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以勇猛善战而闻名,曾在长坂坡救出刘备的妻儿,又在汉中之战击退曹操的大军,被誉为“常胜将军”。然而,赵云在刘备手下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甚至被贬为“五虎上将”之末。为什么赵云一生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赵云的出身不高,没有足够的地位和势力。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出身于寒门,没有世袭的官爵和庞大的家族。他虽然跟随过公孙瓒、袁绍等人,但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和声望。相比之下,刘备手下的其他四位“五虎上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背景和影响力。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有着血缘和义气的纽带。马超是西凉马家的嫡长子,有着西凉军民的拥护。黄忠是汉中名将韩玄的部下,有着汉中地区的根基。这些都使得他们在刘备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
二、赵云的性格不合,没有足够的亲和和服从。
赵云是一个性格刚直、忠勇无畏、不善言辞的人,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但也不会阿谀奉承、随波逐流。他曾经因为不满刘备对关羽过分优待而离开了刘备,又因为不满诸葛亮对他过分苛责而与诸葛亮发生了冲突。这些都显示了赵云与刘备和诸葛亮等人在性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和隔阂。相比之下,刘备手下的其他四位“五虎上将”都有着较为柔顺、顺从、合群的性格。关羽和张飞虽然也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缺点,但都能够尊重和听从刘备的意见和安排。马超和黄忠虽然也有着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但都能够服从和配合诸葛亮的指挥和部署。
三、赵云的战功不显,没有足够的功绩和荣誉。
赵云虽然是一个勇猛善战、屡建奇功的将领,但他所立下的战功却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奖赏。他在长坂坡救出刘备妻儿的壮举,却被诸葛亮说成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义举,并没有给他任何实质性的封赏。他在汉中之战击退曹操大军的功劳,却被诸葛亮说成是“以卵击石”的鲁莽之举,并没有给他任何实质性的提拔。
相比之下,刘备手下的其他四位“五虎上将”都有着较为显赫、辉煌、受人敬仰的战功。关羽曾经单刀赴会,斩杀颜良文丑,又曾经水淹七军,横扫华南,被封为“汉寿亭侯”。张飞曾经在长板桥一声吼,吓退百万曹军,又曾经在江州一战,斩杀魏延,被封为“西乡侯”。马超曾经在渭水之战,大败曹操,又曾经在陇西之战,大破魏军,被封为“平西将军”。黄忠曾经在定军山一箭,射杀夏侯渊,又曾经在天荡山一战,斩杀张郃,被封为“征西将军”。
四、赵云忠于汉室,并非忠于刘备。
他曾经跟随公孙瓒,后来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七年后才再次与刘备相见。他跟随刘备三十年,参加了多次战役,屡立战功,但也多次劝谏刘备不要为了私仇而忽视国家大事。他在蜀汉朝堂上曾经说过:“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这句话让刘备大怒,认为赵云不忠于他,而是忠于汉室。
赵云性情过于耿直,刘备不喜欢。在刘备入蜀后要封赏大臣,赵云却站出来反驳:国贼未除,不能让自己先于安乐,应该把土地分给百姓。反驳刘备的指令,刘备更加的不喜欢。
另外刘备武有关羽张飞亲兄弟,文有诸葛亮,赵云不是急需人才。
综上所述,赵云一生得不到刘备的重用,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不高、性格不合、战功不显,并非忠于刘备等原因。这些原因使得他在刘备心中没有足够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亲和和服从,也没有足够的功绩和荣誉。因此,他虽然是一个忠勇无双、常胜无敌的名将,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