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领先西方一代,中国新型潜艇现身,奇特造型究竟有何用途?
以水下作战为主要战斗方式的潜艇,一直都被视为低调而神秘的致命杀器。如果说许多大吨位水面舰艇在功能强大的同时,也在视觉效果方面对潜在对手有相当程度的威慑力,那如幽灵一般潜行于水下的潜艇恐怕能给对手带去更大的恐惧感,原因就在于潜艇很可能“无处不在”,看似平静海平面下实则隐藏着不知何时袭来的杀机。在潜艇技术领域,中国始终未曾有所松懈,如今国产新型常规潜艇模型的现身,再度让世人感到震撼。
国产新型常规潜艇模型曝光
事实上,解放军官方账号在去年就少量披露了新型常规潜艇的部分照片,但都只是一些局部位置,直到近日新型潜艇模型的曝光,才让我们有机会窥得这款装备的全貌。
全球仅有A-26潜艇使用了类似的造型
从外观来看,该艇基本沿用了国产后期型039系列常规潜艇的艇体造型,即长水滴线形,尾舵也依然保持了传统的十字形构型,而非选择了当下较为流行的X形尾舵。其最突出的一点在于独特的斧型指挥塔造型,这在当前全球各国现役潜艇中,都是未曾出现过的外形,仅有尚未完工的瑞典A-26型常规潜艇选择了与之类似的造型。
中国新型常规潜艇的指挥塔
我们知道,作为在水下航行的特殊装备,潜艇的表面越光滑,受到的海水阻力就越小,且因阻力而产生的噪音也就越低。从理论上来说,潜艇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去掉凸出于艇身的指挥塔,让潜艇看上去就像一条大号的鱼雷。然而这毕竟只是理论效果,以人类如今的技术水平来说,指挥塔依然是潜艇无法放弃的结构。既然不能去掉指挥塔,那就只能尽力对其进行外形优化,以便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减阻和降噪的效果。
西方对这款新型潜艇的猜想
瑞典最新一代常规潜艇A-26之所以选择了新颖的斧型指挥塔造型,目的就在于此。作为该型潜艇的设计方,瑞典萨博公司通过计算机演算后认为,斧型指挥塔具备极佳的水动力学性能,可以抑制指挥塔在水下航行时的激流噪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阻力。不过,A-26型潜艇的首艇仍在建造之中,预计2024年才会交付。
降低指挥塔的激流噪音是一个重要课题
也就是说,中国成了在此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的新型潜艇率先使用了这种全新技术,首次实现领先西方军事强国一代的效果。这也明显地表明,中国海军对潜艇水声隐身效果的要求极高,未来这种指挥塔构型或将进一步普及到新型核潜艇的身上。
德国212形潜艇的X形尾舵
不过,关于新型常规潜艇仍使用十字形尾舵,一些人似乎颇为不满,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技术落后”的表现。毕竟在近年来出现的各国新型潜艇的身上,X形尾舵似乎正在愈发成为主流,如德国的212型、日本的“苍龙”级和以色列的“海豚”级等,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X形尾舵,我们的国产潜艇为何不使用这种技术呢?
日本“苍龙”级常规潜艇
平心而论,X形尾舵的确在整体性能上略胜于十字形尾舵一筹,如X形尾舵的舵效更高,可减小潜艇的转弯半径和回转周期;在高速航行情况下,X形尾舵可提升潜艇机动性和转向时的艇身平衡性;另外,这种造型的尾舵比十字形尾舵有更高的安全冗余度。然而,传统的十字形尾舵还远未到需要被淘汰的程度。
俄罗斯“拉达”级潜艇仍使用十字形尾舵
十字形尾舵的优点在于操控简单,无需编写复杂的控制系统,不仅研发成本较低,且即便控制系统失效,也只需1~2人即可实现人力控制。而X形尾舵一旦系统失效,就需要4人才能实现人力控制。况且十字形尾舵的使用历史较长,相关国家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较为丰富,沿用这种造型的尾舵有利于降低技术风险,故也并非所有的新型潜艇都会选择X形尾舵。
泰国向我们购买的S-26T潜艇亦是如此
在法国和西班牙合研的“鲉鱼”级潜艇、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和俄罗斯“拉达”级常规潜艇的身上,依旧使用了稳妥的十字形尾舵。所以说,中国新型常规潜艇沿用了这一设计,不应被视为是技术落后的体现。
在未来,随着国内军工技术的持续发展,相信我们将拥有性能越来越强悍的各类新型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