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长赫格塞思3月28日突访菲律宾,打破历任防长首访日韩的惯例,直接将马尼拉作为亚太行首站。这一动作揭开五角大楼最新战略底牌,将菲律宾打造成遏华“前沿阵地”,并在亚太部署可发射战斧导弹的NMESIS系统,试图构建对华威慑链。
赫在菲期间多次炒作“中国威胁”,将南海称为“西菲律宾海”,并宣布部署“海军/陆战队远征舰队阻绝系统”。
该系统可搭载射程1600公里的陆基战斧导弹及新型反舰导弹,配合已在吕宋岛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形成覆盖南海至台海的打击网络。五角大楼文件显示,NMESIS设计为“打了就跑”模式,通过C-17运输机快速转移阵地,避免被解放军火力锁定。
《华盛顿邮报》披露的备忘录进一步印证战略转向:五角大楼要求将60%海军力量集结亚太,削减驻欧美军至冷战以来最低水平,并将俄朝伊的威慑责任甩给欧洲盟友。文件明确将“阻止中国大陆控制台湾”列为首要任务,甚至接受中东出现权力真空的风险。
为实现对华围堵,美国正强行重构全球防务分工。北约被要求将军费提高至GDP的4%,承担对抗俄罗斯的主力;日韩则需分担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成本。然而,欧洲对美信任度持续走低,德国智库调查显示,58%的欧盟民众认为“美国安全承诺不可靠”,法国更推动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以摆脱北约束缚。
美欧矛盾在经贸领域同步激化。特朗普政府对欧盟钢铝加征25%关税,并威胁对欧洲汽车征税,导致宝马、大众等车企暂停在美扩建计划。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直言:“我们不能既为美国战略买单,又承受其贸易霸凌。”
尽管五角大楼野心勃勃,其战略却面临困境,美国稀土进口的80%依赖中国,本土加工能力不足10%。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报告称,F-35战机生产线因钕铁硼磁体短缺多次停工,而全球90%的永磁体产能在中国来源。
美国关键弹药产能仅为战时的15%,155毫米炮弹月产量3万发,而乌克兰战场单月消耗量达8万发;菲律宾内部对美军部署存在分歧,前总统杜特尔特公开警告“别把菲卷入大国对抗”,而越南、印尼等东盟国家明确拒绝选边站队。
五角大楼的战略调整,折射出美国霸权衰退期的焦虑。正如兰德报告所警告:“当中国拥有覆盖关岛的导弹时,美军前沿基地已从资产变为负债。”这场以冷战剧本应对多极时代的战略豪赌,或将加速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瓦解。
哈哈,如果反过来,俄罗斯和朝鲜专门针对欧洲威胁,则中国可以集中最大精力去对付美国!那么中国也不怕五角大楼的所谓什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