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国的血与火(5)——战争!战争!为了最后的尊严

白桦林 2020-12-02 10:38:55

自1967年的六日战争,以色列犹太人以一场闪电般的战争横扫了阿拉伯各国。短短的六日,阿拉伯世界在犹太人的兵峰下濒临崩溃,军队不堪一击,西奈半岛、耶路撒冷老城、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这些战前阿拉伯人土地全部沦陷,一百多万居住在这些地方的阿拉伯兄弟被以色列赶出家园沦为难民、纳赛尔领导下的阿拉伯复兴成为幻影。整个阿拉伯世界充斥着报仇雪恨的声音。

1970年9月纳赛尔逝世,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因为六日战争的原因,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盟主的地位受到动摇,国内经济低迷动荡,国内要求在战雪耻的呼声不断高涨。萨达特也意识到以色列人在埃及土地上的一天埃及就没有机会进行改革。萨达特决定经由战争手段取回在六日战争中的失土。

同样的在六日战争中失去了戈兰高地的叙利亚,被誉为中东雄狮的哈菲兹阿萨德也选择了以战争的方式夺回被占领的土地一雪前耻,并争取取代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者。

但阿拉伯世界由于六日战争的惨败,内部也发生了分裂。相对于埃及和叙利亚的战争呼喊,同样损失了大量土地的约旦却不想再发动战争,害怕在一次战败丢地。而叙利亚和伊拉克、约旦因巴解组织等问题都也产生了摩擦,阿拉伯国家内部分歧渐显。

70年代初,美苏两国各自都陷入了困境,美国被越南战争所困扰而苏联也被自身的经济问题所困扰。两国都采取了新一轮的缓和政策,都不希望中东再次陷入战争。

由于阿拉伯各国军队基本上都苏式装备,苏联的政策遭到了埃及等国的不满,开始对苏联施加压力,以驱逐军事专家和技术员来胁迫苏联改变政策,为保住这个中东的桥头堡,苏联开始向埃及提供先进的导弹和武器装备。

在国际上,萨达特通过频繁的沟通得到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不结盟运动的参与国和非洲统一组织100多个国家的支持,在欧洲方向甚至得到了英、法、西德三国的支持。

1973年埃及开始频繁的在运河西岸举行军事演习,以狼来了的策略迷惑以色列。在军队内部由于吸取了上次战争的教训,作战计划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得以色列的间谍无法得到真实的信息,将错误的信息传回了以色列。此时的以色列由于上次战争轻易的胜利,普遍产生了对阿拉伯各国的轻视,根据间谍传递回来的信息,以色列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忽视了战争毕竟的情报。

10月6号凌晨,离阿拉伯联军计划的开战时间还有6小时左右,以色列终于从埃及军队中的间谍处确定了战争真的一触即发,但以色列内部对战争真的是否爆发还是存在分歧,丧失了动员的时间。

战争爆发了,埃及军队在出动了200架飞机对以色列控制的运河东岸阵地进行了空袭,随后埃军两个集团军9万人,850辆坦克和1万多台车辆在“真主万岁”的口号下开始跨越苏伊士运河,向以色列巴列夫防线。在埃军灵活的战术下和高昂的士气下,这条以色列投入了大量资源的防线迅速失守。埃及军队继续向西奈半岛内陆推进。消息传到特拉维夫,以色列还是没有重视埃军,以为只是占了突袭的便宜,后续援军就能打退埃军。但事实给了以色列当头一棒,以色列引以为豪的空军在埃军萨姆6导弹的攻击下损失惨重,坦克集团在埃军反装甲武器下被打残。但埃军致命的转折点出现了,在击溃了以军的援军后,埃军没有迅速推进,反而挖起了战壕让以色列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在北面叙利亚在戈兰高地也同时发动了进攻,1500门火炮100多架飞机对戈兰高地以军阵地进行狂轰,大批坦克迅速开进高地与以军坦克进行阵地争夺,第一天叙利亚就占领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区,以军在戈兰高地面临崩溃,神一般的转折也出现在了叙军身上,戈兰高地核心战略位置唾手可得的情况下,叙军指挥官竟然停止了进攻。以军再次得到喘息。以军源源不断的后备军开到了戈兰高地,叙军失去了战场的主动,以军开始反击。10月10号,叙军败退回开战时的边界。

西奈半岛,一样得到喘息的以军在美国人卫星的支持下,找到了埃军战线上的薄弱点,进行了快速穿插,直接突击到了苏伊士运河边上将埃军一份为二,并消灭了具有很大威胁的防空和反坦克营地,局势迅速恶化。以军重新得到了压倒性的空军和坦克优势。

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国际上同样激烈,阿拉伯所有的国家真正的联合在一起利用石油武器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报复。对于美国和荷兰等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沙特等国宣布对其禁运。原油价格迅速飙升直接造成了1973年西方的经济危机。

埃军在西奈半岛被一分为二失去了所有的主动,封锁运河堵住了半岛上埃及第三军团以向埃及撤退的道路,第三军团陷入绝境。西奈半岛再无威胁以军开始准备度过苏伊士运河向开罗进发,虽然埃军拼死抵抗但到停战时以军离开罗只有101公里。

在戈兰高地,以军夺回阵地后决定越过1967年的停战线进入叙利亚本土攻击大马士革打算彻底击败叙利亚。此时叙利亚已经没有希望独自守住战线,由于阿拉伯国家的战况迅速恶化,战前有嫌隙的约旦和伊拉克迅速出兵协防叙利亚,伊拉克军队强悍的战斗力让岌岌可危的叙军战线出现了好转。稳定战线后,叙伊两国联合约旦等国派遣军谋划重新反攻以军夺回叙本土被占领土。

战争进行到10月22号,美苏两国结束了谈判,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协议。美苏两国各自命令以色列和埃及立即停战。到26日,有组织的战斗全部结束,双方军队各自回到开战前的边界。

这场整个阿拉伯世界都为之团结的雪耻之战,却遭到了失败。虽然以色列此次战争也损失惨重,但作为主力的埃及和叙利亚损失更重。阿拉伯世界内部首次出现屈服的声音,作为阿拉伯世界领头人的埃及屈服了。1977年萨达特突然背弃他的阿拉伯兄弟们亲自前往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的条件从以色列人手中换回了一部分的西奈半岛(还不是全部)。1979年3月签署《埃以和约》,结束了两国之间历时三十年之久的战争状态。

埃及的屈服,让整个阿拉伯世界蒙受了背叛,其恶劣的开端导致阿拉伯各国内部也出现了屈服的暗流阿拉伯世界再无团结。以色列南部地区再无威胁,使得随后的以黎战争再无顾忌,巴勒斯坦人民苦难进一步加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