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能源能用多长时间!?
3900年!这是认真的吗!?
如果我国在夏朝时期就发现了这个能源并开始使用,甚至可以用到现在都用不完。这该是多么庞大的储量!!!
除此之外,这个能源竟然还是可再生能源!这也就意味着这个能源可以源源再生,当然这是在不过度开采的情况下。
那这个能源到底是什么呢?
它其实一直深藏在地底,吸收着来自地心的热量,被称为干热岩。
大家对于干热岩可能并不是很熟悉,其实我国也是在2010年才开始对干热岩进行开采。
干热岩到底是什么呢?
干热岩是一种地热资源,埋藏在地底1千米到10千米的深处,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干热岩的产生过程也是十分的简单明了,地球内部的高温岩浆产生大量的热量不断的向外扩散,再加上地壳运动将热量聚集到一个地方,使这部分的岩石被加热,形成干热岩。
也就是说越靠近地心部分的干热岩温度也会越高。
只要地球内部一直产生大量的地热提供给上层的岩石层,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干热岩,因此干热岩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我们目前所用的能源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就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我们平时用到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都有被用光的一天。
现在在我国经常可以见到太阳能发电板和风车,尤其是新疆和西藏地区,这些被利用的太阳能和风能都是可再生资源
我国的能源大多是依赖进口,像石油和天然气,我国虽然也有一定的储量,但是对于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来说,是用一次少一次。
于是,我国每天都会从国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发电机制大多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资源,煤炭的开采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大量的污染而且长时间的开采可能也会造成地表塌陷。
倘若地震发生时,那些地下因挖煤而空荡的地区就会发生严重的灾害。
倘若干热岩得到很好的开发,不仅可以保护我国的环境,减少污染,对于往后的能源的转换也十分有利。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干热岩开采方式比其他能源的开采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而且开采难度小。
在开采干热岩的过程中并不会产生污染物,他在不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对于环境十分的友好。
我国干热岩的储量也是十分的庞大,地质调查局在2011年到2022年之间就对我国干热岩的储量进行了大致的调查。
最终的调查结果也是大快人心,我国在地下深处的干热岩的储量资源相当于856万亿吨标准煤。
我国知道在我国地底下有如此丰富的能源资源,于是立马派专家进行对我国的干热岩进行研究。
在“十二五”之前,我国就对地下储藏的干热岩资源修编了相应的图谱。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陆续在东北、东南、江苏等地进行勘查工作。
在此之前我国对于干热岩的分布以及储量仅仅是做了一个大致的调查和判断。
但在2019年我国在青海地区完成了干热岩的精细勘查,甚至还建立了第一个干热岩的开采井。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干热岩的开发利用越来越趋向规模化的发展。
中国干热岩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关注。
对于那些能源大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讯号。我国每年都会向能源大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
如果中国干热岩开发成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对于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就会减少,中国那么大的市场,对于那些能源大国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像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在干热岩的研究开始的早,当他们看到中国干热岩储量如此之大时,就希望能与中国达成合作。
他们想和中国进行技术合作以及项目投资,面向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垂涎欲滴。
一些石油、天然气相对缺乏的国家,也希望我国为他们提供技术,让他们也可以开发本国的干热岩资源,减少对化工能源的依赖度。
中国在干热岩资源开发上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与他国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的干热岩资源开发比其他国家晚,虽然在十几年间在干热岩的开发中突飞猛进,必要时还是要与他国进行技术交流。
在当今世界中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在进行干热岩的开发呢?
美国是第一个进行干热岩开发的国家,甚至在1974年就在美国的芬顿山完成了第一口干热岩开采井,也证明了干热岩确实可以用来发电。
一些国家发电的方式都离不开煤的参与,甚至国家目前的发电量并不能满足国民的要求。
如果干热岩发电项目可以成功运用的话,不仅可以满足国民的日常所需,甚至还可以保护环境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
况且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有用完的时候,所以在面对既可以发电又是可在生资源的干热岩非常有开发价值。
美国芬顿山干热岩的成功试验,让其他国家也知道了干热岩发电的可行性,于是国家之间就掀起了开发干热岩的高潮。
比如:法国苏尔茨、日本肘折、韩国浦项等干热岩开发地区。
在这些开采干热岩的国家中,一部分的国家干热岩的项目在一直进行,但是有些国家开采干热岩的项目却戛然而止。
我国开发干热岩的时间虽然起步晚,但是也在不断的缩短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我国科学家也在干热岩的开发技术上面不断进行创新,争取可以尽早的将干热岩资源做到规模化生产。
(信息来源:科技外事处、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