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阴婚是什么?有的不惜花费几十万,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活人婚礼

终究还是放不开 2023-08-29 15:38:49

前言

配阴婚,古已有之而今犹存。这一陋习源远流长,曾引发无数悲剧,却至今仍难禁绝。当我们以为时代进步了,这样的事不会再发生时,殊不知它依然蛰伏在暗处,伺机而动。

它是怎样开始的?阴婚产生的目的是什么?当年阴婚盛行的盛况是否真如传说中那般奢华?至今它又酿成了怎样的祸端?或许很多人都对此不甚了解。今天,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古老的话题,了解阴婚从发端至今,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一、先秦时期,一种怪异婚俗的源起

在先秦时期,当一个青年男子或女子因病夭折后,家人常会在他们墓前设置一座小神龛,放上死者生前的照片以示哀悼。有时,家中的老人还会在神龛里放上糖果、面食等物,以祭奠逝者的亡灵。

这在当时并不算奇怪,人死如灯灭,对逝者的哀思与缅怀,都是人之常情。然而这种行为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奇特的“婚俗”。

那就是在死者墓前摆上另一性别死者的画像或塑像,让两者“结为连理”。人们相信,这样可以让早逝的男女在阴间完成姻缘,并生养出种种“阴间子嗣”。

这就是配阴婚的雏形。起初它只存在于民间,后来逐渐为上流社会所崇尚并模仿。那么,这一古怪婚俗的产生,又是出自何种目的和原因呢?

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多战乱,平均寿命很短。许多年轻男女还不到二十岁就夭折了,来不及成家立业。他们家中多有遗憾,认为这些早逝的青年就此失去了人生的快乐与欢乐,是很不幸的。

于是民间传言,如果给他们在阴间找一个伴侣,两个小鬼可以“结为夫妻”,在阴曹地府也可以过上美满温馨的日子,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可以让逝者的灵魂得到安抚。

这种传言得到许多人的信奉。他们中的富裕者甚至不惜重金,只为让自己夭折的子女也能在阴间享有“白头偕老”的幸福。

当时的贫苦百姓家中,也有失去孩子的,没钱为其配阴婚的,便会在墓前摆上异性木偶作为配偶,以示痛彻心扉的哀思之情。

这种见不得早逝子女孤单一人的心理,加上迷信色彩,成就了配阴婚这个古怪婚俗。虽然这并不能真的满足死者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它已成为许多人表达哀思的一种方式。

二、盛唐之时,配阴婚之风愈演愈烈

在汉朝以后的数百年间,配阴婚的风气日益盛行。它从民间的行为,逐渐演变成备受上流社会追捧的一种仪式。越来越多的达官贵人及富豪门阀都乐意为自己早逝的子女举办一场“阴间婚礼”。

其最盛期要属唐代。据史料记载,许多达官名流都曾举办过盛大的配阴婚礼。有的甚至铺张炫耀,妄想通过奢华的婚礼排场来显示自己的财力与地位。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要属当时的宰相韦执谊。他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十六岁便因病去世。韦执谊为她备感惋惜,便找来了一位与女儿年纪相仿、才学兼优的王公子,与其女儿进行了一场盛大的配阴婚。

这场婚礼办得热闹非凡。整条街都挂满了彩旗鲜花,路边铺满了红 carpet。韦执谊更是请来了当时最著名的乐团来奏乐助兴。那婚礼现场就像一个人间仙境,而新娘新郎则是这仙境的掌上明珠。

然而思及这热闹非凡的婚礼场面皆是为两个已故之人所设,不禁令人感慨生命之无常。韦执谊一心想要让女儿终成一个完满的新娘,哪知她早已长眠于墓茔之中,永远也体会不到这份盛情。

不仅达官贵人乐此不疲,普通百姓也越来越信奉这种风俗。他们中也有不少人为夭折的子女配阴婚。只是由于资财有限,婚事办得不像上流社会那么奢华排场。

但对他们来说,能让逝去的孩子也享有婚姻之乐,就是莫大的安慰。哪怕花再多钱也在所不惜,只要能让他们的孩子在另一个世界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种想法已然深入人心,成为当时许多人的共识。配阴婚之风遂在盛唐达到鼎盛时期。然而,它同样造成了不小的社会问题。

三、声色犬马,配阴婚之弊端初现

盛唐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配阴婚的弊端也逐渐显露。最初它只是民间自发的一种哀悼方式,到了这个时期,却成为能牟利的生意,引来许多不法之徒觊觎这份利益。

为满足阴婚的需求,这些人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获取尸体。他们挖掘墓葬,掠夺死者遗体;或谋杀无助少女,制造“鬼新娘”

这成了社会一个难以启齿的黑暗面。人们为给亡者寻找出路,反倒酿成新的悲剧。原本美好纯真的哀思之举变成了歹徒谋财害命的工具。

此外,一些游手好闲之徒也盯上这门生意,自称“鬼媒人”,专门给死者牵红线,以牟取高额介绍费。

这些所谓的“鬼媒人”十分擅长说Wind和曲解人心,妄称只要给某位死去的公子配一门高门阴婚,他的冤魂就可得到超度,家族会昌盛繁荣;否则就会遭殃子孙不祥。

许多迷信之徒听信了这套说辞,为了讨好“阴间”,纷纷掏钱与他们交易寻找门当户对的鬼新娘。鬼媒人也趁机哄抬彩礼钱数,从中渔利。

还有一些败家子弟亦热衷于此。他们把配阴婚当成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以绝无仅有的奢华排场来显示自己的富有与身份。这成为权贵家庭炫耀势力、彰显地位的又一法宝。

可见,到了这个阶段,配阴婚已经从最初的发端愈行愈远,彻底沦为权贵声色犬马、奢靡糜烂的一种方式。它既滋生了犯罪的温床,也成为道德败坏的体现。

四、蒙昧迷信,配阴婚之风尚难禁

尽管历朝历代都曾禁止过配阴婚,但它已深入人心,这一陋习始终难以绝迹。即便到了相对开明的近代,它还是死灰复燃,在某些地区已经珍罕。

民国初期,蒋中正之弟蒋瑞青,英年早逝,也曾被其家人配过一次盛大的阴婚。据说,新娘是与蒋瑞青年龄相仿的一位富家千金,两人才貌出众,堪称天作之合。

这场婚礼办得非常隆重,宾客云集,手脚麻利的仆人来来往往忙个不停。家中的长辈们个个喜气洋洋,打扮得喜庆吉利,样子就像在准备一场普通的人间婚礼。

婚礼当天,人们抬着两具棺木在庄园中巡游,随后到达墓地安葬。宾客们跟在后面高呼“新郎新娘圆满”,将生者的喜庆习俗移植到两个死者的身上,这情景怪异莫名。

蒋家这样一本正经为死者举办婚礼,反映出即使在现代,配阴婚的陋习还根深蒂固。他们仍然深信,这可以让死者得到幸福。

其实这只是一种迷信和荒谬。活人的婚礼习俗不应强加于逝者身上。可当时许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封建迷信上,难以跳出这种思维定式。

直到今日,配阴婚之风也未能彻底绝迹。在我国一些落后地区,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哗然。

2013年,河北一男子的女儿意外去世,他为女儿配了一场阴婚,据说花费了五六万元。仪式之隆重热闹,几乎不亚于活人的婚礼。

这件事一经报道,立刻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迷信,早应摒弃。但那位父亲坚信这可以让女儿冥福,简直像回到古代一样。

类似的案例在山东、陕西等地也时有发生,这表明配阴婚的腐朽思想还未在某些地区完全斩断。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丑陋的潜在问题。

人们必须认清,生者的婚姻不应强加于死者。配阴婚不过是迷信的产物,必须彻底铲除,才能实现社会进步。

结语

配阴婚源远流长,可谓我国一种历史悠久而又怪诞的风俗。它源于哀悼与超度,后为权贵所崇尚,又为歹徒所利用,终演变为一种陋习与犯罪。

今日虽已明令禁止,但在少数地区还有残余。它反映出那里仍潜藏着极大的封建迷信思想,亟须让人们认清这种行为的荒谬本质,才能从根本上绝迹。

人死如灯灭,强加生者婚俗于逝者,不过徒劳无益。我们应当珍视生命,活在当下,而不是执迷于虚无缥缈的“阴婚”之中。只有打破迷信,拥抱理性,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进步。

0 阅读:64
评论列表
  • 2023-08-29 19:09

    这才是正宗的迷信邪教组织;一定要覆灭才行!不然会干掉真正的宗教的!

  • 2023-08-29 17:00

    先奏时期用数码相机拍的还是用胶片相机拍的照片?

终究还是放不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