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选举正式启动,尽管计票程序尚未启动,胜负格局已隐约显现。多家英国主流媒体,包括《每日邮报》与《星期日泰晤士报》,均报道首相苏纳克计划于周五拂晓时分宣布离职的决定。
在官方统计结果揭晓之前,苏纳克的辞职预告彰显了他对选举结果的深刻预见。此前,多数英国主流媒体与民意调查机构普遍预测,工党将超越苏纳克领导的保守党,仅是胜算大小的差异:部分预测工党将创下历史新高,占据议会650席中的484席,形成绝对优势。目前看来,工党终结保守党长达十多年的执政已成板上钉钉,其领袖基尔·斯塔默即将接任首相。
今年4月,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经济增长的修正数据,揭示出四季度GDP环比下降0.3%,连续两季度下滑,标志着英国技术性衰退的到来。这一经济表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实属罕见,成为苏纳克难以连任的核心因素,民众期盼政党更迭能带来转机。
那么,工党掌舵后英国经济能否迎来蜕变?从工党近期展现的对华立场来看,其务实态度已属不易,这无疑是积极的信号。
据观察者网7月4日最新资讯,工党宣称将引领中英关系迈向“持久且策略性的发展轨道”,主张“在合作空间上携手,在竞争领域里竞争,并在必要的挑战中正面应对”。工党的影子外交负责人大卫·拉米在接受采访时进一步阐明了立场,他指出面对中国这一重要伙伴,英国需维持政策的连贯与统一,并表达了对苏纳克政府在中国交往上的疏离感到遗憾,认为英国应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全面交流,不仅限于外交层面,各政府部门也应加强访华力度。
显然,工党的立场体现了对中国既竞争又合作的双重重视,与苏纳克时期将中国视为对抗目标的策略截然不同。在苏纳克执政时,英国几乎全面追随美国的对华政策,从G7峰会到巴以、俄乌冲突,均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甚至成为欧洲少数积极支持以色列的国家之一。而基尔·斯塔默若掌舵,预计会对上述议题采取更为理性和平衡的态度。
从宏观视角审视,近年来欧洲多国为迎合美国,不惜牺牲自身利益,在贸易战等议题上向中国施压,此举严重侵蚀了与中国的关系,阻碍了双边经贸合作的深入。以具体数据为例,2023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占全球比重高达35%,远超其后九位国家之和,而英国却设立贸易障碍,阻碍中国产品进入,直接导致英国国内2023年通胀率飙升。
工党之所以能胜出,实则是对手保守党的种种不济,无形中铺就了胜利的道路。在苏纳克掌舵保守党之前,该党已深陷泥潭,丑闻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前有约翰逊“聚会门”的喧嚣尘上,后有“生菜首相”特拉斯引发的金融风暴,无一不触动着英国民众的敏感神经。加之疫情阴霾与俄乌冲突的双重打击,通胀肆虐,能源短缺,民众对保守党的失望与不满情绪已累积至沸点。
苏纳克的登台,更像是保守党内的一场权力自救行动,缺乏民众广泛而坚实的支持基础。在民众心中,任何政党似乎都能成为保守党的替代者,更遑论那代表着广大中产阶级心声与利益的工党。因此,工党尚未全力施展拳脚,保守党便已自乱阵脚,摇摇欲坠。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工党领袖斯塔默,他的背景与苏纳克截然不同,没有显赫的家世作为政治资本的加持,也非豪门贵胄之后,而是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辛勤耕耘的工匠,母亲则是守护生命的护士,这份草根底色让他与民众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斯塔默在步入政坛之前,还曾是一名致力于捍卫人权的律师,他深刻理解并共鸣于民众因通胀高企而感到的生活重压。
在英国民众眼中,这位深知民间疾苦、接地气的领袖,相较于对民生细节知之甚少的苏纳克,无疑是更加贴近人心、值得信赖的存在。如此对比之下,斯塔默的崛起,不仅是对工党的一次胜利,更是对英国政治生态中那股“接地气”力量的有力证明。
同时可以看到,从工党领袖斯塔默到外交前线的拉米,其言行间无不透露出中英关系有望迎来新一轮对话与接触的积极信号,这不禁让外界纷纷揣测,中英之间是否即将迎来全面关系回暖的春天?
当然,我们仍需保持一份清醒与审慎。全面破冰之说,目前看来尚属奢望,其背后横亘着三大难以逾越的障碍。
首要障碍在于,工党所秉持的对华策略,虽力求在合作中寻求共赢,在竞争中保持理性,在必要时勇于挑战,这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倡导的“竞合”理念不谋而合。但这样的策略,本质上仍是在维护国家利益的框架内进行的微妙平衡,意味着中英关系虽可能迎来局部缓和,但深层次的分歧与挑战依旧存在,斗争与博弈难以避免。
第二大障碍,则源自英国与美国之间盘根错节的利益纽带。无论是金融市场的深度绑定,还是军事合作的紧密无间,都使得英国在推进与中国的关系时不得不顾及美国的立场与反应。斯塔默虽有意推动全球自由贸易议程,促进英国服务业的海外拓展,但在美国内部保守势力抬头,如特朗普等人物重返政坛的假设下,英美经贸政策的分歧或将加剧,届时斯塔默能否坚守初衷,成为未知之数。
至于第三重障碍,则关乎工党执政的稳定性与长远性。作为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决定了工党难以从根本上撼动英国既有的社会结构与利益分配格局,阶层固化带来的矛盾与冲突难以通过单一政党的努力得到根本解决。
最后:在国际保守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寄希望于单一政党改变国家间复杂的外交格局,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终究是由各自的经济基础、地缘战略考量及军事实力等硬实力所决定,而非单纯依赖于政党间的情感纽带或外交辞令的粉饰。
英国殖民印度那么多年,反过来让印度人当了领导,现在俩不亏欠,吃亏的是美国这个世界霸主,将迎来一个印度总统,让一个娘们、在它们头上作威作福,拉屎拉尿,说到底、这兄弟俩真是轮流倒霉。😄
不要指望流氓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