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说:女孩是爸爸的小情人,男孩是妈妈的贴心人。这话不无道理。
在大多数家庭里,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现象。
“爸爸,不准欺负妈妈”
“爸爸,不准亲妈妈,妈妈是我的”
“妈妈,你走开,我要和爸爸在一起”
“长大后,我要嫁给爸爸”
每个家里,都有一个爱吃醋的“柠檬精”,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会发现男孩更喜欢依赖妈妈,女孩更爱亲近爸爸,而他们都会把同性的父母当作“对手”,想要霸占异性父母的爱。
其实,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大部分家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男孩更爱妈妈,女孩更爱爸爸呢?
要讲清楚这个,我们就要去了解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的三角关系
“俄狄浦斯情结”通俗点讲就是恋父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反映了男孩爱母憎父的本能愿望,在女孩身上也存在着恋父情结。也就是说,儿子更偏爱妈妈,女儿更偏爱爸爸。
从3-4岁左右开始,幼儿会对异性父母产生一种带原欲冲动的亲密依恋感,这实际上是一种“本我”。
孩子在三岁左右开始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这个时候,男孩子不想离开母亲,则呈现出排斥和嫉恨父亲,而女孩子除了母爱外,还要把爱转向父亲,甚至要与母亲竞争而独占父亲。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状态时,代表孩子已进入了俄狄浦斯期。
这种恋父恋母情结,在幼儿时期,这是正常现象,但是较大的问题是,会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呈二元关系。在精神分析里并不支持亲子关系里仅二元关系的建立。普遍的核心家庭结构应该是父母与孩子建立三元关系,这样更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如何帮助孩子度过俄狄浦斯期?
如果在外界环境的积极配合下,幼儿逐渐找到了巧妙处理“自己-母亲-父亲”三角关系的一些方法,就会产生举止分寸比较适度的“自我”,以平衡“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这个幼儿就安全地走出了俄狄浦斯情结。
假若幼儿在“情感敏感期”未能得到父母的正确引领,沉浸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焦虑冲突中无法自拔,就会对其今后一生的性心理发展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走出俄狄浦斯情结?
(1)异性父母,对异性别孩子在表达关爱的时候,要巧妙地转移孩子对自己身体敏感部位的过分亲密的接触,以免刺激孩子的性幻想。
(2)父亲对待儿子时,要树立起阳刚之气,表现力量感,逐步让儿子认同爸爸,进入男人的世界;母亲对待女儿时,多展现女性柔软之美,如漂亮的裙子、发夹等,逐步让女儿认同妈妈,进入女人的时间。这是孩子角色的认同:男孩学爸爸,女孩学妈妈。家庭中角色清晰,孩子就会健康发展。
(3)在孩子4-6岁这一充满内心纠结愧疚之情的特殊时期,一定要坚持正面管教,杜绝严辞呵斥或打骂体罚,以免加剧孩子内疚自责的负面体验,进而动摇他们构建自信人格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