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禁令之后,一些采用美国技术的产品不得再向华为提供芯片,其意思就是说除非100%的不含任何的美国技术,不过复合这个条件的芯片厂家几乎是少之又少。
而自9月15日之后,全球众多的芯片厂家几乎是全部断了与华为的一切合作上往来,其中就包括三星、索尼、台积电等众多的芯片厂家。而美国的制裁要求是,任何使用了美国技术的芯片,除非获得了美国的许可证,没有经过许可的都不得再向华为提供任何的芯片。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德国科技巨头却突然的宣布,他们的核心知识产权都是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其他的国家注册的,而这样的说法也就是意味着他们的技术100%的不含美国技术,大可以放心的购买与使用,然而谁也没想到,一切竟来的如此之快!
而这样正大光明的喊话华为的厂家就是德国的英飞凌,而英飞凌是全球排名前十的半导体厂家,而英飞凌的主要的芯片是用在汽车电子上,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子芯片厂家,就目前而看,虽然英飞凌积极的喊话华为,但是他们的芯片并不能够解华为的燃眉之急。英飞凌之所以突然的宣布也是有原因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的市场。
而在禁令之后,中国的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空缺,很多的企业也是对中国这块市场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很多的企业还想趁此时机慢慢的与美国“脱钩”,能够顺利的拿下中国市场。而面对中国的巨大市场,是全球芯片消耗最大的国家,单就是每年进口芯片的金额就有3000亿美元,中国可谓是全球的第一消费市场。在禁令实施之后,很多的中国厂商,就都已经有了想要顶替美国的想法。
而如今很多的厂家已经开始迎合中国的市场,彻底的脱离美国的技术,然而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国在芯片领域的位置,想要彻底的摆脱似乎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而在之前高通就已经表示过,华为芯片禁令之后,高通的损失在之后时间可能会超过80亿美元,其实不只是高通会有这样的损失,很多的芯片企业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损失,而在美国的半导体协会认为在禁令实施之后,美国的企业一年的损失将会超过1000亿。
如今中国的市场空缺,而面对这样的事情,很多的厂商就会与英飞凌一样做出突然的宣布,而想要美化,迎合中国的市场,目的还是非常的一致,那就是削弱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大家觉得是这样的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