDR则可以根据不同的画面,匹配不同的影像画面,而后者呈现出的HDR效果,相对静态HDR而言,将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生动的色彩效果、层次感更鲜明的光影变化等等。
因此,想要享受更加极致的HDR效果,在播放设备、显示设备以及片源方面,最好选择动态HDR类型。像我们刚刚提到的HDR10+以及杜比视界,则属于动态HDR类型;而应用最为广泛的HDR10,则属于静态HDR类型。
杜比视界、HDR10与HDR10+
而HDR效果的呈现,与HDMI线缆的选择也有直接联系。HDMI2.1标准相较于HDMI2.0标准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带宽方面。迭代升级后的HDMI2.1标准,新增了对于动态HDR的支持。这也就意味着,若想要在电视、显示器等显示设备上,体验到HDR10+乃至杜比视界带来的震撼视效,输入端、输出端的硬件设备都需符合HDMI2.1标准,HDMI线缆亦是如此。
音频回传的重要性
对于搭建家庭影院系统的发烧友来说,几乎都会步入研究接口的阶段。而提到影音设备的接口,便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能——HDMI Arc(音频回传)。
相信影音爱好者对于Arc功能并不陌生,这项功能自2009年提出,至今已发展了14年时间了。Arc意为“音频回传信道(Audio Return Channel)”,伴随着HDMI1.4规格的诞生一同问世。这项功能的到来,改变了原有的影音设备连接方式。
以往影音设备的连接方式为播放器-功放/回音壁-电视,设备间通过HDMI线缆进行连接。其中播放器作为输出设备,而电视则作为显示设备。
现如今,随着智能电视的快速发展,电视在影音系统内也可扮演输出源的角色。而在刚刚的设备连接链路中,若想通过电视反向传输音频信号,则需要额外连接一路同轴或者光纤线。
有了Arc功能以后,便可以通过电视的Arc接口,仅借助HDMI线缆将音频信号回传给回音壁或者音响来发声,简化了线缆连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便于理线收纳。
伴随HDMI1.4功能一同到来的Arc功能,支持Dolby Digital 5.1、Dolby Digital Plus 5.1、DTS 5.1、LPCM 2.0等多种声音格式。但如今,伴随着视频画质的大幅度提升,音频品质自然也不会固步不前。而后,音质更加出彩的Dolby Atmos、DTS:X等声音格式也跟我们见面了。
配图来自杜比官网
而伴随着HDMI2.1的升级,一同到来的还有“升级版”的Arc功能——eArc,拥有37Mbps高码率的 eArc ,支持Dolby Atmos、DTS:X、Dolby TrueHD、AC-4、DTS HDMA、LPCM 7.1等更多声音格式,让影音发烧友的聆听体验提升至一个全新层次。而在设备选购层面,若想体验到eArc功能带来的影音体验升级,除了显示设备需要拥有HDMI eArc接口以外,连接的HDMI线缆同样需要支持eArc功能。
HDMI线缆的选择
前面我们提到了选购HDMI线缆需要关注的三个要素:带宽、HDR效果以及音频回传功能,这也直接关系到家庭影院的视听效果。不过除了上述的要素以外,选购HDMI线缆还有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这里,我们以绿联HDMI2.1高清线(型号HD140)为例。传输带宽方面,线缆自身传输带宽达到了48Gbps,达到了HDMI协会对于超高速线缆的标准。线缆支持8K分辨率, 也兼容4K分辨率下的多档画面刷新率;HDR效果方面,在HDMI2.1规格的加持下,线缆自身对于HDR10+、杜比视界以及HDR10都有着不错的兼容效果;音频效果方面,该线缆也可满足音频回传的连接需求,将线缆与电视机上的Arc/eArc接口进行连接,即可使用音频回传功能。
其他的注意事项,还包括HDMI线缆的屏蔽能力,以及自身的耐用度。
线缆的屏蔽能力方面,选用带有屏蔽设计的线缆,则有助于减少外部电磁信号的干扰,提升音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前面我们提到的这款绿联HDMI2.1高清线,则采用了四层屏蔽层的设计。
此外,一般搭建家庭影院系统,视频线的走线方式包括明线与暗线两种。明线即线材裸露在外,而暗线则是在装修阶段将线缆预埋进墙面,来提升视觉上的美观性。而提前预埋的布线方案,则意味着更换线缆相对更加麻烦。因此在预埋HDMI线时,选择耐用度更高的线缆,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而像绿联HD140高清线则采用了高强度尼龙编织外被,加之以加粗线径与镀镍接口,相对来说也更为耐用。
在搭建家庭影院系统中,选线布线的环节同样关键,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音视频呈现效果。也希望本文介绍的HDMI高清线选购攻略,可以为大家的选线布线提供帮助。关于选线布线,大家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问题?不妨在评论区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