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破茶天——鲜为人知的深度茶学大解秘!

星火燎原时刻 2024-10-22 20:48:42

高‬发‬倡‬

也许是神仙的支配,也许是祖先的托咐——他们发现本人所著的、专用来纠正民国以来至今百余年来的茶界专家们的茶学谬论的茶书,到2016年春的修订版,都未能纠正茶界最大的误区——“红汤茶”等误区,有意将堙没百多年的茶叶秘密或真相告知本人,特给本人一个奇异的启示、一个惊奇的发现。 实话实说,在2016年6月以前,本人也不知道,泡出来的茶体显黑色或杂黑色,汤水呈红色或者暗红色甚至黑色的茶,都是霉烂茶。 所以,直到2016年,本人修订出版的《古六大茶山史考(修订版)》内,都还未认定泡出的“黑色茶”和“红汤茶”及褐汤茶等均是霉烂茶,至少未明确地彻底否定其“品质”和“价值”。 这是本人对自己所著的《古六大茶山史考》和《古六大茶山史考(修订版)》的最大的遗憾!也是本人对此书读者最大的愧疚。 本人在2000年至2004年前后期间,对易武残留的老宅进行认真考查过程中,从“同昌号”主黄家所居住的老宅中,偶然在土坯墙缝的老鼠洞内其窝巢边,得到了残剩的解放前的“老茶”饼。 其间,虽早就曾试泡过几次,且认真观察和品尝过,但因其中鼠尿臭味突显,未深层度多冲泡几道,除了看到泡出的茶群老嫩间杂且均呈黑色,其汤水先是黑红色,后是红色,茶的气味和汤水气味里有老鼠尿味和杂味等以外,也就未注意到和发现其它特别的现象。 直到2016年6月,再次取出封存的“鼠窝老茶”来试泡,并观察、品尝和研究。当冲泡过约第十二道以后的时候,上了一趟厕所返回,意外而惊奇地发现:解放前的七十多年前,不知几年存期的老茶饼,冲泡出来的黑色的茶群中,竟然还间杂着零星分散的、鲜亮黄褐色或褐色的斑点。 本人的好奇心一亮,就取尖形的小剪刀和镊子,很认真、也很仔细地把那些鲜亮黄褐色或褐色的星星点点零碎叶片及梗段剪下,挑拣出来。 但是,由于所得的黄褐色或褐色的茶,实在太少,估计连水分不到两克。本人又从饼中取下约六七克茶,经连续冲泡十余道以后,再剪下和挑拣出其中零星的黄褐色或褐色茶,与前面的同类合并,总量约三克余。然后,再单独焖泡出来时,让本人更惊奇地发现,其汤水竟是清澈、透明、亮丽的深金黄色。 这就让笔者惊奇、清晰地认识到:原来,真正而正常的“老茶”,不管存放期限有多久,只要没有受潮霉烂和腐朽,泡出的其茶体均保持鲜亮的黄褐色或褐色,并不会呈黑色,并且仍有舒活性、韧性与弹性等自然性;其汤水仍保持清澈、透明的鲜黄色或金黄色,而并非红色和黑红色等其它色泽。 这一实践性实验结果,它使本人既惊喜、又困惑。当时,静坐良久,思绪如海浪翻腾…… 惊喜的是,本人知晓了尘封上百年,且已无人知晓的茶业真相。困惑的是,这个巨大的茶业秘密,竟然深藏了持续而不曾间断的几代人的喝茶时光,积累成的上百年的岁月而鲜为人知……那几代专业人士是干啥的? 于是,本人联想到了自己从1998年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来,逐年珍藏的饼茶和散茶。随即从2005年的众茶筒中任选一筒,花费十来天的时间,将七片400克的茶饼全部解剖分散,并把它们分离成黑色茶和灰白、黄白或灰黑等色的茶。 然后,各取样分别冲泡,详细对比。其所得结果,与前面七十多年前的鼠窝“老茶”几乎完全同样:灰白色或灰黑色等色泽的茶泡出来是鲜亮的黄褐色或褐色;黑色的茶泡出来,几乎全带着黑色。黄褐色或褐色茶的汤水是清透的鲜黄或金黄色;黑色茶的汤水都是红色或黑红色。对于十几年的同类陈旧散茶的试泡,所得结果也同样。

这就充分证明,如前所述的,真正的品质保持正常的“老茶”,不管存放期限有多久,只要没有受潮霉烂和腐朽,泡出的其茶体均保持鲜亮的黄褐色或褐色,并不会呈黑色,并且仍有舒活性、韧性与弹性等自然性;其汤水仍保持清澈、透明的鲜黄色或金黄色,而并非红色和暗红色等其它色泽。

得此规律以后,在此后至今八年多来,几乎每天都不曾间断的泡茶喝的过程中,无论独自还是另有客人,也无论客人、熟人或是新客,每当冲泡十几年至五六年的“老茶”时,每次都是先将茶尽力分散再冲泡。细心观察每种现象和成分及其汤水的色泽与性状。 洗茶过程中,发现漂浮的茶都带着黑色,就先把漂浮的部分去除干净,然后倒尽洗茶水,再用镊子从沉底的茶中挑拣除尽黑色的茶,复洗一道,才正式泡喝。所泡出的茶汤,均是鲜亮、透明的金黄或鲜黄色。只有泡出来是黑色的茶中才泡得出红色或褐色及黑色的汤水。换言之,红色或褐色及黑色的茶汤,只会从带有黑色的茶中泡得出来,其它色泽的茶中泡不出来。

(如图:真正无私毫霉变——正常陈化的20年“老茶”及其汤水):

其后近八年多来的各种多方而反复的研究、实践所得出的结论又充分证明,泡出来是黑色的茶,都是有过霉烂的茶。而茶的霉烂,除了因外部条件或环境潮湿,使茶受潮而引发的由外向内的“外霉”以外,还另有毛茶初制杀青过程中,因锅温偏低或时间不足、或操作法则错误等原因,致茶未熟透或未熟匀,继而使之不易及时干燥透,暗藏超标的水分,所引发的由内向外的“内霉”。而且茶的霉变,多数是普遍属于后者。茶在这两类霉烂前,都必先经历变质。

其中,毛茶初制工艺严重错误,使绿色和黑色等杂色的茶,普遍暗藏超标的水分,引发其变质和“内霉”而致使茶汤变红或变褐甚至变黑色,就是使人们普遍误以为“老生茶”的汤色必然地会随存期的延长而加深的深度隐藏性根源。事实上,所存放的茶“正常转化”,亦即“正常自然发酵”的特征和标志,并非茶汤变红和变褐等,而是茶的汤水色泽基本保持金黄色不变,其苦味和涩味淡化以至消失。这与人工正常纯发酵茶——《神农本草经》等籍所记载的“乌爹泥”原料“乌爹茶”的变化原理和结果及其特征或标志是同样的——也是泡出的茶非黑色,茶汤仍保持黄绿色或金黄色不变。也就是两途径的发酵结果“相统一为一致”。

(如图,真正的人工纯发酵茶——“乌爹茶”及其汤水):

这八年多来,无数次的泡茶事实,都充分证明:泡出来的茶黑色、汤水红色或暗红色的“老茶”都是霉烂茶。只有泡出的茶黄褐色、汤水鲜黄色或金黄色的“老茶”,才是正宗的老茶。

所以,制作和存放都基本正常的普洱茶,泡出来的茶只会是有光泽的黄绿色、金黄色、黄褐色或红褐色及褐色,不会是黑色等色泽;其汤水只会仍然保持深浅不同的黄绿色或金黄色,不会是红色或褐色等别的色泽。“红汤”和“褐汤”茶都是霉烂、变质茶。因而,正常的普洱茶汤内不存在专家们所谓的“茶红素”和“茶褐素”;所谓的“茶红素”和“茶褐素”,是茶不霉变不出现,茶体霉变才会出现的“霉红素”和“霉褐素”,统称“霉色素”。

这就是笔者研究发现的茶学中巨大而深层度的惊天秘密!

注:【本文原标题《是何钟声,惊醒我陷在茶业认知误区的梦幻?》最初发布于2016年6月8日,重发于2023年9月18日】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