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孩子人格发展期,也是他通过社会不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尽管现在社会从家长角度来看成绩大于一切,可孩子内心,却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比如个性自由、交朋友、渴望被认可、被欢迎。
但是更多时候,他内心的渴望并不能如愿实现,学业的压力考试的焦虑,竞争的现实,父母的庇护和干涉,使孩子不能准确的自我定位。
01、相比女孩,男孩更容易出现“社交隔离”某专门接收12-17岁青少年的少年营,它的主题就是打开青少年身心,创造亲密社交。
创办机构在他们接待的200多位青少年中,通过在营会的表现和后期数据统计分析出青少年成长的规律,经过历届营会分析表明,在社交方面,男孩相比女孩子更容易出现社交不良,也称之为“社交隔离”。
社交隔离即一个人疏离社交,也就是常说的“宅”,缺少面对面社交的兴趣和能力。在参加营地活动中,男孩们属于慢热,配合度不高,组织的集体活动参与不积极,进入状态比较慢。
一些参加营地活动的男孩子,不肯交出手机,组织的活动敷衍不投入,在其他同学玩游戏气氛热烈时,一部分男孩子却在一旁闭目养神,就算老师用各种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无济于事,难得说出一句话,或回应一个微笑。
而很多参与活动并不积极的男孩子,却在参加了夏令营后,第二次继续报名冬令营,这使营地负责人都深感意外。
参加营地活动后给出了超高的认可度,80%也都是男孩子,并且活动结束后,很多男孩子仍然依依不舍。
不论消极还是高度认可,这部分人都是男孩子。这不免给出了一个信号:男孩子缺少在愉悦环境中,与人面对面互动社交的机会。
当他们一旦在愉悦的环境中体会到社交的乐趣,他们的欣喜和认可度超越女孩,并且他们进一步社交的积极性也会高于女孩。
02、男孩的“社交隔离”危机,因为时代对每个人来讲社交是刚需,尤其是孩子到了12岁进入社交敏感期,他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开始有强烈的意识,迫切渴望得到认可。
有科学研究表明,人大脑中受环境刺激释放愉悦感的奖励系统,即“腹侧纹状体”,在13岁开始会把社交领域变为重点。
青春期开始孩子和同龄伙伴的重视度已经超过父母,他们想融入同龄人的圈子,而男孩子更容易遭遇”社交隔离“是因为时代。
首先,学业压力导致男孩子更缺少社交机会,在应试时代,孩子们的学业压力普遍都很大。
而男孩子们更是承载着家里的顶梁柱,要出人头地这样的传统观念,很多家庭的想法即使女孩子靠读书不能改变命运,还会有靠嫁个好老公这一条途径,女孩儿在学业压力方面则相对男孩宽松一些。
其次,男孩子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有相关调查表明,男孩子用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比女孩子至少高3倍,与点社负责人表示在营地活动中,男孩子们激烈地讨论王者荣耀,并且他们表示对防沉迷系统,可以有多种方法绕过去,甚至还能提出防沉迷的有效措施。
而女孩子们却对游戏话题完全没有感觉,这是由于大脑结构的差异,男孩子更喜欢在具有竞技性的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
03、男孩子们,到底在渴望什么?在与点社一位来北京的16岁男孩书涵,每一期营地活动中他都报名参加,并且入营那天会提前到营地仔细地打扫卫生。他妈妈问为什么给参加营地活动中不在乎手机被收,书涵表示,因为在这里有自由空间,和大家一起做小游戏、聊天的乐趣比手机游戏更有吸引力,并且他喜欢这种不被迫学习而是玩乐中学习的氛围。
书涵表示,参加这个营地活动,老师如同朋友给予他们尊重和平等,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大家有决策权,可以尽情发挥放开自我。
从这位少年的表述不难看出,男孩子渴望社交,他们渴望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渴望有自主决策权,平时沉溺于游戏只是在没有亲密伙伴的情况下一种无奈之选。
04、家长做这几件事,男孩子远离“社交隔离”男孩子并不是不喜欢社交,体会独立和伙伴的认同感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只是由于学业的压力和游戏的吸引使他们的社交状况“雪上加霜”,家长要做这几件事,让男孩子远离“社交隔离”。
1、多创造社交机会
男生天生的性格导致不像女生那样擅长社交,女孩儿一件小事不由自主地就可以创造社交机会。比如课间几个女孩子上厕所都会结伴,休息时相约出去逛街或者游玩,而男孩子就很难意识到自己创造这样的机会。
家长要帮助他多创造社交机会,比如鼓励他多参加公益活动、社区活动,给他费用让他和同学一起吃饭、看电影等等。
2、创造平等的沟通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和青春期的孩子做朋友,真诚地沟通,给孩子营造平等自然的沟通环境,让他感受到良好沟通的乐趣,有社交的欲望。
3、让男孩子承担更多责任
从小锻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们体验真实的生活,这也是快速成长的捷径。在劳动中体会到成就感,培养责任感,锻炼他与人合作完成一件事的能力,也从中体会到乐趣。
凌晨妈妈来叨叨:
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得不到来自多方面的接纳、理解、引导和实际帮助,他们内心感到孤独,缺少同伴、少了社交,尤其在互联网遍及的当下,他们空余时间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世界。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外界紧密联系,虚拟的世界替代不了现实的社交,对心理健康会产生威胁,家长找到原因“对症下药”,让男孩子远离“社交隔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