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三个篇幅内容较少,所以茶来藏团队就合成一个小节来为读者讲解。
茶汤里的色相、明度、饱和度(颜色的通光程度)
影响茶汤颜色的因素除了上述的偏绿、偏红(即色相的改变)与偏亮偏暗(即明度的改变)外,尚有稠度上的问题,也就是饱和度上的变化。稠度高者,饱和度就高,看起来色彩的饱和度很高的样子,稠度低者,则一切相反。
饱和度的变化
影响茶汤稠度的主要原因是溶解于水中的茶成分是多还是少,溶解得多时,茶汤在原来应有的色相与明度之下,会显现出较高的饱和度;溶解于水中的成分少时,会显现出较低的饱和度。
饱和度、质量、风味
同样茶量、同样水温、同样浸泡时间、同样冲泡器、同样水质,水可溶物多者,在同类型茶的比较下,往往是质量较佳的茶;在不同类型茶的比较下,往往是原料较嫩的成品茶。在品饮之前,我们从浸泡出来的茶汤,就可以看出该泡茶品质与风味上的大部分征象。
饱和度的理解
茶汤之红绿变化与明暗变化我们较易掌握,但饱和度则较不易理解。我们可以将一杯很浓艳的红茶或一杯很浓艳的绿茶以白水稀释之,这时茶汤的色相与明度未变,但饱和度会降低,也就是茶汤的稠度降低了,这时喝在嘴里,口腔的饱满感与食之有物的感觉一定不如稀释之前的茶汤。当然,要在同样杯色与同样汤量水位之下比较。
汤色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与清澈度
茶汤的颜色显现,除了发酵程度造成色相的改变,焙火轻重造成明度的改变,水可溶物多寡造成饱和度的改变外,另外还可观察茶汤的清澈度,清澈度也可以算作汤色的一部分。
汤色的清澈度、浮游物、漂浮物
清澈度是指茶汤肉眼可见之浮游物与漂浮物的多寡。浮游物与漂浮物多时,就会影响茶汤的清澈度。清澈度与茶汤的色相、明度、饱和度所表现的意义不同,虽然明度低时也会影响茶汤的清澈度,但我们在说到茶汤的清澈度时是着重于混浊感,也就是“浮游物”的多少,甚至于有些干扰清澈度的“漂浮物”都被忽略。
在这里茶来藏团队要重点给大家解释一下,以免读者没有认真阅读或是理解有偏差,汤色的清澈程度受到茶叶内含物质的影响,内含物质大都是溶于水的,而肉眼可见的基本都是浮游物、漂浮物。一种是制茶工艺的不良所引起,另一种则是原料的芽心所携带,两种不可混淆。
汤色的浮游物形成的原因
浮游物主要是茶叶制作不良造成的,如干燥不及时、不彻底,或揉捻技术不佳,将茶青的表皮揉破了,这样制成的成品茶,浸泡后就容易有脱落的表皮与叶肉浮游于茶汤之中。这种浮游物与茶渣、茶末不同,茶渣、茶末容易沉淀,浮游物不容易沉淀。
汤色的漂浮物形成的原因
再说漂浮物与浮游物的不同,漂浮物主要是从芽心脱落的茸毛。茶叶的新芽因品种与季节的关系会有或多或少的茸毛披覆,制作完成后,在成品茶上就以所谓的“白毫”呈现。这样的成品茶在冲泡后,就会有一些茸毛脱落而漂浮在茶汤的水面,因为这些茸毛有排水性。这些茸毛造成的茶汤漂浮物常被误认为灰尘,事实上反而是成品茶多带芽心的象征,而且饮之无碍。
汤色与浓度
我们要从汤色来解读成品茶的不同风格时,这汤色必须冲泡得足以代表这泡茶。
怎样的汤色才能代表这泡茶呢?必须是这泡茶汤的浓度足以代表这泡茶的特质,而且是将这泡茶表现得几乎最好的茶汤。只有在这个原则之下,我们从茶汤来解读这泡茶才是有意义的。
当然,其他必备的条件仍要遵守,如使用合于泡茶要求的水质,若是水的碱性太重,汤色会偏黑;水的酸性太重,汤色会偏淡。泡茶水温也要是该成品茶适用者,否则浓度虽然是恰到好处了,但茶汤的成分组配不够理想,显现的汤色也会有误差。盛装茶汤的容器,内侧最好是纯白的颜色,否则干扰汤色甚重。茶汤水位的深浅也关系到茶汤的颜色。
汤色的浓度误差之调整
茶汤如果浸泡得太过浓稠,汤色的色相、明度与彩度都会起变化,其中尤以彩度走样最多。如果识茶者事先知道这泡茶泡得太浓或太淡了,可以自行在心中将汤色加以修正,或是设法调整茶汤的浓度,但如果不知情时,解读的结果会有很大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