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运动是运动员把滑雪板装在靴底上,在雪地上进行速度、跳跃和滑降的竞赛运动。现代的滑雪板用木材、金属材料和塑料混合制成,人们成站立姿态,手持滑雪杖、足踏滑雪板,在雪面上滑行,便可以进行这项运动。一般地,滑雪运动被认为起源并发展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但更古老的实用滑雪却在中国,也就是说,最早的滑雪并不是一种竞赛运动,而是古人在出行、狩猎等方面采用的一种雪地滑行,后来才逐渐发展为娱乐、健身乃至体育竞赛运动。
新疆阿勒泰地区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历史上,这里属漠北草原向西延伸的部分,地处亚洲东部与中部草原带之间,曾长期与蒙古高原西部、叶尼塞河上游和鄂毕河上游、塔尔巴哈台山北麓地区作为一个相对整体的政治地域单元,成为中国北方游牧部族民族西迁东往的通道和生息、角逐之地。公元前五世纪前后,阿尔泰山周围为塞人等部族游牧之地。秦汉之际,呼揭人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
从地理纬度上看,阿勒泰处于北纬45至47度世界滑雪黄金维度,与奥地利、瑞士、意大利等世界滑雪资源大国处在同一量级。从每年的10月初到次年的5月中旬,阿勒泰山区在长达200多天的时间里,都是大地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世界,积雪最大厚度可达3-5米。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学会了滑雪。
我国古代史籍《山海经》中说:“有钉灵之国,其民从膝下有毛马蹄善走。”这可能是古籍中对国内滑雪最早的文字记载。“膝下有毛马蹄善走”,说的就是最早的实用滑雪运动。今天的人们不知道“有钉灵之国”到底是否指阿勒泰地区,但阿勒泰地区的岩画以及当地制作滑雪板传统和滑雪运动,却与这一古老的文字记载得到了吻合。
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是阿勒泰地区的一处文保单位,位于敦德布拉克河谷东侧坡面巨石洞穴之内,从阿勒泰市区出发至红墩镇,沿红墩路前行进入S230线,经多拉特村抵达汗德尕特蒙古族乡,就可以到达这里。全程只有30公里。十多年前,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呈滑雪状的多人物狩猎岩画,被称为“滑雪狩猎彩绘”。
岩画所在的洞穴深1.7米,宽3.5米,高0.8米,在洞穴正上方绘有10个人物,个个人弯腰屈膝,抬头撅臀,手持单杆,脚蹬短小滑雪板。整个滑雪队伍自左向右非常有序地呈下凹状弧线排列,尤其是画面左边的4个清晰可辨,动作与现代滑雪动作基本相同。但他们并不是不了滑雪而滑雪,在距离弧线滑雪队伍右上方洞穴顶部40厘米处绘一人物,其人正面而立,脚蹬短小滑雪板,头戴羽冠,一手叉腰,一手握狩猎工具正指向前方,分明是在指挥滑雪队伍狩猎,而他们身旁或前方则是拼命逃窜的野牛、野马、麋鹿,让滑雪狩猎成了一场在高度组织化之下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根据国内外专家研究,“滑雪狩猎彩绘岩画”的绘制时间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0000年至20000年之间,是“阿勒泰是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的有力图像佐证。与之相伴的还有阿勒泰地区从遥远年代流传下来的滑雪歌谣以及当地制作滑雪板的古老传统技艺。滑雪歌谣叫《滑雪狩猎民谣》,是阿勒泰民间口传诗歌,大意如下:
在那高高的阿尔泰杭盖山中,
身上背着柳木制作的弓箭,
双手斜推着滑雪棒,
脚踩着红松、白松木制作的滑雪板,
身后拖着山羊皮囊的,
很快地滑着奔跑在松树林中的,
是那勇敢而又灵活、聪明的猎人。
看那个猎人啊……
滑雪板的传统技艺是纯手工和木板与皮毛制作,阿勒泰地区很多上了年纪的图瓦人和哈萨克人都会,即先制作一块细长结实的木板,然后带有绳子的、用长度相等的马皮将木板紧紧包裹,有绳子的一面被滑雪者用以装在鞋底之上,有马皮的一面则用于雪面上的滑行。这种滑雪板与现代滑雪运动的完全不同,马皮是生皮,上面有马毛,而马毛在下行时可以增加滑行速度,上行时能够增加滑雪板后退的阻力,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体现出了古人周到的智慧。
今年春节前,阿勒泰史前岩画与古老毛皮滑雪板亮相国家博物馆,阿勒泰地委宣传部在这里举办了“阿勒泰史前岩画与毛皮滑雪板鉴赏会”,在让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得以“复活”的同时,更为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阿勒泰的滑雪运动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今天,人们观看着北京冬奥会精彩的滑雪比赛,也能感触到祖国北方阿勒泰的历史之光与冰雪之美,进而在古人与我们体温相同的智慧生存里,更加珍视当代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本文参考了中新网《新疆阿勒泰古老毛皮滑雪板现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资料,图片亦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