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勾股定理”由来:现代考古改写认知,西方与之截然不同

诸史 2024-12-10 13:49:38

西周初年,周公询问商高(商人“高”)如何天文测量,商高的回答是“圆从方来(参考割圆术),方从矩来,矩根据乘除计算而来”。其中,“乘除计算”是根据勾三股四弦五而来,即勾股定理。

由于当时宇宙观是天圆地方,且有“影差一寸、地差千里”这把“量天尺”,因此可以勾三股四弦五测量太阳高度、宇宙长度等,虽然结论肯定不对,但却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比如下图,有兴趣的翻阅笔者此前文章《周朝“宇宙模型”:如何算出日高8万里,宇宙直径81万里?》。

关于勾股定理,相信不少人认为商高或中国古人没有论证,只是知道“勾三股四弦五”,不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其实,《周髀算经》并有“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等记载,已经论证了勾股定理,上个世纪台湾学者李国伟、陈良佐等都发表论文,考证商高已经证明勾股定理。

当然,本文重点谈的不是商高有没有论证这一话题,而是中国人为何会发现“勾股定理”,或者如何会发现“勾三股四弦五”,考古发现超乎想象。搞清楚这一渊源,再看西方毕达哥拉斯定理由来,就会发现西方历史实在太过神奇。

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在出现之前,往往都有漫长的铺垫,勾股定理也是如此。

与古埃及苏美尔不同,中国地理气候是“四季分明”,对农业有很多弊端,比如弊端之一是播种期很短,转瞬即逝,一旦错过,来年就可能面临饥荒。因此,不是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而是现实逼迫古人要掌握农时。

在长期的天文观测中,古人发现天象与季节存在关系,比如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与季节、大火星(又称龙星,非今天的火星,如七月流火意为天气转凉)变化与季节存在联系等等,于是通过观测星象确定农时,即我们熟知的“观象授时”,如此也就有了天文学。

但星象只能晚上观测,如何在白天“观象”呢?对此,古人发明了“立表测影”,即竖立一根“表”,与之垂直的圭尺放置于地面,观测日影长短。

其中,周髀算经中指出“表”即“股”、即“髀”,而“股”就是腿骨。腿骨支撑人站立,表示起初是以人为尺度,即以人为立表测影之“表”,史记记载大禹就曾“身为度”。立表测影之“表”,由来应是股—髀—表,不同时代不同称呼。

据此,正午日影照射“表”或“股”,就在圭尺上“勾”出日影,不同季节日影长度不一,古人据此判断季节。但与此同时,这也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垂直的叫“股”,与“股”垂直的日影可叫“勾”,这就是勾股定理中的“勾股”由来。由于“立表测影”不仅能观测季节,后来也演变为日晷,观测白天各个时辰,所以后来手表才被叫做手表。

从立表测影到勾三股四弦五,虽然没有直接的考古发现,但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直角三角形,然后在漫长的天文探索实践中,发现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对此,不妨看看以下三个考古发现。

首先,三角形是一个特殊的几何形状,自然界中不存在直接的三角形,因此必然是人造的形状。以考古看,距今9000余年的贾湖遗址中出土夹炭红陶三足盆形鼎,此后中国遗址中三足器等数不胜数,甚至等腰三角形的考古发现。因此,史前中国人对三角形已有一定认知。

《叶家山出土三足青铜器的地域特征分析》中,指出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上,“三个顶点组成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从史前大量三足器等来看,叶家山出现等腰三角形绝非偶然,背后折射的是古人对此已有一定探索。

其次,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距今7000年以上,其中出土的陶圆盘上,显示的是原始洛书,也就是九宫图前身。立表测影除了测时之外,还能辨方正位,太阳东升西落,日影就指出东西方向,与之垂直的是南北。反过来说,这说明当时已有立表测影,应该已经关注直角三角形。

柳林溪之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也有立表测影证据,山西陶寺遗址更进一步。其中,陶寺遗址出土的圭尺表明当时已有20节气,可观测20个节气的观象台布置更是需要精确计算。

第三,甘肃大地湾仰韶晚期,出土了一组质量标准器,其中条形盘容积约为264.3立方厘米,铲形抄容积约为2650.7,箕形抄约为5288.4立方厘米,深腹罐容积约为26082.1。显然,大地湾先民必然已经掌握十进制,也掌握一定几何与计算知识,否则很难造出如此质量器。

因此,至少在7000年前,中国古人在立表测影实践中,应该已经关注直角三角形。长期立表测影实践,长期天文观测确定农时的需求,且是在中国广大区域内的实践,最终能发现“勾三股四弦五”符合认知逻辑。况且,商高生活在商末周初,相距柳林溪遗址有4000年,这么长时间才探索出“勾三股四弦五”无疑更显真实。

与中国勾股定理的由来截然不同,“毕达哥拉斯定理”的由来,实在.......太神奇了!

无论对三角形、还是对直角三角形,中国人很早就有认知,勾股定理的出现更有漫长的历史。但西方问题有二:其一,很晚才认识到三角形;其二,运用勾股数组却很早。

古埃及认识到三角形,据说是因为需要“精确”分配被尼罗河泛滥的土地。既是精确分配土地,理应进入阶级社会,且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古埃及历史看,大概距今5000年左右。以考古看,苏美尔认识到三角形的时间,大概是距今5300年,此前没有带有三角形痕迹的实物出土。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西方历史说:4500年前的古埃及,在建金字塔与测量土地时已运用了勾股定理;5000年前的苏美尔,已经知道和应用勾股定理,还知道许多勾股数组,“普林顿322”的泥板文书上还有很多勾股数。

也就是说,此前连三角形都不知道的古埃及、苏美尔,仿佛突然吃了“仙丹”一样,然后就什么都懂了,压根就不需要什么探索过程。以中国探索勾股定理的历史来看,古埃及或苏美尔大概是看一眼、想几分钟,然后就知道勾股定理了,神不神?

按照西方历史描述,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于是西方称这个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达哥拉斯严谨吧,但他认为圆形最完美,于是“觉得”地球是圆形的,于是以理性著称的古希腊科学家纷纷“觉得”毕达哥拉斯的“觉得”很合理。毕达哥拉斯又严谨、又感性,既科学又文艺,西方叙事中的类似科学家层出不穷!

参考资料:《周髀算经》等

1 阅读:295
评论列表
  • 2024-12-11 12:32

    在深入探讨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古代欧洲虽然没有大学和科举制度,却诞生了众多科技成就。这一现象的背后,竟与华夏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加深,欧洲接触到了丰富的华夏科技文献。近年来的一项研究发现,欧洲众多大学的兴起,竟隐藏着一段借鉴、翻译乃至篡改中华科技文献的历史。这些学术机构将获取的知识进行改编,使之适应西方人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甚至虚构人物,将这些成果宣称为自己的创举。我们不禁联想到西方文明的“复制粘贴”现象。韩国在追求国力提升的过程中,公然模仿华夏文明,忽视了文化尊重和学术诚信。西方和日本也曾热衷于“借镜”华夏文明,将古老东方的科技文献“化为己有”,宣称其为自身创新。韩国见状,也开始效仿,将华夏的习俗、节日、衣冠、语言乃至文字纳入囊中。这一系列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国的发展,但也暴露出对华夏文明的依赖和模仿。时至今日,全球流传着一句讽刺的“致富经”:“欲求科技之发展,思想之升华,速速寻华夏文明之灵感,复制粘贴即为我有。”这句话虽然带有戏谑成分,却也从侧面证明了华夏文明的深远影响与不竭创新,为世界文化与科技的交融与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