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比曹丕刘备晚称帝原因

小鸿哥看历史 2024-11-10 05:14:40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称帝。公元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称帝。这时候孙权接着称帝也没什么不妥,但他却拖到公元229年才称帝。比曹丕晚九年,比刘备晚八年。​ 很多人讲是孙权地位卑微才不敢称帝,这个我认为不对。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论身份地位不过一亭长,不也称王称帝开创大汉。三国志讲孙坚是孙武之后,就个有点扯。但世代仕吴(就是在江东做官的)这个倒是真的。孙权的父亲孙坚怎么说也在东汉时做过长沙郡太守、破虏将军、豫州刺史、爵位乌程侯等。论出身地位远胜刘邦朱元璋等开国之君了。刘备虽然说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但实际也不过是卖草席鞋。曹丕是宦官之后,爷爷曹嵩是太监曹腾的养子。他们能称帝,孙权为啥就不能?为啥要自卑?说孙权自卑不过是魏人的说法。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派赵咨去见曹丕。赵咨讲:据三州虎视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虎视天下才是孙权本质。

​ 还有人讲因为曹丕刘备的称帝更具合法性。曹丕是汉献帝禅让,刘备是以汉室宗亲继承。孙权反而没有,那么历代帝王也有不少不是禅让的吧,也有不少也不是继承的。难道他们不合法?合法正统历来有非常多的说法。1五帝感生之统:如刘邦就讲当年是蛟龙在其母刘媪身上播的种,所以刘邦是赤帝之子。曹魏也把曹家~先祖跟黄帝扯上关系。2儒家道统:尊孔子,行儒术。这也是历代王朝封孔子为至圣先师,后人为衍圣公。3王道所在之统:如南宋,王道来到临安,所以是正统。如蜀汉,东晋人讲汉之王道在蜀汉,所以是正统。虽然魏禅让晋,但晋应是继承王道之统。4地统,处中国。中国指中原,华夏之中心。今天来说就是河南一带。5法统:五帝,尧舜、汤武算先王之法、宗周之法。总的来说就是禅让、革命、继承。6礼统:开始是指华夏之礼、周礼。反正先朝的礼都算吧。这也是蜀汉实行汉初礼仪制度的原来。7一统天下之统:就是统一天下的王朝。以上第3点跟蜀汉有点关系、第4点跟曹魏有点关系、第5点曹魏蜀汉都有点关系、第6点三国都有点关系,但蜀汉最接近汉朝。 但这些都不是孙权晚称帝的原因,孙权早有帝王之志。公元200年孙策死后,孙权接班。周瑜推荐鲁肃,孙权接见了。鲁肃为孙权做了战略规划。鲁肃讲: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虽然当时孙权讲:现在只想治理好江东,辅助大汉。你所说的不是我能去做的。但孙权心动了,对鲁肃越来越好。三国志讲: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东吴众人皆劝投降。鲁肃对孙权讲:我投降的话,曹操会让我回到家乡从小官做起。将来做到一郡太守一州刺史州牧也非难事。但将军你投降,能到那里去?孙权讲:他们的投降论我大为失望,只有你的想法跟我一样。要当皇帝的现在那能投降呀。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宴请众臣,张昭拿着酒杯要歌功颂德。孙权讲:当年要是听了张公你的话,现在不知道在那讨饭呢?(赤壁之战时张昭主张投降)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在登祭台时回过头来对众人讲:以前鲁子敬就经常对我说这件事,真是明白时势的发展呀。说明孙权早有称帝之心。

​ 孙权早就有称帝之心,也有那个实力。天下十三州:曹魏占了九个州多一点,实力最强。蜀汉只占益州,实力最弱。东吴占了三州(荆州北部一个半郡在魏手上,杨州北部两个郡在魏手上),实力弱于魏但强于蜀汉。蜀汉能称帝,东吴为啥不能称。孙权迟迟不称帝只是时机未到。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蜀汉这边口诛笔伐。并为汉献帝发丧。公元221年4月刘备称帝。东吴都保持沉默,刘备称帝后孙权开始在长江沿线布下道道防线。并把指挥所迁至武昌。孙权这时不称帝是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刘备,而曹魏不要在背后捅刀子。公元221年刘备七月,马上派人向刘备求和。刘备不同意,八月孙权就向曹丕称臣了。说明孙权做了三手准备。1布下防线,军事布署。2向刘备求和3向魏称臣。十一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众人皆反对不受封。孙权讲:昔日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不也一样接收项羽汉王的封号吗?只因时势是这样,有什么不好。潜意就是刘邦都能暂时接收项羽的封号,日后一战成功灭项羽成就帝业。我将来也能如刘邦这样。孙权暂时向魏称臣只是要换取魏两不相帮或帮东吴。 公元222年孙权改年号为黄武,孙权只是吴王按理是不能有年号的。年号是皇帝才能用但他却用了年号。无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实。曹魏年号为黄初,蜀汉年号章武。有人讲是各取一字,表明孙权要在两方打太极。公元222年七月夷陵之战东吴大胜,八月东吴追击的军队退军。九月曹丕派三路军征东吴(早几个月这样干不就好了,曹操的棺材板都翻了)。东吴境内的蛮夷还未平定,荆州的武陵零陵的蛮夷依然暴动。杨州的山越人躲在山上。交州的蛮夷更是经常暴动。于是孙权上书:都是我的错荐陛下生气了,我会改正的。如何陛下的气还难消,我只能把我所管的土地人民还给陛下。我自愿流放交州,一直至老死。孙权真能忍,怪不得陈寿讲像越王勾践。十月的时候听到刘备还在永安白帝城未回成都,马上派人去求和。打了胜仗却急着去求和。刘备当时还写信给陆逊:听说贼人(魏军)已经到江陵了,我也要再次东行。将军你觉得行不行?陆逊回:你们还是好好养伤吧。夷陵之战蜀汉元气大伤,蜀汉也没有力量再次东行。刘备同意议和了,双方都派了使者。这次孙权也是三手同意准备。1军事上派三路军拒魏的三路军2向曹丕示弱3再次向刘备求和。孙权收到刘备的书信后讲:我已深刻知道错了,乞求还是跟以前一样通好。孙权却并未回信给刘备,因为他不知道咋称呼刘备。写陛下吧,那不是又再次称臣了。写汉中王吧,刘备不高兴。(刘备东征前,派诸葛瑾去救和。诸葛瑾是称刘备是陛下的。但这跟孙权没半毛钱关系。)孙权这次却对派去蜀汉的东吴使者讲:你还是称刘备为汉中王吧。有两个意思1不认刘备继汉室的帝号2你的汉中王,我是吴王。咋俩一样高。孙权一边跟蜀汉求和,一边对曹魏临拒守。一边跟蜀汉复通,一边跟曹魏犹相往来。所以这时孙权没必要去称帝去刺激两方。 公元223年曹魏再次征吴,因为曹丕多次要吴王太子孙登入朝。其实就是人质,曹丕讲人到了马上退军。孙权当然不肯了,推以年幼找一堆理由。东吴再次打退魏军。群臣开始第一次劝孙权进位称帝,孙权坚决不同意。历来无论是称帝还是禅让都要多次劝进的。曹丕不也让了三次,刘备不也让了三次。众人以为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孙权讲:大汉朝衰败成这样,我一点忙都帮不上。那里有心意争大位呀。(这话众人不信,孙权自己也不信。)于是又讲:前年刘备要打过来,如果我不向魏称臣接受封号。魏和蜀要是同时打过来我们就危险了。这话放到公元221年和222年还有点道理。但现在已打败蜀汉,也两次令魏败而回。正是因为得罪了两家才不能称帝。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称帝了曹丕能放过东吴?相当于打他脸,必竟当初是他要接受称臣的。曹丕称帝在蜀汉眼里篡汉是贼人,孙权称帝蜀汉能跟他和平相处吗? 公元223年四月刘备死了,孙权马上派冯熙去吊丧。接着又派他去使魏。同一个人先使蜀汉再使曹魏。曹丕不高兴的对冯讲:吴王如果要修好关系,就应该派军队去川口江关。攻占巴蜀的地盘,怎么还跟蜀汉修好。(孙权一边跟蜀汉修好一边支持蜀汉南中叛乱。)

​ 公元223年十一月蜀汉派邓芝使东吴。邓芝跟孙权摊牌:大王你如还委屈求全于曹魏,却还想保持独立。曹魏肯定要王太子入朝为人质,不同意的话曹魏会征伐。我蜀汉也顺流东进,我们结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于是孙权跟曹魏断交,跟蜀汉联盟。但此时孙权还是按住不称帝:曹丕必竟生气要打他,此时蜀汉是联盟。冒然称帝会刺激到蜀汉。 公元224年曹丕又率大军伐吴,留下一句话就退军了: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三次打退曹魏,蜀汉又重修好了。孙权想称帝了,但还不知蜀汉的态度。蜀汉邓芝再次使吴,孙权趁机试探:如果天下太平后,蜀汉东吴分别治理天下那不是很好。邓芝回: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灭魏后大王不知道天命在谁那(不降蜀汉)。那我们各做各的准备,战争才开始。孙权大笑你说的真是大实话呀。得知蜀汉的态度,孙权暂时不称帝。曹魏随时会打过来,这时再刺激蜀汉不好。 公元225年蜀汉南征平叛,东吴也有数万人反叛。江东四大家族顾雍当丞相。另一个江东四大家族陆逊早已经是大都督。东吴政权开始江东化了。公元221—公元228年间,因为孙权一直在做一件事:江东化。其间头发生一小插曲:张温暨艳选拔江东官员,发现很多人都是有问题的,鱼龙混杂。要不就是没有才能的靠家里的。十个最多能留下一个人。看起来是为东吴着想忠于孙权,但并不领情。暨艳自杀,张温下狱。很多人上书求情,孙权都不鸟。(张温名气非常大,连张昭都抓着张温的手讲:老夫的意思,君明白了吧)这事传到诸葛亮耳中,想了几天下明白:张温把事非善恶分的太清了。

公元228年蜀汉在二底左右第一北伐。三国志讲是春,我认为蜀汉北伐必然在二月春耕之后。四月蜀汉败退。接着东吴为支援蜀汉,发动石亭之战。大约在七月周鲂献诈降书。孙权八月任陆逊全琮朱桓等人各率三万人伏击。曹休率十万人前去。九月石亭之战大胜,俘斩万人。曹魏为反击把前去关中平叛的张郃诸军调到荆州,听司马懿节度准备顺江而下伐吴。但因冬天水浅船无法航行,暂停计划。张郃于是率军暂屯方城。有人讲张郃是去支援石亭之战的。时间上不对,石亭之战都打完了。张郃传讲的很清楚:司马宣王治水军於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公元228年冬诸葛亮急攻陈仓,魏国又立马调张郃率军前去救陈仓。诸葛亮在给他哥哥的信中也讲:使贼人不得尽力向东。有了这次的事件,孙权感觉东吴蜀汉联盟更加稳固了。 公元229年群臣再次劝进,这次孙权不在推让了。1江东化大体完成2东吴蜀汉联盟稳固,蜀汉撑权的诸葛亮是支持联盟的。3曹魏必竟是最强,东吴需要蜀汉,蜀汉同样也需要东吴。孙权派人去蜀汉讲:希望并尊二帝,就是东吴承认刘禅为汉帝。蜀汉承认孙权为吴帝,但都不认魏帝。蜀汉群臣都讲跟东吴绝交。诸葛亮力排众议讲:孙权有这个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如果绝盟北边要防魏东边又要御吴。继续联盟魏国的军队不得尽力向西。蜀汉派陈震前去东吴,代蜀汉跟孙权升坛歃盟。并约定共讨魏贼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