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色的旱地浩瀚无垠,一个游牧民族在那里繁衍生息,风餐露宿。他们生性好勇,作风彪悍,给周边农耕王朝带来了无尽的骚扰和惊扰。为了化解双方的矛盾,历代王朝便想出了一个聪明的法子——通过"和亲"来达成短暂的和平,安抚这些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但奇怪的是,虽然王室公主不得不远嫁胡地,但却很少有汉人娶胡族女子为妻。这原因何在?让我们先来探个究竟吧。
这个给周边王朝带来无尽骚扰的游牧民族,就是家喻户晓的匈奴人。匈奴人先祖起源于中国北方的蒙古高原,那里是草原辽阔,水草丰美,十分适合放牧。然而,由于地处偏僻,常年风沙漫天,气候又极为恶劣,故匈奴人长年累月在这种糟糕的环境中艰难度日,形容便越发黝黑枯槁。
口粗体壮,一看就不是温文儒雅之辈,这正应了罗马史学家威格尔对匈奴人长相的描述:"身材矮小粗壮,圆头阔脸,颧骨高耸,鼻翼阔大,大多皮肤黝黑"。单凭这个形象,就足以让中原汉人嫌弃了。更何况,他们那奇怪的风俗习惯,更是让汉人深恶痛绝。
匈奴人有种令人发指的祭祀方式,就是在酋长死后,会把他的妻妾和随从活活杀死,陪葬殉葬,而且数量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此外,他们还有个极其残暴的习俗,就是剥下敌人的头盖骨,从眉骨处割裂,当作酒器使用。有谁能接受这种野蛮行径?更可恶的是,母右日犯的恶习在匈奴人中也是普遍存在,一旦兄长去世,弟弟就能顺理成章地娶嫂子为妻。我祖上虽在北方,却自古以来,就奉行了儒家的正统思想,岂能容忍这种有悖常理的淫乱!
由于匪伙久习腥膻的食物,每个匈奴人的身上都弥漫着一股异味,比狐臭还臭。这可如何让秦晋之好的汉人忍受啊!不仅形容不翩,生活习惯更是糟糕透顶,这简直就是最残酷的人生嘲弄。
话又说回来,匈奴人与华夏人同根同源,是华夏民族的一支。只是由于长期游牧生活,再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愚昧野蛮的生存方式,渐渐就同华夏人拉开了距离。作为体现中华文明最高成就的儒家思想,一直有同化和教化落后蛮族的神圣使命。汉朝武帝的张骞出使西域,就是想联合西域诸国一起抗击匈奴人。然而,这位大夫却两次遭到了匈奴人的拘禁,最后竟被逼娶了单于的女儿为妻。虽然张骞从未动了胡人之心,终日思念祖国,直到最后被胡妻感化,得以逃回故里。可见,即便出身显赫如张骞,在胡女魅力的吸引下也难逃婚姻的命运。
直至唐代,那些外族公主入赘皇家后,带来了一些陋习和奇怪的生活方式,才会酿成了那么多骇人听闻的宫闱秘事。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蛮族终究无法抵御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纷纷融入到了华夏大家庭中来。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那些曾经离经叛道的陋习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匈奴融入华夏血脉,就是最好的典范。
通过历史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中原男子对于娶匈奴女子为妻一直抱有戒心。除了她们离经叛道的生活习惯之外,长相丑陋,形容枯槁也让汉人敬而远之。即便是上至宦者,下至平民,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不分彼此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蛮族终究被中华文明融合,那些糟糕的习惯也就自然被磨平了。匈奴人血脉注入华夏,就是最明证。通过这个历史教训,我们不难体会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吸引力,同时也警示我们要摒弃一切愚昧陋习。
历史上有两个极为罕见的例子,可见中原男子对娶胡女的抗拒有多么强烈。第一个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张骞,这位大夫奉命出使西域,不料在途中两次被匈奴单于扣押,最终被迫娶了单于的女儿为妻。可即便如此,张骞也未能改变对胡人的鄙夷之心,只是无奈接受命运的安排。生活在匈奴的这段日子,他寝食难安,思乡怀故,对胡妻的温顺体贴也是爱莫能助。直到最后,竟然是胡妻被张骞的高尚情操所感化,才无私地帮助丈夫逃回中原的。
另一个极为罕见的例子,就是汉朝名将李广之孙李陵。在一次对匈奴作战中,他因轻敌冒进被胡人俘虏。此后李陵一怒之下拒不归汉,宁愿远嫁胡地。很显然,李陵是受朝中小人构陷,以至于汉武帝将其全家族诛戮,才做出如此决绝之举的。这无疑是一个特例,跟一般情况截然不同。
诚然,和亲之举是一种权宜之计,只能暂时缓解双方的矛盾,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说了,对于中原男儿来说,即便娶了胡女也难逃厌恶之心。据《汉书》记载,汉代士人张子野娶了一位胡女做妻子,过上了"不着衣裳,半露其身"的生活。由此可见,胡女豪放不羁的生活作风,对温文尔雅的汉人来说实在是太过猛烈了。
更有甚者,到了唐朝时期,这种充斥着外族风俗的生活方式,居然在王室内部蔓延开来,酿成了骇人听闻的宫廷丑闻。正所谓"一人有慾,斯燕亦然",一旦吸收了异族的一些陋习,就难免会滋生腐化。所以在汉代,人们倍加警惕,万不可掺杂异族的风气,避免祸及整个国家。
毫无疑问,中原的汉人对于匈奴这种游牧民族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歧视和不屑。我们从《史记》中可以一探究竟:匈奴人骑射、狩猎为生,战乱不已,无所事生产,因而被称为"狡夷虏种"。这就是儒家文化圈内对"未开化蛮荒之地"的定义。直至今日,草原民族依旧保留着游牧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农耕文明形成了鲜明对比。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理解中原男儿对"娶胡女"的根深蒂固的抗拒心理。毕竟,匈奴人的生活习俗与中原文化存在着太大的落差,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们那野蛮不堪的风俗,粗鄙放荡的作风,对儒家重礼重德的汉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虽然通过和亲的方式可以暂时化解矛盾,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等到异族完全融入华夏文明,抛弃原有的陋习,才能获得中原人的认同。匈奴人最终融入华夏大家庭,正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总的来说,这段往事警示我们,文明是需要不断去传播和发扬的,而文化冲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需要通过相互包容、学习和欣赏来化解。