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叶木色彩突变,光照强度实验,植物园展示案例,这点需要多记录
变叶木可是种很有特色的植物呢。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叶片颜色会发生变化,超级神奇。我有个朋友在办公室养了一盆变叶木,可没几天就发现没以前好看了。办公室的光线大多是比较固定的,可能就少了变叶木变色的关键因素。其实像变叶木这种需要特定环境条件才能展现出独特魅力的植物有不少。
我们先来说说光照强度对变叶木的影响。我曾看到植物园里有专门的变叶木展示区。他们做了很多关于光照强度影响变叶木色彩变化的实验。在华北地区的一个植物园里,实验是这样的。他们把相同的变叶木分别放在不同光照强度的地方,大概3天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些细微变化。放在光照较强的地方的变叶木,叶子开始慢慢有点变色趋势,而放在较弱光照处的基本没变化。7天的时候,强光下的变叶木颜色变得更加鲜艳了,冷色调的叶子绿色减少,黄色和红色部分增多;弱光处的叶子只是正常的新陈代谢,颜色基本没动。
再来看不同地区的情况。在华南地区,植物园也是做了类似实验。那里光照比较充足,对比华北地区的实验,相同时间下,华南地区的变叶木变色似乎更快一些。我猜是因为华南整体温度较高,植物的生理活动更活跃。像15天的时候,华南地区的变叶木已经色彩斑斓,从原本单一的绿色变成了多种颜色混合的绚丽模样。
说到这,不得不提和其他植物的对比。就像文竹,文竹喜欢阴凉一点的环境,光照强了反而容易黄叶,和变叶木完全相反。还有绿萝,绿萝虽然也接受散光,但它基本不会像变叶木那样因为光照强度而有这么大的色彩变化。再看龟背竹,龟背竹也喜欢一定的散光,但它的叶子基本颜色比较固定,哪像变叶木一天一个样。
我在网上看到个网友分享,他住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家里阳台空间不大。他买了盆变叶木,刚开始以为是不用怎么管就能长好的植物。结果大半年过去了,变叶木的颜色一点变化都没有。他开始各种检查土壤、浇水频率啥的,都没发现问题。后来才知道是阳台遮光太厉害了,光照强度远远不够。于是他从网上买了个小补光灯,根据植物园实验得出的结论,慢慢调整光照强度,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他家的变叶木就开始变色了,那种成就感可高了。
我还听说过另一个故事。有个昌平草莓种植户王师傅,本来他只是种草莓的。但他家附近有个小植物园,平时他就爱去看看。有一次他在里面看到了变叶木的展示,就被深深吸引了。他心想自己种草莓能种得挺好,那养几盆花肯定也不难。就把变叶木移栽到家里去了。他家在华北平原,气候比较干燥。刚开始他没有考虑到这个地域差异对变叶木的影响,放在客厅,偶尔有点散光。可是一段时间后,发现变叶木叶子有点干巴巴的,颜色也没变化。他就去问植物园的工作人员,才知道光照强度不够,而且华北气候干燥,在浇水频率上也要调整。之后他就调整了放置位置和浇水频率,变叶木慢慢就恢复良好了。
在居家场景里,很多人喜欢把变叶木放在客厅,觉得好看。但有时候会忽略光照的问题。要是客厅采光不好的话,变叶木可能就只能是绿油油的一片,没法展现出它色彩斑斓的一面。在办公室也一样,像我朋友那种,光线固定的办公室环境,要么就得像植物园做实验那样调整好光照强度,要么就得选别的适合办公室环境的植物。
在咖啡厅也不少见有人养变叶木。有个咖啡厅老板,想营造一种文艺又独特的氛围,就养了盆变叶木。他以为只要放在有窗户的地方就行,当时以为那点光照强度足够了。可是过了一个月,发现变叶木的叶子开始发蔫,颜色也不好看。去问了花卉专家才知道,是光照强度不对,而且咖啡厅晚上灯光的光线成分也对变叶木有影响,需要调整光照的方向和时间。
再说说不同品种的变叶木吧。有红背变叶木,它背面的叶子是红色的,正面是绿色的。这种变叶木在光照强度合适的情况下,红色部分会更加鲜艳。还有金边变叶木,边缘是金黄色的。我认识个广州的朋友,广州属于亚热带,光照比较充足。他养的金边变叶木,在夏季光照最强的时候,金边的部分就像镶了金边一样闪亮。还有彩叶变叶木,整个叶子都是斑斓的色彩。
在一个南方潮湿的气候环境下,我听说有个花农自己养了很多变叶木品种。他发现,同样是红背变叶木,在不同的天气下,颜色变化也不一样。晴天的时候,光照强度合适,红背的颜色又红又鲜艳,而且红色部分从边缘慢慢往中间扩展。可是遇到阴雨天,持续个几天,他发现红色就慢慢褪色了,变得暗淡。这也说明不仅光照强度,天气状况也会影响变叶木的表现。
从这些身边的案例和网友的分享中,我们能总结出不少种植变叶木的要点。首先就是要保证合适的光照强度。如果是像华北地区那种光照不是很强的地方,就需要利用一些辅助工具,比如补光灯。补光灯的强度也要合适,不能过强,不然容易晒伤。可以参考植物园做的实验,慢慢调整强度和时间。像7天左右就可以观察到比较明显的效果,一个月的时候基本能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还有就是要考虑地域差异。南方和北方,气候不同,光照时间、强度、还有空气湿度都不一样。比如在华北种植变叶木,就要注意冬天室内暖气带来的干燥环境,要适当增加湿度,同时调整光照强度。在华南的话,夏天高温强光,可能需要适当遮阴。
在居家场景下,要根据每个房间的光照情况来放置变叶木。如果窗户朝南,光照充足,那就可以放在稍微离窗户远一点的地方,避免强光直射。朝北的窗户,可能就需要人工增加光照,比如使用补光灯。
在办公室场景里,如果窗户小或者光线不好,也可以考虑用补光灯。但是要调整好时间和强度。可以每周记录一下变叶木的状态,3天、7天、15天、一个月这样,看看光照强度这个因素对它的影响。在咖啡厅等商业场所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说,变叶木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颜色变化会不会有规律可循呢?是按照季节,还是单纯按照光合作用的积累?还有,如果我们能把变叶木的这些颜色变化和人的情绪联系起来,比如在颜色最鲜艳的时候感觉能提升人的幸福感,这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园艺设计理念呢?希望大家都能分享自己的想法,一起探讨这个有趣的植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